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甘肅定西的最低氣溫已是零下十幾攝氏度,福州人鄭思行早已適應這里干燥嚴寒的天氣,到附近的山上查看了樹木的生長情況。
作為福州定西“水土流失綜合治理(生態林)扶貧項目”小組成員,鄭思行從2017年開始已在定西種樹近4年。2019年,該項目入選聯合國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種活一棵樹比養孩子還難
鄭思行1982年出生,是地道的福州人。2017年3月,他作為福州高新區南嶼國有林場生態建設科科長,接到一個新任務——去甘肅定西種樹。
鄭思行開始以為“只是種樹而已”,但經過調研后他卻傻眼了:定西的荒山年降水量不足400毫米,年蒸發量卻有1500毫米,土地極其貧瘠,用當地群眾的話來說,“種活一棵樹比拉扯大一個孩子還難”。
怎樣才能種上樹、造好林?面對難題,鄭思行和福建農林大學以及福州、長汀林業、水利等部門組成的專家組,確定了“挖大坑、栽大苗、施大肥、澆大水”的新技術體系。
當時鄭思行天天待在山上,嚴把整地、施肥、種苗、栽植、澆水、覆土六道關口。因水土不服長期腹瀉,他常常全身酸軟,但仍每天堅持上山,耐心細致指導工人種樹。
采用先進技術建起萬畝山林
自2017年起,鄭思行先后5次參與生態林項目的造林指導和驗收。去年3月,他主動申請到定西市林業和草原局掛職,擔任定西市綠化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下定決心要把生態林項目做好。
技術團隊在定西首次采用機械化整地,首創使用有機肥、保水劑等造林施肥技術,首次在造林地配套滴灌工程,造林成活率達98%,光禿禿的荒山穿上了綠裝。
2017年至2020年,福州在定西投資4600萬元,累計建成生態林10641畝,建設100方蓄水池9個,整修道路51.7公里,建設福州亭1處,一個集生態、旅游、觀光、休閑、示范、科研于一體的森林公園初步成形。
2020年暑假,鄭思行的妻子和女兒去看望他時,他最初種下的樹苗,已經長得比女兒還高了。
生態林項目獲評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生態林項目讓當地的生態好起來了,還帶動了附近村民增收。
鄭思行說,項目涉及退耕還林5032畝,其中貧困戶退耕還林1144畝,118戶貧困戶獲得137.28萬元現金補助,戶均增收11634元。項目優先采購貧困戶自育的苗木,9戶貧困戶戶均增收3861元。
項目還吸納不少農民工就業,惠及390戶貧困戶。同時,工程區域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員被選聘為生態護林員,6戶貧困戶年均增收8000元。
生態林項目的經驗在甘肅定西、寧夏固原全面推廣。福州與定西生態扶貧模式受到國務院扶貧辦充分肯定,以專刊形式在全國推介,世界銀行、聯合國糧農組織等機構更是將其評為2019年聯合國全球最佳減貧案例。
鄭思行要在定西工作到今年3月,在此期間他和專家組將繼續為多種活一棵樹而努力。
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責任編輯:趙睿
- 又到一年“梅”好時節 福州市區有“梅”景2021-01-11
- 福州開展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暨2021年“110宣傳日”活動2021-01-11
- 福州警方打造電信網絡詐騙防控新模式2021-01-11
- 福州3名少年榮獲“全國優秀少先隊員”稱號2021-01-11
- 暖濕氣流正向福州奔來 市區最高溫周五升至21℃2021-01-11
- 完成“天地一體化”全域提升 福州達江路正式開放通車2021-01-11
- 慶祝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 福州110宣傳日“警味”十足2021-01-11
- 多地升為中風險區!福州發布最新通告2021-01-09
- 福州發布通告:進入公共場所、乘坐交通工具必須戴口罩2021-01-09
- 福州“十三五”成績單2021-01-0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完成“天地一體化”全域提升 福州達江路正式2021-01-11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