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福建登山協會舉行山地公益救援20周年匯報會。成立于2000年元旦的福建登山協會山地救援隊(簡稱福建山地救援隊),在他人生命受困之時,一次次挺身而出,用愛心與奉獻給美好人間添暖,讓那些受困生命春暖花開,用愛與堅持創造了一個生命奇跡,寫就了一段歲月傳奇,20年共救助1028人。
福建山地救援隊的超強戰斗力是怎樣煉成的?
管理粗放是一些民間公益組織的短板,一些民間公益組織做不好、走不遠,就是栽在管理上。福建山地救援隊多年來持續推行民主化、科學化管理,在救援、培訓、財務、人事、采購、捐贈、會議等方面都建立了科學的制度,進行嚴密的管理,為救援隊注入源源不斷的生機與活力。
媒體在報道救援隊時喜歡用“深山飛虎隊”來形容,給人救援隊隊員天生就是一批身懷絕技神人的感覺。他們是一群神人,但不是天生的,他們是在培訓學習與救援實戰中煉成的大神。福建山地救援隊除了在一次次艱難的救援中鍛煉成長,還得益于常年堅持的知識與技能的學習培訓。救援隊在走向專業化的道路上,救援隊員小刀(鄧挺)、斟酌(林增灼)與月光(潘紅玲)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小刀是隊里的“教授”。你看到他的第一眼,不會把他與戶外大神聯系上。瘦高的個,眼鏡片后微陷的眼眶,略帶憂郁的眼神,身上透出一股學者味與文藝氣質。與許多隊員入隊時就是戶外“強驢”不同,小刀入隊時連戶外運動愛好者都算不上,但他特別努力學習,參加了許多全國性的培訓與交流活動,拿回了一系列登山救援方面的權威證書。隊里的其他隊員,稱他為“理工男”“三好生”。實際上,他是個不折不扣的文科生,他學的是法律專業。為了公益救援,他學了一身救援知識與技能,又認認真真地傳授給隊友們。小刀與其他骨干隊員在隊里每周三晚上的救援知識培訓小課堂輪番上臺授課,周末還在福建登山協會培訓基地進行攀巖、繩降、空中橫渡等技術培訓,讓過去光憑經驗救援的隊員們掌握了救援專業知識與技術。一位參加過救援隊公益培訓的登山隊領隊,說起小刀一臉崇敬:“小刀是我的老師,他可是位技術大咖。”
在小課堂、培訓基地學的知識與技能如何化為實戰中的戰斗力?這就看救援隊“教頭”斟酌的山地實訓了。斟酌,驢友們也叫他“丫丫”,福州登山界的資深領隊,在福州許多驢友心中是“偶像級”大神。在福州他登的山多,這不算什么,神的是他走過的福州的一座座大山好像都刻在腦海里。他對山有超乎常人的辨別力與記憶力,帶隊在山間行走穿越時對道路與方向有一種毫不猶豫的自信與準確。因此,救援隊的一些隊員稱他是“人體GPS”,頭腦中自帶定位儀。斟酌是周末山地實訓拉練的策劃、導演和領隊。從適應實戰出發,實訓讓隊員熟悉平時救援多發山地的不同線路,鍛煉和提高救援需要的體能,同時增強隊友間的團結協作的默契度。他安排的實訓拉練,有高強度、高難度的十八重溪腹地的穿越、溯溪,有深夜倒穿倒箸溪,有斗池秘道連續五六個小時的爬高登頂,有五虎山150多米的高空繩降,有馬尾君山200米空中橫渡,有仙游鬼空里的百米巖降、瀑降……當然,他還有一個屢玩不膩的招數——“加菜”,即在計劃外增加實訓的項目與強度、難度,讓隊員體會一種又虐又爽的感覺。每次實訓拉練,隊員們都做好了“加菜”的心理準備,就是不知道他要加的是哪一碗“菜”。
一年下來,哪些隊員出力多、表現好?這就要讓被隊員們喚作“紀委”的月光用分數來判定。月光穿上救援服英姿颯爽,干練中透出女性的柔美。她把保險從業人員的精細,帶入救援隊的考核管理。她被隊員們稱為“紀委”,是因為她在進行隊員積分考核管理時認真又嚴格。救援隊員們從事著這份又苦又累又危險并且沒有一分報酬的兼職,卻有非常嚴格的考核。隊員們參加每一次救援、備勤、知識培訓、技術訓練、體能考核、拉練等活動,月光都會按相應的得分認真登記在冊。到了年底算總賬,按總分排名,最后幾名退出正式隊員行列,變成預備隊員或一般志愿者,而積極參加救援等活動,分數沖到前列的一般志愿者和預備隊員,則升為正式隊員。有的隊員知道自己一年的得分后會問:“我不只這點分數吧?”但看了月光做的詳細的統計表后,只能口服心服。今年的年會上,救援隊又吸收格子(林云金)、百萬(陳紹鏢)、小因(陳麗英)3名表現突出的預備隊員為正式隊員。格子說:“2020年,我們竭盡全力;2021年,我們再接再厲!”
積分考核制度和能進能出的救援隊員管理機制,保證一批既有熱情又有能力的隊員沖在救援一線,使救援隊始終煥發強大的活力,出則能戰,戰則能勝。
福州日報記者 陳永章
責任編輯:趙睿
- 看,這群挺身而出的凡人——來自福建山地救援隊的報告2020-09-28
- 六旬驢友滑墜山谷 福建山地救援隊擔架抬下山2016-12-20
- 走小路登鼓山女子迷失 福建山地救援隊緊急施救2016-08-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提升基層醫療水平 臺江計劃這樣做2020-1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