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現場
海峽網12月16日訊(海峽網記者 李牧晨)16日上午,福州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福州市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第四場)新聞發布會,福州市民政局、福州市人社局、福州市科技局、福州市大數據委等四部門在會上通報“十三五”工作成效和“十四五”工作思路。
福州市民政局
“十三五”工作成效
福州市民政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以來,福州市社會救助水平全面提升。其中,城鄉低保標準不斷提高。實現全市城鄉低保標準一體化,2020年城鄉低保標準提高至760元/月,即年標準9120元,城市低保、農村低保年標準分別比2015年提高2280元、4572元。
福利慈善事業穩步發展。其中,兒童福利服務拓展深化。積極落實提標擴面政策,福利機構孤兒、社會散居孤兒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從2015年的每人每月1000元、600元,提升至1500元、900元;殘疾人福利保障水平不斷提高。2020年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提高到每人每月230元,一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提高到每人每月115元,二級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提高到每人每月85元,較2016年分別增長了53.3%、15%、70%。
養老服務體系日益完善。五年間,全市養老機構增至162家,建成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7個、鄉鎮敬老院70個、農村幸福院1675個,實現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100%全覆蓋。全市養老床位從2.8萬張提升至5.35萬張,增幅達91%。創新打造福州特色“3443”養老服務模式,形成“樂學”“驛站”“家園”三種落地服務方式,為全省養老服務發展提供可復制樣板。
“十四五”工作思路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福州兩年內將配建、新建16個城市示范性居家社區養老服務中心、15個農村示范性區域養老服務中心,推動城鄉養老服務設施提檔升級;建設36個老年人助餐點,推進6000戶經濟困難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強化街道養老服務中心輻射帶動作用。支持社會資本投資興辦養老機構,鼓勵醫養融合發展,到2025年全市養老床位新增10000張,養老機構護理型床位占比60%以上。
福州市人社局
“十三五”工作成效
福州市人社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末,福州市城鎮登記失業率2.9%,控制在“十三五”目標3.5%以內。截至11月底,全市累計新增就業67萬人(約占全省新增就業數的1/4),提前超額完成66萬人目標任務;實現城鎮登記失業人員再就業6.67萬人,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4萬人的167%;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9.3萬人,提前超額完成“十三五”目標任務16萬人的121%。
連續22年提高退休人員養老金,2016年以來,先后3次調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省定最低標準,即將開始第四次調整,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從人均2161元/月提高到人均2738元/月,年均增長5%;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從每人100/月提高到每人190元/月(比省定標準高60元),年均增長14%。
制定出臺高層次人才及基礎型人才引、育、培優惠政策40多份,在全省首創人才共有產權房制度,在全省率先放開高校畢業生和引進人才落戶限制。截至2020年11月,全市人才總量118萬人,高技能人才24.6萬人,其中市級及以上人才總量超過1萬人,數量居全省前列。
2017年以來,累計幫扶定西貧困勞動力就業6.5萬人次,其中:輸轉來榕就業1.33萬人次(建檔立卡戶1.1萬人次),定西來榕務工建檔立卡人員總收入達到2.6億元,人均月收入超過4500元,直接帶動10多萬定西貧困人口脫貧。
“十四五”工作思路
據介紹,“十四五”時期,福州市人社局將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圍繞“雙循環”,積極發揮人社部門職能作用。圍繞福州市產業發展目標,拓展高質量就業崗位供給,重點發掘電子信息和數字產業等就業崗位增長點,力爭全市新增就業60萬人以上;加快推進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人才社會性流動機制體制改革,力爭全市人才資源總量達到170萬人。按照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長8%以上的目標,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收入。
福州市科技局
“十三五”工作成效
福州市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福州市高新技術企業迅猛發展,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從444家增至1407家,占全省比例近30%,年凈增數連續兩年全省第一。R&D經費投入水平快速提升,從98.76億元增至201.7億元,投入總量連續四年保持全省第一,投入強度由1.76%增至2.15%。
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初具規模,目前全市共有省級新型研發機構57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及工程技術研究中心274家、市級行業技術創新中心53家。
2016年-2019年,我市技術市場交易總額累計136.38億元,位居全省前列;目前市級以上眾創空間111家,其中國家級12家、省級58家,省級以上科技企業孵化器17家,其中國家級6家。
累計培育科技創新創業人才62人。加快海西引智試驗區建設,建立海外人才聯絡處26家;擁有來華工作許可證的外國專家和專業人才1126人;累計選認市級科技特派員1907名,省級980名,實現科技特派員鎮村全覆蓋。
“十四五”工作思路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福州市將強化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到2025年,力爭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新型研發機構、企業技術中心、眾創空間等創新平臺達400家以上;完善高新技術企業培育鏈條,持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計劃。到2025年,力爭全社會R&D投入年均增長15%以上;推進政產學研協同創新,到2025年,力爭技術市場交易總額累計達到300億元。
福州市大數據委
“十三五”工作成效
福州市大數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三五”期間,福州市成功舉辦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形成了“一會一展一賽”新格局,共邀請嘉賓近3000人,吸引參展商近1000家、參賽選手近3.5萬名。三屆峰會共簽約315個項目,總投資達2762億元。
2019年數字經濟規模超3900億元,規模及增速均為全省第一。成功打造五大數字經濟產業基地和一批數字經濟特色小鎮,東南大數據產業園注冊企業達494家,注冊總資本442.7億元。
十三五期間,共實施數字福州政務類項目207個,打造了“e福州”、政務數據、信用信息、健康醫療等一批城市級大數據平臺。其中,e福州平臺用戶突破735萬,投放230臺“e福州”自助服務終端,實現104個便民服務事項“就近辦”,打造15分鐘便民服務圈,“一碼通行”模式走向全國;上線全國首個城市級人臉識別公共服務平臺,實現地鐵“刷臉乘車”。
“十四五”工作思路
據介紹,“十四五”期間,福州市將大力推進數字政府建設。升級“一云、一網、三平臺”政務基礎支撐體系,推廣電子證照應用。全面提速“城市大腦”建設,構筑“一屏全面感知、一網全城統管、一碼全域服務、一鍵全局聯動、一站全產賦能”的“五個一”數字城市建設新格局。以新型城市基礎設施建設試點為抓手,推進CIM平臺、智慧社區、城市綜合管理平臺等建設;加快數字應用場景建設,構筑數字應用百花齊放建設格局,打造“新基建+新應用”集成示范區,重點深化e福州應用,持續拓展“網證+”、“信易+”場景應用。
到2025年,力爭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突破50%,形成一批全國領先、標桿示范的新應用、新模式,數字政府、數字城市建設持續走在全國前列。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四部門通報“十三五”發展成就和“十四五”發展思路2020-12-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凝心鑄師魂 福州教師:一支永不止步的夢之隊2020-12-1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