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科教興城等九大專項行動。福州要如何在科教興城上發力,市人大代表踴躍建言獻策。
聚焦一
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
加快科技強市建設
【代表觀察】“現代化國際城市,要有規模,也要有產業,有科技支撐,產業才能更強。”市人大代表鄭書鴻說,大學城的科研人才、科研力量,是科技發展的強勁動力。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將為全方位推動福州高質量發展超越蓄勢賦能。但目前,福州大學城片區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片區規劃不完善、交通通達性不佳等問題,亟待優化。
市人大代表朱祖平認為,城市和大學要協同發展。城市為大學提供完善的配套,是留住人才的一大重要因素。大學代表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氣質和創新能力,是吸引人才聚集的一大關鍵。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不僅能為福州儲備人才,還能提升城市吸引力。
【代表建議】
“軟硬兼施”提升綜合實力
如何加快打造全國一流大學城?鄭書鴻建議,完善規劃設計,加快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交通、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解決人才住房保障、子女就學等問題,讓科研人才、師資隊伍能后顧無憂地投入到科研創新中,讓福州大學城成為人才聚集的高地。
如何提升福州大學城的綜合實力?鄭書鴻認為,除了加強各大院校的辦學水平外,還可以引進國內外一流大學來辦分校,強化大學城的師資、科研力量,從而放大聚集效應。
市人大代表朱祖平建議,要以建設一流大學為目標與核心,通過示范帶動作用推動其他學校發展,實現大學城辦學水平的整體提升。同時,推動大學城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吸引高科技企業、科研機構落戶聚集,提升片區創新、創業、創造的實力。
“此外,要加強高科技企業、科研機構以及院校之間資源、師資、課程、科研實驗室等的共享,發揮規模效益。”朱祖平說。
聚焦二
打造創新平臺
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
【代表觀察】建設高水平科技研發創新平臺是實施科教興城專項行動的一大重要任務,其中,提升產業鏈整體水平至關重要。物聯網產業是推動福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市人大代表倪真尤為關注福州市物聯網產業的發展。
倪真說,福州市擁有一批特色鮮明的龍頭企業,具備良好的物聯網產業基礎。但在“5G+物聯網”產業發展中,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規模效應還應放大,移動物聯網技術亟待進一步提升等。
【代表建議】
建設福州市“5G+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
倪真建議,要加快建設福州市“5G+物聯網”產業硅谷,完善整體布局,構建上規模、高質量發展體系。健全移動物聯網產業鏈,支持專用芯片、模組、設備等產品研發工作,提高芯片研發和生產制造能力。
倪真認為,可以在產業基礎較好的馬尾、長樂等地,建設福州市“5G+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由點帶面,推動形成產業集群和產業生態。“可由政府發起,通過社會資本來建設,整合上下游產業鏈,充實移動物聯網資源庫,使整個生態鏈更完整充分,形成聚合效應。”倪真說,還可以通過示范基地平臺,開展創新與應用實踐案例征集入庫工作,提供交流推廣、投融資需求對接等服務,更好促進整個產業健康發展。
聚焦三
加強教育強市建設
提升基礎教育品質
【代表觀察】教育是民生之本、強國之基。如何提升基礎教育品質成了不少代表關注的焦點。
市人大代表鄢秀惠關注鄉村小規模學校的發展。鄢秀惠說,受城鎮化等因素影響,農民工進城使得鄉村學校的適齡學生減少,一些鄉村學校規模變小。
“鄉村小規模學校存在師資力量較弱、教學教研氛圍不夠濃厚、教學質量難以提升等問題,影響學生的全面發展。”鄢秀惠說。
市人大代表李智平則聚焦學前教育。李智平說,近幾年,福州市對學前教育的重視,以及學前教育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的創辦工作仍是一個薄弱環節,距離群眾想讓子女享受到優質學前教育的愿望還存在一定差距。
【代表建議】
創建鄉村小規模特色學校品牌
鄉村小規模學校如何實現“小而優”?鄢秀惠說,可有針對性地出臺鄉村小規模學校教師能力提升計劃,開展專項培訓,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能力。提高鄉村教師待遇與地位,讓有情懷的教師愿意到鄉村小規模學校潛心教書、用心育人。
此外,鄢秀惠建議,創建鄉村小規模特色學校品牌,優先在鄉村小規模學校發展教育信息化,開設遠程同步課堂,讓鄉村小規模學校的課堂教學與城鎮學校同步。結合鄉土文化、地方資源、地方風俗、地方傳統、地方名人等,創建特色學校,傳承鄉村文化。
如何加快推進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李智平建議,進一步掃除普惠性民辦幼兒園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出臺鼓勵性政策,支持社會公益組織、慈善機構和集體創辦符合標準的幼兒園,并通過提供專項經費、補助建園費用、補貼生均經費、提供專業師資等辦法,加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力度。
聚焦四
激發人才創新活力
加強產業人才培養
【代表觀察】城市的發展、產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創新人才的驅動。“近年來我市的人才工作有了較大突破,但與跨越發展的要求相比,還存在一定差距。”市人大代表傅天龍說,特別是在產業人才的培養上,福州市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福州市要本著“政府積極搭建平臺、企業發揮主體作用、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的原則,認真謀劃并實施產業人才培養工作。
【代表建議】
建強吸納專技人才平臺
如何激發產業人才創新活力?傅天龍認為,環境對吸引產業人才至關重要,政府要在全社會營造崇尚技能、鼓勵創新的社會風尚,為專技人才積極營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環境,特別是要加強可以吸納專技人才的載體和平臺的建設。
同時,要全方位培養人才。傅天龍建議,大力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積極推進現有職業院校的優化組合,帶動職業教育轉型升級。支持主導產業突出、有專業優勢基礎、有職業培訓實力的企業參與職業院校的兼并重組,領銜主辦相關專業。依托各方面的社會力量,建設一批符合產業發展趨勢、布點合理、特色鮮明,具有品牌效應的實訓基地、研發平臺。落實校企合作的各項政策,鼓勵在校園設置創業孵化基地,引導企業與學生無縫對接,實現人才、設備等共享。
福州晚報記者組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閩都文化將增多項法規保駕護航 今年新安排審2021-01-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