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產業先行。共同致富,消費助力。自從福州與定西正式結對,攜手決戰脫貧攻堅以來,福州始終將產業協作作為根本路徑,大力發展定西優勢產業,延伸產業鏈,開拓產品市場,實現產銷兩旺,產業增效、農民增收。
今年以來,脫貧攻堅邁入決勝階段。福州進一步聚焦產業協作,推進帶貧增收,在引導企業投資的同時推進消費扶貧,變“輸血”為“造血”。
福州已先后建成13處消費扶貧農特館,20個專區與1500個專柜;定西文化美食節、隴貨精品對接會也先后亮相榕城,為福州市民帶去定西好貨。而在千里之外的定西,福州掛職干部們也全力推進消費扶貧,提升質量,降低成本,暢通渠道,為定西產業賦予強勁內生動力。
引龍頭 打造定西精品
頭頂工作帽,身穿白大褂,干凈整潔的車間內,工人們正在辛勤工作。雙手上下翻飛之際,一袋袋黃芪、黨參紛紛裝袋入箱。寒冬臘月,坐落于定西市渭源縣的衡順堂藥業車間內,仍是一派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衡順堂藥業董事長燕成松表示,定西的中藥材產業底蘊豐厚,歷史悠久。然而,受制于技術水平與經濟條件,中藥材產業長期處于低端環節,利潤少,前景差,資源優勢并未轉化為經濟效益。
“在過去,村民們采了藥材,不經加工就賣給中間商,再由中間商轉手賣給外地企業加工。”燕成松表示,這種經營模式既不利于村民脫貧致富,也不利于產業長久發展。2019年,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衡順堂藥業正式落地定西渭源。
新落地的龍頭企業,為渭源的中藥村產業帶來新氣象:針對周邊農戶,衡順堂以高出市價的價格收購中藥材原料,直接進廠加工,平均可讓每戶村民多獲利4000余元;落地村中的加工車間,還可吸納村中勞動力,以工賑貧。“每天工資100元,又在家門口上班,能掙錢還能顧家。”在衡順堂內工作的貧困戶南花豎起大拇指。
“收購的中藥材需要經過挑選、清洗、切片、干燥等多個流程。產品的品質、安全,乃至厚度、長度都嚴格遵循工藝標準。”車間生產部負責人張婕介紹,在標準化流程支撐下,中藥材產品的附加值迅速提升。在切片加工的基礎上,衡順堂還依照傳統古法,推出蜜炙、鹽炙、沙炒、酒炒等多種加工方式。迎合市場需求,擴大產品銷路,增強定西中藥競爭力。
依靠先進的生產管理經驗,定西各縣市也主動出擊,填補市場空白,從無到有發展特色產業。落地渭源縣五竹鎮的維佳現代農業,因地制宜打造花卉經濟,形成花卉種植、加工儲藏、對接銷售產業鏈,成為五竹鎮經濟發展的全新動力源。
“渭源當地人工成本低,水資源充足。而且氣候偏寒冷,可以填補南方區域在夏季花卉市場的空白。”五竹鎮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主任侯立強表示,維佳農業去年銷售額30多萬元,產品遠銷全國各地,定西鮮花已是香飄萬里。
迎需求 力爭物美價廉
消費扶貧,利在長久。近年來,福州堅持把消費扶貧作為扶貧協作重要抓手,大力推進“三專一平臺”建設,暢通銷售渠道,開拓產品市場。今年9月,涵蓋各縣區農特產的定西扶貧館正式上線京東、騰訊兩大平臺,為全國人民帶來定西好物。
“產品上線,只是銷售的第一步。”負責運營線上商城的定西平易遜順供銷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沈會君表示,登錄京東與騰訊商城, 就意味著定西產品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如何在全國農特產品中間保持競爭力?沈會君有著自己的想法。
“山區、純天然……這些特點既是定西產品的特色,也帶來價格上的劣勢。”沈會君表示,由于位置偏遠,交通不便,定西特產的運輸成本往往較高。轉嫁至商品上,便導致了價格上的劣勢。
為降低成本,沈會君自告奮勇擔起物流工作。與傳統物流中間商不同,由她經手的定西商品,只收取基本的物流費用,不再額外賺取差價,“少轉一手,價格就能便宜一點,在市場上的競爭力就能再強一分”。
產品能否貼合市場需求,也是取勝關鍵。線上商城上線以來,沈會君不斷奔波于定西各縣區,調查,分析,走訪,比對,遴選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為了選出真正的定西好貨,她給自己定下目標:一個月內至少要有二十天待在定西。“商城上線至今,在福州定西之間少說也跑了20趟,已經是半個定西人了。”
在遴選之余,沈會君也根據自己多年的銷售經驗,為當地商家傳遞營銷思路,規劃宣傳包裝。隴西的參芪茶剛剛上線,口碑與品牌特色明顯不足。沈會君結合“每日堅果”宣傳思路,為其訂立了“每日一茶”的宣傳策略。金銀花黃芪茶、黨參黃芪茶、當歸枸杞茶……各種養生茶依次排列,依序吞服。兼具趣味與養生的宣傳口號,很快取得市場認可。
“未來的扶貧產業,要更加重視市場需求。把生產什么賣什么,變為需要什么生產什么。”在沈會君指導與幫扶下,苦蕎茶、冬麥粉、亞麻籽油、中藥材……一批批物美價廉的定西好貨陸續上線,獲得全國顧客的認可。據統計,上線至今,兩處線上商城合計吸粉3萬余人,月銷售總計4萬余件。物美價廉的定西好貨,正漸漸深入人心。
通渠道 培育本土網紅
2020年,來自河南的思思在定西的生活格外精彩。在生活中,她是一名音樂支教老師,帶著孩子們唱歌跳舞,感受音樂魅力。而在網絡上,通過記錄支教日常與農村面貌,她已在今日頭條擁有70余萬粉絲,成了小有名氣的“大V”。
思思老師的大V之旅,還要追溯至另一段故事。去年,在福州掛職干部的推動下,今日頭條快樂三農項目組正式落地定西渭源,創新性開展品牌宣傳與農產品銷售新模式,宣傳推介當地農特產。
“項目在定西當地落戶,也是希望能在本土培養一批專業人才。”項目組運營總監杜海濤介紹,除了原有的總監與技術指導,項目組在定西大力招收本土運營,吸納本土作者。思思便是精挑細選后的首批本土作者。
拍攝、剪輯、配樂、調色、腳本……經過細致培訓,今年4月,思思的賬號“思思入心田”正式上線。孩子們淳樸的笑臉,支教生活的點點滴滴,純天然的農村面貌,很快受到網友們熱捧。“帶孩子們第一次吃漢堡的視頻,短短2分半鐘,已經吸引80萬次觀看。真是讓我又驚喜又感動。”思思老師笑道。
培育網紅,最終目的仍是反哺帶動產業消費。在粉絲量迅速增長后,思思也在項目組的安排下開始嘗試直播帶貨,目前銷售額已達到10多萬元。
“這些只是通過我們的渠道銷售的農副產品,還有更多的收益是無法統計的。”杜海濤表示,另一位名為“小樹”的村官大V,常常以村中養殖的豬為主角拍攝視頻。隨著他在頭條上漸漸走紅,豬肉的銷路也越來越好,最近幾天,熱心的粉絲更是把村中的豬一掃而空,“本土網紅的出現,除了改善產品銷路,還能大大增加當地的曝光量與知名度,這種收益是無法計算的”。
目前,項目組已和30多位定西本土作者開展合作,身份涵蓋返鄉青年、支教老師、扶貧村官,力求全方面展示定西農村新面貌。杜海濤表示,希望在明年培養更多其他縣區的作者,也讓現有的作者可以自主運營,自由發展,“根據規劃,大概每位成熟的作者每年能為周邊農戶增收1萬至2萬元”。
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各部門積極部署貫徹落實企業家大會精神2020-12-21
- 奔跑中國2020福州馬拉松舉行2020-12-21
- 福州推出“打包辦”主題政務服務 獲全省推廣2020-12-20
- 福州完成“十三五”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目標2020-12-20
- 政府網站績效評估 福州位列省會城市第六2020-12-20
- 福州完成“十三五”公共建筑節能改造目標2020-12-20
- 11月全國空氣質量排名 廈門第二福州第四2020-12-19
- 福州:拿出“真金白銀”,助推企業發展2020-12-19
- 福州重大惠企利好發布!2020-12-18
- 好夢幻!閩侯羅漢臺現罕見氣象景觀!2020-12-1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走進開元寺,走進福州古厝!下周一,這場大型2020-12-2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