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有著四百年歷史的古老劇種,閩劇積淀深厚,過去常以富含“蝦油味”為人稱道。到了視聽娛樂高速發展的時代,傳統戲曲靠什么挽留觀眾?在八閩首邑福州,記者發現,閩劇正以更現代、更年輕、更生活化的樣式,表達著傳統藝術的存在和追求。在一群閩劇人的推動下,閩劇努力融入普通人的生活圈,綻放著優秀文化的春意——
不只蝦油味 還贈一枝春
拓展新舞臺 尋覓新觀眾
12日上午,在福州地鐵1號線東街口站內,忽然響起的鑼鼓聲讓林宇軒停下了腳步。一陣喧鬧中,許多身著戲服的表演者“從天而降”。水袖翩躚、唱腔繾綣,《荔枝換絳桃》《貽順哥燭蒂》等閩劇經典劇目的折子戲在地鐵站內依次上演。
原來,這是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開展的“非遺明珠 閃耀地鐵”閩劇文化快閃活動。一時間,行色匆匆的人們都聚攏過來,品嘗片刻的文化小點。
“還以為自己穿越了,原來是零距離的戲曲表演。真是十足的驚喜!”林宇軒迫不及待地拍了段視頻發朋友圈,“我剛帶外地朋友逛完三坊七巷,偶遇閩劇,讓我們對福州的歷史文化更有感觸,也更加了解。”
“作為一個古老的劇種,閩劇是非常優美的。對它的欣賞與傳承,不應只局限在固定的劇場內。作為福州新興的重要交通工具,地鐵運載著南來北往的人。在地鐵站,閩劇的五光十色可以傳播得更遠。”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書記、主任楊東如是說。
為了把閩劇送到更多人身邊,近年來,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進行了多種嘗試。2018年秋天,由國家藝術基金資助創作的閩劇《銀箏斷》在福州首演后一路向南,進劇院走高校,頻頻開展以“青年當自強”為主題的巡演活動。
據了解,《銀箏斷》以“戊戌六君子”之一的林旭與林則徐曾外孫女沈鵲應悲壯動人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歌頌了革命者為國家獨立、民族強盛奮斗犧牲的信仰和精神。演出通過閩劇再現歷史,讓青年觀眾在欣賞閩劇之美的同時增強民族文化自信,激勵他們敢于創新、勇于拼搏。這次巡演,讓閩劇離開了熟悉的福州方言區,讓更多觀眾特別是青年一代經受了一場愛國主義教育,也擴大了劇團的觀眾群。
發揮劇種優勢服務社會
“我辭官卸職求自潔,可這山這水這地這方,誰守誰保誰擔當……”11月20日下午,在福州市茶亭公園的荷香戲臺,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的梅花獎演員吳則文將閩劇《林則徐復出》中的《擔當》唱段演繹得淋漓盡致,博得戲迷們的滿堂彩。
與福州市文旅局攜手,劇團當天編排了好幾個充滿正能量的節目,將理論性很強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宣講,化為群眾喜聞樂見的文藝活動。
“閩劇不只是老人茶余飯后的余興,它雖然歷史悠久,但一直是兼容并蓄、創新發展著的,在今天也能服務我們的精神生活。”楊東介紹說,自今年9月上旬開始,福州市推出《大美園林·非遺閩劇》大型主題文化系列活動,發揮閩劇的劇種優勢,進一步拓展公園服務,促進古典園林與戲曲藝術的融合。活動中,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堅持服務理念,加入了經典閩劇《蘭花賦》等節目,將反腐倡廉的故事與園林景致巧妙地結合在一起。
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劇團的日常演出和訓練被迫暫停。能不能利用閩劇的影響力為抗疫做一點實事?國家一級演員、福州閩劇藝術傳承發展中心副主任林穎很快申請了抖音號和今日頭條賬號,錄制并播放閩劇說唱《防抗疫情歌》。100多天里,她堅持每晚在播出平臺與觀眾交流防疫心得,用福州方言普及閩劇常識與閩都文化小知識,賬號的瀏覽量、評論數、轉發數迅速攀升。在她的帶動下,許多閩劇演員也轉戰“線上”,一齊為抗疫加油打氣。
打造傳播閩劇的新支點
林穎的戲劇工作室,坐落在三坊七巷衣錦坊,是福州市目前唯一的戲劇名家工作室。剛創辦時,沒有固定經費,沒有穩定團隊,沒有成型項目,但她笑言自己“砸鍋賣鐵也要邁出實踐的第一步”。“我想在大劇場之外做一些嘗試,看能不能拉近演員和觀眾之間的距離,能不能讓更多人關注閩劇。”
雖比不上大劇場氣派,但坊巷的書香氣質,提供了特別的觀看體驗。對閩劇的推廣,林穎采用“講座+演出+體驗互動”的形式。華麗的頭飾、精美的戲服道具,觀眾可以親手撫摸,真切體驗;試穿上戲服,戲曲“小白”化身角色,更能明白傳統表演的規律和審美追求;為了吸引更多“流量”,林穎嘗試形式更活潑的小戲,將每段表演控制在十分鐘內,鼓勵觀眾錄像、拍照,多在朋友圈發布活動內容,做更多傳播……
“大家參與度高了,漸漸就會感覺閩劇不再遙遠。”讓她驚喜的是,每場活動后都有新面孔加入“觀眾群”,很快就得再開新群。因為互動頻繁,工作室的推廣效果顯而易見:觀眾的年齡層顯著變低,大部分參與者的年齡在40歲以下,他們中的許多人還會帶上孩子參與,讓下一代也來感受傳統文化。這讓林穎感到十分欣慰。
戲劇工作室的開展,為閩劇的傳播打造了新的支點,對林穎自己而言也有重要的意義。“閩劇的傳幫帶,我們這一輩人責任在肩,面對普通觀眾時這一份感覺更甚。疫情防控新常態下,工作室讓閩劇文化有了更多施展的空間,最終目的還是要吸引大家走進劇場,來看看我們各種行當的精彩。到那時,閩劇會帶給大家更美的春天。”林穎說。
(記者 吳恩兒)
責任編輯:趙睿
- 晉安石牌村:鄉村小劇場 閩劇大觀園2020-12-17
- 長樂大眾閩劇團獲全國基層文藝院團先進集體稱號2020-12-16
- 閩劇:一張熠熠生輝的城市名片2020-12-14
- 福州晉安:新編閩劇說分類 老人愛看更愛學2020-12-09
- 福州:“蝦油味”宣講,講到心坎里2020-12-03
- 福州倉山這場宣講“蝦油味”十足2020-11-26
- 小學美術老師郭嘉寧:“紙上導演”畫出閩劇神韻2020-11-26
- 上百位閩劇名人相聚上演“群英會”2020-11-16
- 福建省閩劇藝術發展聯盟在福州成立2020-11-16
- 福州地鐵上演閩劇快閃 乘客近距離感受“蝦油味”2020-11-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臺江:整理“城市客廳” 群眾生活更美好2020-12-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