福州新聞網12月1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朱丹華)大學音樂老師曉娟(化名)在唱美聲時,總得克服一個困難——如果把嘴張大,嘴關節會痛。更糟的是,最近她照鏡子發現,自己的下巴歪了!原來,她得了口腔科常見病“顳下頜關節紊亂癥”,病情已到難以逆轉的晚期。
曉娟擅長美聲唱法,飆高音的時候,常常需要把嘴張得又大又圓。為此,30多歲的她,近十幾年來,一直在忍受嘴關節痛的痛苦。每當嘴張到半開的程度,嘴關節就開始酸痛,有時還會發出“咔啦”一聲,就像發澀的機械齒輪在摩擦轉動時少了潤滑油。不過,以前她只是默默忍受,沒意識到這是需要上醫院治療的問題。
最近,曉娟照鏡子時發現,自己的下巴歪了,上下嘴唇不能對齊。“太影響形象了!”她這才連忙上醫院就診,并在福建省級機關醫院做嘴關節磁共振檢查。
嘴關節,醫學上的正規稱呼叫“顳下頜關節”,由關節盤、關節窩和髁突三部分組成。省級機關醫院影像科副主任醫師張國來觀察曉娟的磁共振片子發現,她的顳下頜關節不僅存在髁突骨贅形成、關節腔積液的癥狀,而且關節盤發生了“不可復性旋轉移位”,這屬于“顳下頜關節紊亂癥”的典型案例,病情已到晚期,難以直接通過理療康復、戴牙合墊等保守療法進行有效改善。目前,曉娟還在糾結是否要接受手術治療。
“近半年來,我已經接診了38例“顳下頜關節紊亂癥”的患者。”張國來醫生說,“顳下頜關節紊亂癥”在普通人群中也很常見,青、中年女性易得此病,可單側發病也可累及雙側。
此外,習慣偏側咀嚼、經常進食硬物、有磨牙癥、受過外傷等,都可能造成顳下頜關節負荷過重而誘發此病。
“臨床上,有不少患者的初次發病,是突發在張大嘴正要進食的瞬間。隨著耳邊傳來一聲響,腮幫附近會頓感酸痛無比。望著桌上的美食,半張著的嘴好像被‘卡住’了,只能慢慢合上,難以張得更大。”張醫生說。
張醫生提醒,雖然“顳下頜關節紊亂癥”在病情早期有一定的自限性,能自然緩解,但是,如果患者不加以重視,該病可能反復發作,最終引發關節盤退變等,成為骨關節病。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擁堵排名“后退” 交通健康指數“前進”2020-12-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