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賦予福建的重大歷史使命和重大政治責任,是新時代新福建建設的重要戰略指引。作為省會后花園,永泰縣將放眼省市發展大局,找準角色定位,謀實工作抓手,堅定不移地以綠色發展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譜寫‘生態旅游城、人居幸福地’發展新篇章。”福州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永泰縣委書記陳斌介紹,全縣正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引領,以項目為根本抓手、以產業為最大支撐、以創新為第一動力,全力推進創新發展踐行區、“兩山”理念試驗區、全域旅游示范區、鄉村振興先行區、新興產業成長區、生態宜居幸福區“六區”建設,努力為省會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福州都市圈發展作出獨特貢獻。
作為曾經的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自2018年榮膺全省經濟發展“十佳”縣后,近日,永泰又以全省第一的成績再次位列“十佳”縣榜單。在新時代,永泰是如何致力練就縣域經濟發展“硬功夫”?近日,筆者深入走訪永泰多地探尋其“摘帽”逆襲的秘訣。
秘訣一 優化產業結構 持續提升綜合實力
【亮點直擊】
全縣生產總值突破300億元大關,是“十二五”末的2.5倍,排名由全省86個縣(市)區的第67位躍升至51位;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從“十二五”末的10.29億元提高到2019年20.35億元,年均增長14.6%,在全省排名從57位上升到43位。“十三五”期間,全縣共引進1546個大項目、好項目,總投資2445億元。
【秘訣解析】
“藏在深閨人未識,撩開面紗驚八閩。”作為福州的省會生態后花園,永泰始終堅持正確發展方向,堅定不移走綠色發展道路,把特色產業培育成優勢產業,把優勢產業打造成支柱產業、首位產業,書寫了一系列亮眼的成績,揭開了面紗后的神秘“容顏”。
在此過程中,永泰加快培育新興經濟,投資21億元的智慧信息產業園在葛嶺鎮拔地而起,迅速成長為永泰一項新的增長極。
“永泰招商氛圍與營商環境極為濃郁,適宜文創企業落地,字節跳動公司將繼續深化與永泰合作,當好永泰招商的推介人,積極推動上下游企業落地永泰。”作為入駐園區企業,今日頭條福建區域相關負責人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了期待,他表示,今后將在公司發展的同時助力永泰數字建設持續向好,助推永泰數字經濟產值突破150億元,實現稅收3億元以上。
韻達福建(永泰)電商產業園負責人也對此表示認同,去年3月,永泰縣克服疫情帶來的影響,始終堅持精準施策、精準招商,確保招商力度不減。以屏對屏代替面對面,與韻達集團“云簽約”,使得總投資約40億元的大項目落地永泰。
上海均和集團、杭州網驛集團、益醫醫藥服務產業園……好政策、好服務,自然吸引全國各地高新企業紛紛前來洽談落地。目前,智慧信息產業園簽約企業170余家,包括字節跳動、中海創集團、東華軟件等知名企業,注冊資金突破200億元,累計創稅超過7億元,全縣數字經濟規模突破100億元。
與此同時,永泰建筑行業也呈現蓬勃發展勢頭,永泰建筑工程公司、華榮、永富3家建筑企業晉升特級,特級企業數量占至全省的15%和全市的三分之一。建筑業從業人員達到6萬余人,總產值從“十二五”末的359.63億元提高至700多億元,年均增長21.3%,有望成為永泰首個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秘訣二 突顯生態優勢 寫好綠色變現文章
【亮點直擊】
全縣森林覆蓋率達76.96%,常年保持全市第一。大樟溪及支流水質長期保持Ⅲ類以上標準,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諝赓|量常年排名全市第一。2020年,永泰作為福州唯一的縣域成功入圍國家生態綜合補償試點縣,每年可獲得接近1億元的生態補償資金。
【秘訣解析】
青山綿綿,溪水漣漣,夢幻的高山草甸,純凈空靈的云端天池,山腳下炊煙裊裊的村莊……冬日的永泰無時不散發著綠色生態“高顏值”的迷人風采,這正是得益于永泰對于持續優化生態環境的堅守。
然而永泰的綠色之路并不是一帆風順的,而是經歷過“制約的疼痛”。
永泰盛產李果,多年前,蜜餞加工產業一度在長慶溪流域蓬勃發展。然而環保措施不到位讓長慶溪成為水質不達標的河流,讓沿線村民飽受水污染困擾。2017年,一場“碧水清源”行動在全縣打響,短短兩三個月時間,長慶溪流域內的11家蜜餞廠關停了9家,還有2家提升改造,水質從劣V類穩定提升至Ⅲ類。
很快,一項項走在全省、全市前列的舉措陸續出臺:強化空間管制,將全縣近35%的國土面積劃入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否決30多家意向入駐的污染企業;在全省率先開展重點生態區位商品林贖買;積極探索林地“占補平衡”、林業碳匯交易、“惠林貸”等改革試點;在全市率先開展河湖物業化管理;在全省率先掛牌成立“水資源保護巡回審判點”;全面實施大樟溪山水林田湖草保護修復工程,落實最小生態下泄流量改造……一項項制度的落實書寫著永泰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的決心與毅力。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守住了綠色生態后,如何實現生態價值成為永泰近年來不斷探索的重點。日前,在永泰抽水蓄能項目建設現場,隨著轟鳴的機器聲,工人們正揮汗奮戰,上水庫土石方明挖、引水隧洞開挖、廠房機電設備安裝、下水庫大壩混凝土澆筑等施工齊頭并進,全力加快項目進度。
據了解,永泰縣抽水蓄能電站項目是全省百個重點項目之一,也是永泰縣有史以來投資體量最大的工業類、能源類項目,總投資67.3億元。該項目2022年投產后,每年可節約標準煤65萬噸,每年將向地方納稅約1.9億元,減少原煤消耗20.79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30萬噸、二氧化硫排放9490萬噸,對永泰乃至福州市經濟增長、能源結構調整和節能減排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
與此同時,“一閘三線”北水南調工程建設工作也在有條不紊地推進中。該項目投資超60億元,建成后預計每年向福州、平潭等地供水7.89億立方米,受益人口達到520萬。今年下半年就可先期為長樂供水,2022年實現對福州、福清、平潭全面供水。為了確保水質,永泰積極推進大樟溪上下游生態補償機制,探索將保護大樟溪的生態環境成本科學納入水價,實現之后,不僅可以做出福州生態保護的樣板,而且僅水資源補償這一項每年就可帶來3.9億元的收入,真正實現“變水為寶”。
秘訣三 聚焦鄉村振興 注重鄉村產業發展
【亮點直擊】
永泰建立了國內首個縣級鄉村振興研究院,永泰莊寨建筑群入選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愛荊莊獲評聯合國亞太地區文化遺產保護獎。通過實施鄉村振興百村計劃,永泰打造了中高級版示范村11個,建設美麗鄉村236個。去年5月,永泰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成效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
【秘訣解析】
走進梧桐鎮白杜村,鵝卵石休閑步道干凈整潔,碧綠的茉莉花田綿延不絕。過去,白杜村是一個曾被嘲笑為旱廁多、垃圾多、臭氣多的“三多村”。通過幾年來黨建引領、鄉賢補位開展鄉村振興工作,在2018年美麗鄉村建設市級考核驗收中,白杜村脫穎而出位列第一,成為游客人氣多、茉莉香氣多、書生氣多的“新三多村”。
為建強鄉村振興工作的隊伍,永泰在全市率先試點選聘兩批次116名村務工作者。從基礎教育、醫療衛生、科技文化等七個領域,評選出首屆“永陽英才”30名,為人才提供醫療保健、子女教育、文化旅游、家屬隨遷等11項服務,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的基礎。
在農村改革發展過程中,解決土地拋荒問題是永泰關注的重點。去年,永泰采用“+農戶”模式、“+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社”模式、“+供銷社”模式、“+企業”模式著力治理耕地拋荒,充分激活種糧大戶、村集體與所在村、縣供銷社下屬企業聯動合作,共整治拋荒撂荒面積20110.46畝,治理成效位居福州市首位。
“過去這里都是爛泥田,竹竿插進去都會陷下去。去年縣里跟鎮里一起開展拋荒撂荒整治,還有補助,把我們治理成本從每畝1500~2000元降至500元左右,耕作環境大大改善了!”大洋鎮大展村支部書記鄢友增說道,“改造好的爛泥田可以種植水稻或者大薯,我們又多了一條增收途徑。”
“過去一年我們下大力氣治理拋荒撂荒,確保了糧食生產任務的完成,這是應守的糧食安全底線,絲毫不能松懈。”永泰縣縣長雷連鳴表示,“與此同時,鄉村振興的重點在產業振興,我們抓鄉村產業還要注重立足本縣李梅、油茶等特色資源,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和農民合作社發揮帶動作用。”
新年的日歷剛剛翻開,第七屆永泰李梅節便如期而至,漫山梅花盛開如雪。永泰縣是全國李梅重點主產區,李梅更是農業生產的重要支柱產業。截至2019年底,永泰梅子種植面積已達5.7萬畝,年產量逾4.6萬噸,每年帶來的經濟效益約為1.2億元。
除梅子種植、加工制造業外,永泰還在李梅產業轉型升級上下功夫。去年10月,梅百華青梅觀光文創園一期項目順利建成,永泰青梅觀光文創園負責人、臺灣青年楊棋葳卻和永泰早有淵源。20多年前,楊棋葳的父親楊榮輝所創辦榮祺食品在永泰改良青梅品種,20年后,楊棋葳從父親手中接過“接力棒”,并創辦了福州梅百華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
“在項目落地期間,永泰優質的服務讓我們增添了發展的信心。”楊棋葳說道,該項目以永泰特色李梅產業為主題,打造“三生協調、三產融合、三農獲益”的都市田園綜合體樣板。
同樣得益于政府的靠前服務,光陽蛋業金蛋工程正在丹云鄉推進,計劃總投資3億元,建設占地255畝存欄90萬羽的籠養蛋禽養殖基地和存欄30萬羽籠養蛋禽育雛養殖基地,將成為亞洲單體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現代蛋禽產業綜合體,預計2021年6月份可完工。
秘訣四
發展全域旅游
推動釋放生態紅利
【亮點直擊】
2019年,永泰游客數量突破1200萬人次,是2015年的2.5倍,晉升至全省各縣(市)第三位。旅游總收入達到57.3億元,是2015年的3.2倍,人均消費更是從過去的150元提高到450元以上,并以全省第一的成績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
【秘訣解析】
生態是永泰最大的優勢、最大的財富,在打通“兩山”轉換通道上,永泰始終堅持生態立縣、旅游強縣,通過發展生態旅游爭當綠色變現先鋒,源源不斷地釋放生態紅利。
歐樂堡旅游度假區在永泰的落地就是一次好的證明。“歐樂堡落地永泰已有兩年多,在這期間我們不僅迎來了成千上萬的游客,也見證了永泰文旅產業的發展和生態保護工作的持續深入,感受到永泰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堅定決心。”歐樂堡海洋世界副總經理田靜的一番肺腑之言,道出了很多客商扎根樟城大地的獲得感。
目前,歐樂堡游樂場、一池三洲等旅游文化項目也在規劃設計。項目全部建設完成后,預計年接待游客可達500萬~800萬人次,為永泰發展全域旅游增添動力。
永泰還在盤活旅游資源上做文章,在全省率先設立旅游資源交易中心,構建旅游資源運營轉讓新機制。2018年,永泰御溫泉酒店就迎來了新東家。“御溫泉原東家運營了15年,如今面臨轉型升級。”永泰青云山管委會主任、縣文體旅局局長李志專說,前年通過新機制實現股權轉讓,引入有實力的新東家接盤,“新的東家已經交接成功,并對景區進行重新布局,并引入全球百強酒店集團——雅閣酒店集團運營新酒店,春節將重新開業”。
“栽好梧桐樹,引得鳳來棲”,像這樣的盤活不是個例。永泰引入乾景園林公司對赤壁景區升級改造;引入水發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接手云頂景區,推動云頂5A級提升(螞蟻小鎮)項目,永泰還將建設華東地區第一條空鐵示范線……在永泰珍貴的大小旅游景區內,盤活正為生態變現注入源源活力。
同時,在全域旅游建設過程中,永泰注重產城融合,拓展延伸出了“休閑農業+旅游”“體育+旅游”“文化+旅游”“康養+旅游”等“+旅游”發展模式,把旅游元素滲透到各個產業發展之中,加快旅游業和其他產業的融合,打造旅游全產業鏈。2019年,僅鄉村游游客量就達457萬人次,創收20.6億元。
砥礪奮進正當時,乘勢而上新征程。永泰將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不移地以綠色發展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奮力書寫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新篇章。
責任編輯:趙睿
- 2020年度福建省縣域經濟評價結果揭曉2021-01-01
- 永泰全力推進 “黑財清底”2020-12-31
- 永泰開展交通行政執法宣傳活動2020-12-31
- 永泰打好“三大戰役” 推動“線索清倉”2020-12-30
- 永泰創新物業管理模式 提升居民幸福感2020-12-30
- 永泰第八屆旅游美食嘉年華暨第七屆“李梅節”之賞梅季啟動2020-12-28
- 這份永泰賞梅地圖請收好 既能賞梅又能泡溫泉2020-12-28
- “近鄰力量”書寫溫暖故事 永泰著力構建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格局2020-12-18
- 永泰縣檢察院在生態保護中展現司法擔當2020-12-17
- 永泰“兩違”綜合治理交出滿意年度成績單2020-12-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述評之二:“繡”美榕2021-01-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