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干活,工資算得清楚,時間也自由,還能照顧父母,感覺日子一天比一天好!”談起自己的工作感受,賈月有笑得合不攏嘴。
家住甘肅定西市隴西縣和平鄉文中村的賈月有,由于肢體二級殘疾,長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受益于殘疾人就業幫扶政策,去年7月,賈月有來到建明服飾有限公司務工。就業家門口,生活節節高。
在隴西大地,越來越多的殘障人士正和賈月有一同迎來新生活。2018年,連江、隴西兩地殘聯共同簽訂殘疾人扶貧專項協議,針對建檔立卡殘疾人推出精準扶貧模式,創新舉措,精準施策,通過創業扶持,兒童康復,無障礙改造等多個方面進行資助幫扶,不讓一個殘疾人掉隊。
康復扶貧 托起美好希望
牽著爸爸的手走上樓梯,一見到熟悉的醫生,賈文濤便興奮地蹦得老高。看著眼前這個虎頭虎腦的小男孩,很少有人會想到,他曾經是一個重度腦癱患兒。
“剛剛生下來的時候,這個孩子連路都不會走。”隴西縣康復中心副院長劉學東,負責治療賈文濤已有多年。他說,1歲至6歲為兒童搶救性康復期。能在這段時間內進行合理的康復治療,患者的狀況就可能得到很大改善。
像賈文濤一樣的患兒,在隴西縣內不在少數。兩年多來,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的項目支持,隴西縣37名建檔立卡殘疾兒童獲得免費康復訓練,實現康復課程全免費。
走進隴西康復中心,各診室熱鬧非凡:肢體推拿,器械訓練,言語引導,智力游戲……每個房間內都有正在接受康復訓練的孩子。
“在這里康復訓練一年,原本需要2萬多元。”隴西縣殘聯工作人員張靜表示,全免費的訓練,正好緩解了一大批家庭的燃眉之急,讓更多孩子得以安心康復,避免因殘致貧。
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支持,隴西縣還組織人員進村入戶核查了解,對每名建檔立卡殘疾人進行摸底調查,提供輔助器具需求服務,兩年來共落實資金43萬余元。除了為殘障兒童開展康復訓練外,還為21名肢體殘障人士安裝假肢,協助托養不能自理的重度精神殘障人士,幫助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提升生活質量。
無障礙改造 打造幸福家園
屋內窗明幾凈,院里寬敞明亮。滿頭白發的仝巧合,正在老伴楊雙定的幫助下搖著輪椅回到屋中。
“要是沒有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的資金支持,出去一趟可不容易。”隴西縣首陽鎮殘疾人專職干部冷亞明回憶,幾年前,仝老太家中的院落還沒有硬化,一到雨天,滿地泥濘。老伴還能克服,可行動不便的仝老太就犯了難。
針對仝老太這類困難群體,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的支持,扶貧干部們在精準掌握建檔立卡貧困殘疾人實際需求的基礎上,以“一戶一策”模式,對殘障人士生活環境開展無障礙改造。
“針對不同的殘障群體,無障礙改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冷亞明介紹,無障礙改造充分考慮不同殘障人士的需求:針對仝老太這一類行動不便者,進行地面平整與坡化,方便他們出門;針對聾啞群體,則安裝閃光門鈴,可視門鈴,方便其日常的溝通與交流;煤氣泄漏報警裝置,則更好地保障殘障人士的生命安全……
據悉,兩年來,東西部扶貧協作已落實無障礙改造資金15萬元,幫助15戶殘障家庭實施無障礙改造,極大地方便了殘障群體日常生活,讓關愛無障礙。
扶貧基地 通向致富未來
隆冬時節,望著眼前郁郁蔥蔥、一望無際的松樹林,辛勤勞作了一年的羅旭東終于有時間松一口氣,在田邊泡泡熱茶,烤烤火爐。如果不多加注意,很難看出這位坐擁45畝林田的林場主,其實是從小受小兒麻痹癥困擾,行動不便的殘障人士。
幾年前,飽受身體殘疾困擾,羅旭東只能在街頭做些小買賣,勉強維持溫飽。2013年以來,靠著扶貧政策的多方資助與自身的頑強拼搏,他已經成立屬于自己的旭升園林綠化公司,專營市政綠化業務。飲水不忘挖井人,事業有成的他,決定回報社會,幫助更多的殘障群體。在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支持下,2019年,殘疾人扶貧基地在此正式成立。
“林場除了普通工人,還吸納村中的殘疾人作為勞動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羅旭東表示,林場有8名固定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殘障工人,協助從事挖坑、除草、修剪樹木的工作,每天可獲得100元工資。另有10戶行動不便的殘疾人貧困戶,每年也可享受800元分紅。
類似的扶貧基地,在隴西可不止一家。同樣是肢體殘疾,行動不便,同樣是身殘志堅,事業有成。回鄉后的張建明則在隴西縣文峰鎮的家門口蓋起了就業扶貧車間。40多名員工,幾乎全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殘疾群體及農村留守婦女。“別看殘疾人在某些方面有困難,但是他們所完成的工作和正常人相比沒什么區別。走出家門,進車間工作,既能賺到錢,又能練就真本事,提升‘造血能力’,這才是長久之計。”張建明說。
“關鍵還是獲得感和成就感。”羅旭東表示,辛勤勞作,既能帶來滿意的報酬,還能帶來成就感與滿足感,有利于殘障群體的心理建設,“沒有工作的時候,很多人一天到晚悶在家里,出去也沒有事情做。現在基地的活雖然辛苦,但他們工作的時候都很開心,前幾天放假時,不少人還主動過來想多加幾天班”。
目前,借助東西部扶貧協作項目支持,隴西已建成3處殘疾人扶貧基地,穩定和靈活就業殘疾人20多名,并幫助20名重度殘疾,一戶多殘的貧困戶入股享受分紅;同時還投入資金,幫助57名有就業愿望的殘障人士發展小庭院、小家禽、小手工等“五小”產業,幫助更多殘疾人走出家門,踏上致富之路。
福州日報記者 阮冠達
責任編輯:趙睿
- 連江:東湖鎮訴非聯動服務中心與共享職工之家揭牌2020-12-30
- 打響長壽漁村品牌 連江中麻村:奏響“漁歌唱晚”2020-12-28
- 苔菉國家中心漁港主體完工 可停泊千余艘船只2020-12-24
- 連江城管護航紅色旅游2020-12-24
- 連江四措并舉打好治違攻堅戰 超額完成年度任務2020-12-23
- 銷售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連江一攤主被罰2020-12-22
- 連江小學生倡議文明旅游2020-12-21
- 連江經濟開發區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2020-12-18
- 連江縣醫院新院三大主樓封頂 預計2022年投用2020-12-17
- 連江優化供水調度 保障供水2020-12-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火車站加強疫情防控 迎接元旦客流密集出2020-12-3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