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日,市政府提請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審查《福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
根據《綱要(草案)》,“十四五”期間,到2025年,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7%,三產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60%,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強度接近3%,省會城市首位度達25%以上。
【關鍵詞】“海絲”引領
——聯通“海絲”、助力“海絲”、鏈接“海絲”、服務“海絲”、深耕“海絲”
主動適應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為引領,以“海絲”戰略支點城市為著力點,整合國家級新區、自貿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生態文明試驗區、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等國家戰略,全面加強與“海絲”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全方位交流和合作,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先行先試的探索創新深度和力度,釋放國家戰略巨大勢能,放大“多區疊加”政策效應,凸顯福州在“海絲”核心區建設中不可替代的地位。
【關鍵詞】創新驅動
——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打造“三創”活力之城
把創新作為推進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推進創新驅動體系建設,深入實施科教興市、人才強市、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推進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建設,營造有利于創新創業創造的良好發展環境,將福州打造成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三創”活力名城,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提供強大的科技支撐。其中,推進“三創園”、生態型環城科創走廊、全國一流大學城、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建設,力爭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投入總量年均增長20%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增加到4000家以上。
【關鍵詞】產業體系
——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培育高質量發展動能
推進園區標準化建設,以“抓龍頭、鑄鏈條、育集群”為目標,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打造以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的現代產業體系,增強省會經濟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其中,全力提高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力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35%,數字經濟規模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突破50%,海洋生產總值達4250億元。
【關鍵詞】都市圈
——推動城市品質和能級躍升,加快建設福州都市圈
按照“東進南下”“沿江向海”的城市發展格局,拉開城市發展框架,有序穩妥推進行政區劃調整,加快拓展建成區面積。加快濱海新城建設,推動城鄉融合,構建福州都市圈,以更大空間格局謀劃福州城市發展。建成以中心城區與濱海新城為兩核,以沿海新興產業帶與福平跨海產業帶為廊帶,以山海聯動與協同區聯動為主軸,以濱海新城、閩江口、三江口、閩侯濱江新城、福清灣、羅源灣為主要組團的網絡化城市空間發展新格局。通過城市規模、人口規模、經濟規模的跨越發展,實現省會城市能級躍升,成為輻射帶動全省乃至東南沿海新時代新征程的排頭兵。
【關鍵詞】拓展市場
——拓展國內國際市場,融入新發展格局
牢牢把握擴大內需戰略基點,以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為發展方向,堅持擴大內需和穩定外需并重,開展擴大內需專項行動,實施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示范工程,統籌有形空間和無形空間,實現經濟發展空間有效拓展。建設消費中心城市,打造服務國內大循環的重要節點,建設區域性物流集散中心,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通道。
【關鍵詞】改革開放
——擴大全方位開放,培育國際競爭新優勢
抓住國家簽署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契機,深化在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核心區建設中的引領示范和輻射帶動作用,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培育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構建高標準市場體系,激發微觀主體活力,建設營商環境一流城市。推動榕臺在經貿、社會、文化等領域的深度融合,打造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先行城市。
【關鍵詞】鄉村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以縮小城鄉發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為目標,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加快發展現代特色農業,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深化農村改革,構建新型工農城鄉關系,開創城鄉融合發展新局面。發展現代特色農業,力爭七大特色產業全產業鏈產值達2400億元。
【關鍵詞】文化繁榮
——推動文化繁榮興盛,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強化閩都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推動文化旅游融合發展,力爭實現從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到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從國際國內重要的休閑、養生、度假旅游目的地到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的跨越發展。其中,以古厝保護開發為基點,依托三坊七巷、朱紫坊、上下杭、南公園、煙臺山、梁厝歷史文化街區以及塔亭、新店古城等古厝提升工程,保護修繕歷史文化街區與古厝、建設場館及展示文化內涵、開發提升旅游、拓展商貿及消費。
【關鍵詞】生態文明
——深化生態文明建設,打造生態樣板
鞏固提升環境質量,促進綠色低碳發展,構建高質量生態系統。實施綠色發展專項行動,發揮優良生態環境資產效應,打造生態宜居家園,補齊生態環境保護短板,力爭各項指標保持全國省會城市前列,當好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的排頭兵。倡導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維護綠水青山格局,打造生態文明示范城市。力爭森林覆蓋率達58.5%,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保持97%以上。
【關鍵詞】民生福祉
——增進社會民生福祉,建設宜居福地
實施溫暖榕城專項行動,多措并舉拓寬居民增收渠道,促進居民多元化增收,力爭形成與經濟增長相適應的收入增長機制,千方百計穩定和擴大就業,提高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等供給質量,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實現居民生活品質優良、全體人民更加富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增強。
福州晚報記者組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十三五” 成績單亮眼 綜合實力、城鄉面貌、群眾幸福感大大提升2021-01-07
- “十四五”開局之年,福州這么干!2021-01-07
- 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述評之三:新區新城宏圖展 龍頭舞動產業興2021-01-07
- 福州:建設現代物流城 大伙一起出主意2021-01-07
- 福州市人大代表分組審議市政府工作報告等2021-01-07
- 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主席團舉行第二次會議2021-01-07
- 市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2021-01-07
- 林寶金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福清代表團審議2021-01-07
- 福州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開幕2021-01-07
- 福建首輛核酸檢測車落戶福州 隨到隨檢設施完備2021-01-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林寶金參加市十五屆人大五次會議福清代表團審2021-01-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