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12月29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28日,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召開新聞通氣會,通報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情況。記者從會上獲悉,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已取得階段性成果,踐行“人民城市為人民”的重要理念,增強基礎設施保障,健全公共服務設施體系,構筑“山-城-江”景觀格局和藍綠交織的生態網絡,持續提高宜居環境品質。
強調城鄉融合與陸海統籌
自然資源部部署全面開展國土空間規劃工作以來,福州市吸納原城市總體規劃和原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雙試點”成果經驗,完成市級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現狀評估,以及資源環境承載能力和國土空間開發適宜性“雙評價”工作,在此基礎上形成《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階段性成果,并經市委常委會、市政府常務會研究同意。
《福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0-2035年)》將是福州市首個此類規劃,包括了市域、中心城區兩個層次,強調了城鄉融合與陸海統籌。
規劃基期為2020年,規劃期限為2035年,近期至2025年,遠景展望至2050年。規劃編制把握“多區疊加”機遇,擬定福州2035年發展愿景和目標。
嘗試規劃戰略留白等多項創新
規劃基本完成了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優化調整,梳理明確山水林田湖草等各類要素保護開發目標與管控要求,構建全域生態安全格局。
福州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規劃編制過程中,福州首次嘗試了規劃戰略留白,即預留部分暫不安排具體功能的空間。“將嚴控土地無序蔓延,為城市遠景發展留有余地。”
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該規劃著力打造福建科學城等科創空間和環東湖、晉安湖、旗山湖等一批示范園區。同時,規劃首次劃定了工業用地控制線,用剛性標準,嚴控工業用地改變用途,確保福州未來的重點項目供地。
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發展
該規劃編制過程中,福州市同步推進歷史文化名城保護等19個專項規劃和18個專題研究編制。以增保護內容、增公共空間、增活化利用和疏解老城人口的“三增一減”來實現福州新時期、全時空、全方位的歷史文化名城保護與發展。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河湖長治久清 海綿全域鋪開2020-12-29
- 福州校外培訓機構資金明年將被監管2020-12-29
- 福州推出駕培收費第三方托管新模式2020-12-29
- 墜崖式下跌!福州市區跨年夜氣溫或跌至-1℃2020-12-29
- 市政府向市人大征求對政府工作的意見2020-12-29
- 福州降低落戶條件若干措施和實施細則元旦起施行2020-12-29
- 福州人快收藏!2021年春運購票攻略來了2020-12-29
- 2021年1月1日施行落戶“零門檻”政策 看福州怎么做2020-12-28
- 福州上下杭·金銀里商業步行街30日晚開街2020-12-28
- 乘勢而上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 一論貫徹落實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精神2020-12-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人快收藏!2021年春運購票攻略來了2020-12-2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