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時分,萬物都在靜靜等待著復蘇,位于永泰縣蓋洋鄉的福州市盈豐菌業有限公司生產園大棚內卻一派忙碌景象。只見香菇迫不及待地從菌棒上鉆出,撐起一朵朵褐色的“傘”。幾名女工左手提桶,右手在菌棒上翻飛,不一會工夫就采了大半桶香菇。
上世紀九十年代,香菇種植曾是蓋洋鄉的支柱產業,家家戶戶都有種香菇經驗。但受生態環境約束,香菇生產所需要的樹木粉末供應受限,蓋洋鄉的香菇產業一度萎靡。如今,蓋洋鄉引進福州市盈豐菌業有限公司,實施菌材外購,走出環境約束,讓小小香菇不僅成為大家桌上的一道美食,還成了當地農民脫貧致富的“香餑餑”。
園區內,盈豐菌業有限公司負責人郭偉正仔細查看香菇長勢,這位“種菇能手”說起養菇頭頭是道。2004年從事菌菇種植以來,郭偉的足跡遍布湖北、山東等地,摸索出一套菌菇養殖技術。而選擇落地蓋洋鄉正是看中其位于大山深處,高海拔地勢和氣候適宜菌類生長的先天優勢。
“園區有42個大棚,占地30畝,去年6月份建成投產。園區還擁有一個冷庫保鮮儲存生產間,用于保持香菇的新鮮度。”郭偉說,目前每年可生產菌棒約40萬個,預計產菇30萬公斤,主要銷往福州和永泰的農貿市場及永輝超市。
作為全縣最大的菌菇種植園區,郭偉表示,帶動農民脫貧增收責無旁貸。因此,在鄉政府牽頭下,鄉內成立了蓋洋鄉菌菇產業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產業扶貧、就業扶貧,幫助當地貧困群眾增收致富。
蓋洋鄉組織委員、武裝部長鄭向導表示,在這過程中,盈豐菌業以資金入股方式,將梧桐、嵩口、蓋洋三個鄉鎮250戶貧困戶的扶貧資金入股到菌菇廠,每年按照不低于年利潤的12%進行分紅,每年每戶大約可分到500元,并為周邊脫貧戶提供30個工作崗位,農戶每月可收入約3000元。脫貧戶鄭志代就是其中的受益者。
“我們夫妻倆腿腳都不方便,勞動能力有限,兩個孩子都在念書,過去家里生活十分困難。”鄭志代說,好在有了鄉政府的幫扶,先是教會了他養殖蜜蜂,又將妻子介紹進了菌菇廠工作,免費培訓香菇種植技術并為他家提供1000個菌棒,“現在家里全年收入有10多萬元,今年又可以過個幸福年”。
下一階段,盈豐菌業將繼續積極引導農民種菇,由公司負責提供菌棒、技術培訓和以市場價回收產品,并派專業技術人員全程參與管理,擴大香菇種植面積,保證香菇的產量和質量,利用香菇種植產業使貧困戶的腰包鼓起來,實現“輸血”又“造血”,帶動貧困戶走上脫貧致富路。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責任編輯:趙睿
- 時政微視頻丨最牽掛的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2021-01-05
- 中國城鄉低保標準同比分別增7.7%、11.3%2020-12-29
-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 聽取脫貧攻堅總結評估匯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會議2020-12-04
- 全國近三千萬貧困老人按月領取基本養老待遇2020-10-15
- “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側記2020-10-15
- “擺脫貧困與政黨的責任”國際理論研討會將在福建舉行2020-10-10
- 兩部門:2020年貧困殘疾人就業幫扶活動將啟動2020-05-17
- 全省助推貧困殘疾人脫貧攻堅電視電話會議召開2020-04-14
- 寧德:脫貧攻堅,一個也不能落下2018-11-21
- 臺民間社團表彰杰出自立青年 倡導愛與善的傳承2017-08-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臨空經濟示范區“展翅” 項目加速推進 面2021-01-2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