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兩會”即將召開,社會各界充滿期待。當前,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省委十屆十一次全會、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部署要求,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在市“兩會”召開前夕,本報記者兵分多路進行采訪,感受社會各界對“十四五”發展與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美好憧憬和信心決心。
加快現代化,著力提升城市能級和競爭力
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所謂“現代化”,包括城市經濟、社會、文化、教育和科學技術的現代化等。市委、市政府研究提出,近期重點打造濱海新城、大學城、東南汽車城、絲路海港城(江陰港城、羅源灣港城)、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現代物流城等,作為推動城市現代化的有力支撐,不斷提升福州城市的能級和競爭力。
建設新區新城是實施“東進南下”城市發展戰略的重大舉措。“市委全會提出要高標準建設新區新城,這激勵我們在新起點上加快推進新區新城開發建設,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發揮引擎和新增長極作用。”福州新區管委會(濱海新城指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區新城將全面實施創新發展戰略,打造改革創新高地、創新引擎;與時俱進全面深化改革,對標雄安新區、浦東新區、深圳等先進地區,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堅定不移發展實體經濟,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開拓奮進加快擴大開放,在對臺交流合作、閩東北協同發展等方面力爭取得積極成效,努力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的重要窗口。
福州大學城是我省最大的高等教育和產學研基地。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市委全會提出,要加快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圍繞這一目標,高新區將瞄準生態景觀、功能配套、服務管理、共建共享等“6個一流”,高水平、高起點、高標準推進宜學宜業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學城建設,并依托大學城謀劃建設福建科學城。閩江學院海洋學院一名學生表示,對大學城未來發展充滿期待,將更加堅定理想信念,敏于求學、知行合一、奮勇向前,在實現中國夢的生動實踐中放飛青春夢想、書寫人生華章。
建設福州(長樂)國際航空城是發展臨空經濟、打造綜合交通體系的重要舉措。元翔(福州)國際航空港有限公司總經理劉玉海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堅定不移貫徹落實市委全會關于“打造空港國際品牌,增加福州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的部署,按照民航平安、綠色、智慧、人文的“四型機場”建設要求,圍繞“戰略引領、數字轉型、安全高效、提速發展”的工作主線,以科技智慧賦能空港數字化轉型,以閩都文化展現人文機場之美,以提質增效做大做強客貨市場,高質量推進二期建設,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插上騰飛的翅膀。
推動國際化,不斷提升福州知名度和影響力
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所謂“國際化”,就是要求在現代化基礎上高度的國際開放性。市委、市政府提出,要立足福州特色優勢,打響海上福州、數字福州、新型材料、海港空港、閩都文化等國際品牌,不斷提升福州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
“上世紀90年代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政福州期間,就高瞻遠矚地提出發展海洋經濟,建設‘海上福州’的發展戰略。沿著習總書記指引的方向,福州積極融入海洋強省、海洋強國建設。”市海上辦有關負責人介紹,2019年全市海洋生產總值2680億元,提前實現“十三五”海洋經濟發展目標,2020年預計突破2800億元。展望“十四五”,福州將堅持陸海統籌、創新驅動、生態優化、集約開發,充分發揮海洋資源優勢,全力建設國家級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在更高水平、更寬領域、更深層次上加快“海上福州”建設,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海洋經濟發展新格局。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數字化發展。這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市委全會提出,要深入實施數字經濟領跑行動,打造數字應用第一城,為我們進一步指明了發展方向。”市大數據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十四五”期間,將堅持以“數字福州”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新引擎。加快推動城市大腦和數字應用第一城建設,提速數字應用駕駛艙、經濟運行分析平臺等14個城市大腦重點項目,提升市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持續釋放數字紅利,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實施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扶引龍頭企業,壯大數字產業集群,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打造數據資產運營中心,著力打造數字福州國際品牌。
市委全會首次提出要著力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這是閩都文化研究領域的新要求、新使命和新課題。”著名文史專家、閩都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林山表示,多年來,閩都文化研究會積極舉辦論壇、展覽、學術交流等,讓閩都文化“走出去”,在海外產生一定影響。要繼續加強閩都文化的基礎研究和宣傳普及,讓閩都文化在國際上“立起來”。林山說,打造閩都文化品牌,還要拓寬思路、探索創新,發揮特色優勢。閩都文化的地域特色、省會特質、多元特點,通過福州籌辦第44屆世遺大會這一契機,已在國際上引起關注,下一步還要從國際化、現代化的視角,強化特色意識和創新意識,推動閩都文化繁榮興盛。
實施專項行動 重點攻堅突破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必須落實到行動中、細化到項目上。市委十一屆十二次全會提出,要統籌協調推進,重點攻堅突破,持續實施黨建引領、科教興城、龍頭扶引、擴大內需、改革攻堅、區域協同、綠色發展、溫暖榕城、平安福州等九大專項行動。
市委全會提出,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市科技局負責人表示:“我市科技系統將堅持以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以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全面推進‘十四五’期間科技創新發展。”“十四五”期間,福州將推進自創區福州片區建設,加快“三創園”高新技術產業集聚,強化光電信息創新實驗室、柔性電子創新實驗室等高水平研發平臺建設,加大創新主體培育,加大財政科技投入力度,完善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以及以科技服務業為主體的創新服務體系,深入實施科技特派員制度,推進閩東北區域協同創新,構建榕臺科技合作機制,拓展“一帶一路”合作空間,為福州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科技保障。
“龍頭企業是產業鏈的核心,市委全會提出,要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這對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市工信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將緊緊抓住龍頭企業這個關鍵重點,聚焦“扶”和“引”共同發力,加快打造一批優勢龍頭企業,帶動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具體而言,深入實施龍頭培育計劃,力爭到2025年,全市培育年營業收入超百億元工業企業(集團)30家,較2020年翻一番。同時,緊盯重點領域百強企業、產業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積極引進一批技術水平先進、產業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引導中小企業聚焦產業細分領域精耕細作,力爭到2025年全市培育形成“專精特新”中小企業300家、單項冠軍企業100家。
市委全會提出,要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全面促進消費提質擴容。東百商業副總裁兼東百中心總經理聶慧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東百作為全省商業龍頭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做好疫情防控,多舉措促進消費,商場客流量、營業額穩步回升,“接下來,我們將繼續做好疫情防控,推出化妝品會員節、東百中心年貨集市等活動,增加線上特有爆品,為福州進一步提振消費、擴大內需作出積極貢獻”。
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市委全會提出,要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市行政(市民)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持續發展“網上辦”,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推進更多事項全流程網上辦理;大力推進“園區辦”,推動政務服務進園區,為園區企業提供“足不出園區”的便捷服務;深入實施“智慧辦”,不斷拓展智能“秒批”服務,推出智能“秒報”及智能“輔助”服務;推動政務聯盟“異地辦”,深化本市區域“全城通辦”,實現跨地市“異地辦”;進一步擴大“打包辦”,持續推出常辦服務事項“打包辦”套餐,不斷提升辦事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福州日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元旦假期福州文旅市場收入近10億元2021-01-04
- 歡歌笑語送祝福 福州市迎新年廣場文化活動啟幕2021-01-02
- 福州邁入垃圾“零填埋”時代 廢棄物可100%無害化、資源化分類處置2021-01-02
- 福州火車站昨日發送旅客超10萬人次2021-01-02
- 好消息!福州提高城鄉居民養老金最低標準2021-01-01
- 新年福州天氣以晴冷開場 高海拔地區最低溫-5℃2021-01-01
- 福州2020年建成101片社區足球場地 超額完成年度目標2021-01-01
- 倉山:打造辦理涉黑惡案件訴訟監督模板2021-01-01
- 福州五城區電動車黃色號牌實行公開搖號2021-01-01
- 福州市非遺展示館1日開館 逛館攻略來啦2021-01-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探訪古厝之美 熱迎世遺舉辦”攝影作品《古2021-01-0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