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抓住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賦予的機遇,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抓緊布局數字經濟、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著力壯大新增長點、形成發展新動能。”
——習近平
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余少林 見習記者 馮雪珠
風起東海之濱,產業舞動龍頭。新區新城建設是“十三五”期間福州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的“主戰場”。
按照“重點區域率先突破,功能組團分別推進”的發展思路,福州新區加速推進重點組團開發建設,著力拉開城市框架,重點培育新興產業,打造高質量發展新引擎。濱海新城啟動建設短短3年多,數字高地、開放門戶、宜業家園、生態綠城呼之欲出,一城千面,面面精彩,成為有福之州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
規劃高水平 生態高顏值
福州國家級新區誕生近2年后,福州濱海新城建設正式啟動。一張白紙上,新城如何落筆?福州的答案是:舉全市之力、融國際視野、集一流設計團隊、匯眾多創新要素,以規劃的高水平帶動發展高質量。
對標雄安新區等先進地區,統籌美國SOM、中規院等國內外設計機構共同謀劃濱海新城頂層設計;成立由住建部原總規劃師唐凱領銜的國內頂尖專家團隊,全過程對新城規劃項目咨詢把脈;遴選出華東建筑設計院、中元國際工程設計研究院、AECOM等境內外知名設計院承擔建筑或景觀設計,構建優秀團隊領銜、頂尖專家咨詢、多部門參與、多單位協作的規劃編制工作機制,形成完整的“1+55+1”的規劃體系。
遵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新區新城大力實施水系治理、濕地保護、園林綠化提升、資源節約利用等生態建設工作,確保新區基本生態控制線控制范圍面積不低于50%,編制了福州濱海新城森林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在全國率先實現森林城市規劃與城市規劃同步。
把坐標定格在閩江入海口——閩江河口濕地,這是福州地區保留下來的惟一一片原生性河口濕地,是新區新城天然的城市之腎和物種基因庫。牢牢守護生態家底,濱海新城啟動沿海300米寬的防護林建設和15平方公里的東湖濕地保護工作,植下長11公里的沿海防護林,通過生態治理、人工干預和海綿改造,還黑臭的大東湖以碧波萬頃。去年,濱海新城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入選中央財政支持的第一批海岸帶保護修復工程項目,經過鹽堿地改造,外文武的風沙地上涌出綠洲,一條壯觀的森林景觀帶和藍色大海相戲相逐,交織出藍天碧水相擁、青山綠樹相映的美麗畫卷。
在藍綠交織的本底上下繡花功夫,濱海新城17平方公里啟動區內水網、綠網與路網同步建設。風姿各異的公園串聯、郁郁蒼蒼的綠化帶遍布,結合山水城市特色,濱海新城在核心區規劃建設75公里長的自行車快速路,打造由步行與騎行構成的慢行空間網絡系統,處處城景相依,無聲詮釋著生態優先的城市建設理念。
城區高品質 配套高標準
以增強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為目標,新區新城推進公共配套設施優先建設,加快優質學校、醫院向新城布局,短短3年,已先后落地164個配套設施項目。
面向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及福州新區,這里規劃建設了1700張床位的濱海新城綜合醫院,作為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之一,由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福建醫大附屬第一醫院聯合領辦,重點建設神經醫學、骨科學和感染病學三大學科群,讓新城的人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北上廣”優質醫療資源。緊鄰濱海新城綜合醫院,新的福州市疾控中心啟動建設,計劃與濱海綜合醫院聯合打造“防治一體化”的國家疫情防控救治點。
一個個滿載民生期盼的公共配套如雨后春筍破土而出,福州三中濱海校區、福州濱海實驗學校、省內最大的雙語學校融僑賽德伯學校、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等學校相繼招生開學;數字中國會展中心投入使用,并順利承辦第二、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分論壇等大型活動;海峽青少年活動中心建成,福州第二工人文化宮正在抓緊建設。此外,引進商務印書館閱讀體驗中心和全國最大創意生活體驗書店“言幾又”,共同構建城市高品質生活圈。
公共配套率先建設,安置保障房優質建成,濱海新城在大力推廣裝配式建筑的基礎上,加快規、建、管信息化向智能一體化階段邁進,利用基于BIM技術的建筑信息模型平臺,有序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并率先采用工程總承包模式,提升工程建設質量,推動智能建造和建筑工業化升級。
產業高精尖 隊伍高素質
曾經荒蕪的風沙地,如今地標性建筑拔地而起。新區新城順應時代浪潮,產業發展耕“云”種“數”,工業互聯網賦能傳統行業轉型升級、高新技術企業降本增效,一大批戰略性新興產業蓬勃興起,產城融合的格局逐漸形成。
中國東南大數據產業園建成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海峽光纜一號”、超算中心二期等大數據產業基礎設施,引進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帶動500余家企業集聚發展,已建及擬建、在建數據中心(IDC)機架超過6.5萬個,占全省的近50%、全市的80%。華為鯤鵬生態基地、阿里巴巴、中電數據、東方銀星、均和集團、三大運營商、貝瑞和康和博思軟件等國內外知名企業成功入駐大數據產業園并不斷發展壯大,為新城注入蓬勃活力。
產業發展離不開人才的支撐。濱海新城在全省優先建設租賃房,積極探索制定人才住房租售并舉政策,制定出臺《福州濱海新城人才住房實施細則(試行)》。福州市公共數據創新基地暨高校畢業生數據就業創業中心已揭牌啟用,16家大數據領軍企業機構入駐;引進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聯合學院,已確定20名學科帶頭人,引入18名博士后,正在培養118名博士生……
新區新城正以日趨完善的人才政策,吸引“千里馬”在這里安家落戶、縱情馳騁。
路網再升級 發展加速度
路網外拓內聯,新城穩“坐”其中。條條大道在新城老城間“穿針引線”,拉近彼此的距離。
2020年以來,新城宏圖漸展,東進西引,串起南北兩翼,密切和平潭的島城聯系。長平高速、長福高速、濱海新城228國道相繼建成通車,道慶洲大橋鋼桁梁全線貫通,福平鐵路開通運營,地鐵1號線二期直達三江口,濱海快線、地鐵6號線建設快馬加鞭,以新區新城為棋盤加速延伸布局。眼下,又有316國道長樂段、機場第二高速、濱海新城高速等一大批新項目在快速推進。不久的未來,從市中心到濱海新城,可實現軌道、鐵路、高速公路無縫切換。
將視野落在更大范圍,新區新城加快建設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福州港開通集裝箱班輪航線80條,2019年完成貨物吞吐量1.7億噸;福州國際機場開通航線119條,航班通達巴黎等22個國際熱點城市,2019年實現年旅客吞吐量1476萬人次;江陰港8條航線入選“絲路海運”冠名航線,集裝箱吞吐量首次突破200萬標箱;福州機場二期擴能項目、郵輪旅游發展實驗區和國際游艇俱樂部等加快建設。此外,成功獲批國家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推動中國—印尼“兩國雙園”建設,打造“中國—印尼海洋產業合作走廊”。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福州正在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高標準建設新區新城,持續完善功能配套,加快落地重大優質項目,不斷夯實產業支撐。新區新城的明天將更加美好!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建設現代物流城 大伙一起出主意2021-01-07
- 福州市人大代表分組審議市政府工作報告等2021-01-07
- 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2021-01-07
- 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2021-01-07
- 林寶金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福清代表團審議2021-01-07
- 福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2021-01-07
- 福建首輛核酸檢測車落戶福州 隨到隨檢設施完備2021-01-07
- 超多好消息!福州市政府工作報告來了!2021-01-06
- 市政協委員:多措并舉打造“國字號”文旅招牌2021-01-06
- 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一次會議2021-01-0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林寶金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福清代表團審2021-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