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12月28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林侃 通訊員 游振云)當前,嚴守冷鏈食品“外防輸入”的防線,成為疫情防控和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安全的關鍵一環。所有進出福州的進口冷鏈產品都要在市進口冷鏈食品集中監管倉(下簡稱“集中監管倉”)集中儲藏、檢驗、檢疫合格后,才能流向市場。21日,記者前往位于福州市馬尾區亭江鎮的集中監管倉探訪。
在現場,記者了解到,集中監管倉由作業區、辦公區、生活區、停車場四個部分組成。
面積最大的作業區占地約7000平方米,這里采用人、物進出分流布局,設有封閉式裝卸月臺、負壓人員通道、自動傳輸消殺設備;辦公區使用面積約1500平方米,配有監管倉管理系統和實時視頻匯聚監控系統,可進行預約、大數據分析、查詢公示,包含現場大屏展示設備和網絡端口,在現場、電腦和手機端都可監控;生活區為作業區人員住宿使用,包含宿舍、食堂、娛樂、健身場所和設備,可容納210人使用;停車場為貨柜車排隊停放使用,最多可停靠40部貨柜車,并提供插電制冷服務。
在辦公區監控室的監控畫面里,記者看到一臺類似于機場安檢的機器。據集中監管倉專班綜合協調組聯絡員陳偉介紹,這是一臺自動傳輸消殺設備,所有進入監管倉的冷鏈食品在進行采樣檢測后,都會被傳輸到這臺設備上。只見一批凍品經由傳輸帶進入自動消殺設備進行消殺,而后被輸送到托盤的裝垛上進行打膜,打膜后外包裝還將進行二次消殺。
自動消殺進行的同時,貨品采樣檢測也在鄰近的移動方艙實驗室里嚴格按照食品檢驗流程進行檢測。
目前,集中監管倉制定了進口冷鏈食品24小時提前報備預約、食品封閉運輸、核酸檢測、預防性消毒、食品存儲、涉疫食品處置、人員防護等管理規程,構建了從“入口”到“出口”的完備監管體系。
進入集中監管倉的貨物需先在“e福州”上進行網上預約,由專門的工作人員對數量和批次進行核對和數據錄入,方可進入指定卸貨月臺。卸貨之前,要對每批次的貨物進行四個部位的采樣,采樣完之后,所有的貨物都要進行消殺,消殺完畢便送入指定的倉庫進行短暫存儲,等待核酸檢測結果,如果沒有問題便出具檢驗合格證明,再由專門的工人進行裝卸出倉、數據錄入。如此一系列的流程做完,才可以進入市場。
“目前在福州市面上能夠流通的所有批次的進口冷鏈食品,都已經經過我們的核酸檢測以及消殺。”陳偉說。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晉安區首個“我家小院”項目落地2020-12-27
- 福州市自來水公司網上營業廳上線2020-12-27
- “全閩樂購·跨年購”暨第二屆商博會在福州舉辦2020-12-27
- 福州市立法質量和法律法規實施效果進一步提升2020-12-27
- 福州人元旦出城不想堵路上,快看這份攻略!2020-12-27
- 福州出臺加快特色現代農業發展“十條”2020-12-26
- 福州再發樂購券 100萬份共5000萬元2020-12-26
- 福州市出臺21條惠臺利民措施2020-12-26
- 迎面撲來寒潮 福州氣溫將下跌至個位數2020-12-26
- 第二屆“左海新荷”少年兒童書法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辦2020-12-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高新區建成186個電動汽車充電樁 已投入使2020-12-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