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福清城區,龍江里魚翔淺底、江畔沙鷗翔集;踱步近郊,萬畝現代果園、蔬菜園碩果累累、飄香四溢;暢游遠郊,石竹山層巒疊嶂、郁郁蔥蔥……撤縣建市30年來,經濟發展的“亮色”與生態文明的“底色”相得益彰,幫助福清將“全國文明城市”“全國綠化模范縣市”“國家級生態城市”“2020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一眾“國”字號光環攬入懷中。
福清,真正兌現了“讓百姓開門見綠、推窗見景”的莊重承諾。
大力治水不拖發展“后腿”
今夏時節,福清母親河龍江的重要支流虎溪,澄澈明凈、波光粼粼,不時有白鷺掠過;兩岸草木蔥蘢,綠道蜿蜒,盡顯盎然生機。這正是福清大舉開展龍江流域水系綜合治理帶來的直觀變化。
龍江穿城而過,做好全域生態水文章是福清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重中之重。2020年,福清策劃生成了河道治理、水質提升、沿岸道路、公園建設等271項、總投資67.6億元的項目包,下大決心、花大力氣從根源上徹底解決龍江水質問題。
與此同步進行的還有為龍高片區近50萬百姓“解渴”的城鄉供水一體化工程。該項目以龍高片區為“主戰場”,加快推進福清龍田水廠改擴建工程和供水主干支管工程,并創新“統管自建”模式,全面鋪開龍高片區141個行政村的村內管網建設,將水源、水廠、管網連成“大水網”。
此外,福清還集中力量持續補齊污水治理短板,重點做好江陰港城經濟區水環境綜合整治提升工作,系統、徹底整治提升“一區兩鎮”(江陰港城經濟區、江陰鎮、新厝鎮)水環境問題。
環保實踐彰顯城市文明
靈動跳躍的噴泉、神秘奇幻的水幕投影、光影織就的VR互動亭廊……12月23日,經過提升改造,有著50年歷史的福清街心公園向市民開放。“比起亮眼的‘黑科技’,我更喜歡這里的‘老味道’。”市民林女士指著公園里三棵并排而立的大榕樹說,這里古木參天,綠蔭如蓋,身在其中竟有步入森林的感覺。
一組數據顯示出撤縣建市30年來,福清“綠意”蔓延的速度——2019年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4.5平方米,是1990年的17倍;全市從僅有一個街心公園,到2020年共建成大型綜合性公園40座、“口袋公園”25座;森林覆蓋率從38.7%提高到42.1%。
30年來,福清的城市園林綠化事業從無到有,讓一座顯山、露水、透綠的宜居融城呼之欲出。
要“造綠”更要“守綠”。在城區,福清今年以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為抓手,不斷開展環保志愿活動、推行環保理念、提升居民環保意識。顏色亮麗的垃圾箱、“地瓜味”十足的宣傳語、新穎活潑的積分兌換小游戲、垃圾產生單位或個人的信用檔案……逐步走出一條具有本土特色的生活垃圾分類新路子,成為新晉“全國文明城市”的一次詮釋。
在鄉村,秉承“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福清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綠化、美化、靚化”,推進“織網、清庫、造湖”行動,推進綠色村莊建設,農村面貌煥然一新。眼下,福清411個美麗鄉村(含新農村)星羅棋布,已基本實現美麗鄉村建設全覆蓋。
科技創新助推綠色產業
12月12日,坤彩科技江陰產業園內機器轟鳴。經過一年多的緊張建設,該企業首條年產10萬噸氯化鈦白和10萬噸氧化鐵生產線投入試生產。該項目成功研制出全球首個采用萃取法生產高純二氧化鈦、氧化鐵技術。這項技術在帶動經濟增速的同時,還將實現零排放,在綠色制造、循環經濟產業發展等方面為福清企業提供全新參考。
近年來,福清在經濟轉型發展中,通過強化政府引導、完善政策體系、加大資金投入、優化產業結構,構建了高效、清潔、低碳、循環的綠色制造體系,實現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的“雙贏”。
福清現有“國家級綠色工廠”——福建寶利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京東方等10家企業入選國家第四批綠色制造名單,福耀集團等11家企業入選省第一批綠色制造名單。未來,福清將繼續推動綠色制造向廣度和深度延伸,通過推動綠色產品、綠色工廠、綠色園區和綠色供應鏈全面發展,進一步壯大綠色產業。
福州日報記者 錢嘉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清:汩汩“幸福水”流進千萬家2020-12-24
- 福清首溪村:獨創村規民約“三字經”2020-12-24
- 福清家校攜手打造“文明餐桌”2020-12-24
- 福清開展警示教育 筑牢思想防線2020-12-24
- 福清漁溪鎮開展惠企暖企行動2020-12-23
- 福清:讓百姓既富口袋又富腦袋2020-12-23
- 星源現代循環農業產業研究院在福清揭牌成立2020-12-23
- 福清南嶺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 助推平安校園創建2020-12-23
- 從工業立市到百業俱興 ——寫在福清撤縣建市30周年之際(二)2020-12-22
- 濱海大通道福清段即將通車 福清到長樂機場僅需半小時2020-12-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中共福州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舉行2020-12-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