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福州市首個社區服務驛站在臺江區茶亭街道陽光社區正祥尊園小區成立。雖然空間小,但驛站帶給居民的幸福感并不小。“在家門口就能辦成事,更方便了!”成立當天,小區居民葉長云就在驛站里辦好了退休認證。
服務驛站進小區,是茶亭街道推行社區“去機關化”工作的一項創新舉措。2020年以來,臺江區委、區政府發出社區“去機關化”的號召,茶亭街道黨工委積極響應,結合近鄰黨建,加上自身探索的社區治理“五事工作法”,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分析社區存在“機關化”傾向的原因是第一步:有的社區辦公條件改善后,工作人員舍不得走出辦公室了;有的社區干部每天忙于匯報材料、報表填寫等紙面工作,走街串巷的步子邁不動了……由此,帶來的后果不輕:社區干部開始“朝九晚五”上下班,居民為了到社區辦事得向單位請假;了解社情民意多用電話或者微信,對具體情況掌握不深入,導致市容管理、垃圾分類等重點工作出現漏洞等。
“社區是聯系群眾的最基層力量,如果社區存在機關化、脫離群眾,那么創新社會治理將難以落實。”茶亭街道黨工委書記徐志忠說,社區去除機關化的方向,就是辦公室“瘦身”、工作人員下沉,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
走進洋頭口社區的辦公場所,窗明幾凈的辦事大廳里,前來辦理計生獎扶的鄭依伯悠閑地坐在小圓桌前看著報紙。“以前來辦事情,可沒這么好的環境”,原來,洋頭口社區根據街道統一部署,對辦公場所已經實行了“瘦身”改造——將原來細分的五個服務窗口,整合為“綜合服務一”“綜合服務二”兩個窗口,同時大面積縮減辦公區域,將原來一間間掛牌辦公室變成群眾等候區、文化服務區,實現“辦公空間最小化、服務空間最大化”。
目前,茶亭街道各社區都實施了辦公場所“瘦身”行動。與此同時,原來“坐辦公室”的社區工作人員,除服務窗口等留下必要人員外,網格員全部下沉到小區,在小區建立服務驛站,群眾遇到“急難愁盼”的問題,在家門口就能找到人。
正祥尊園小區的服務驛站,就設在物業辦公室里。網格員小薛在這里“站崗”,除了整理低保申請等原有的工作內容,小薛有了更多時間開展日常網格巡查,與居民的距離更近了,處理居民的訴求更快了。
小區居民翁老伯年近90歲,還有一個身患精神疾病的兒子。除了為老人申請低保,陽光社區還通過智慧化服務,貼心地為老人安裝了生命守護鈴,并教會老人如何操作。當翁老伯遇到生活難題,一按下生命鈴,網格員的手機就會響起,第一時間可以趕往老人家中。
“網格員全部下沉到小區,實現服務端口前移,為居民服務的意識和能力都增強了。”陽光社區黨委書記齊可文介紹,今年該社區計劃在群眾新村等小區再建3個社區服務驛站,讓幾個網格的居民可以就近共享便捷服務。
據介紹,茶亭街道“去機關化”工作開展以來,各社區投訴率明顯減少,居民群眾的幸福感、滿意率大幅提升。“下一步,我們將結合小區居民的辦事需求,加大社區服務驛站建設力度,提高驛站服務群眾的能力,完善網格員下沉服務長效機制,群眾在家門口就能找到社區、辦好事情。”徐志忠說。
(記者 卞軍凱 通訊員 林曉芬)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為留榕青少年送上暖心關懷2021-02-03
- 福州警方“斷卡”跨3市抓5人 涉案金額高達500多萬元2021-02-03
- 除夕至初六 福州市區招手打的加5元2021-02-03
- 福州港口岸黃岐港區口岸開放通過市級驗收2021-02-03
- 福州萬輛巡游出租車、網約車響應留榕號召2021-02-03
- 福州旗山湖“三創園”將迎來大升級 2021年重點工作任務清單出爐2021-02-03
- 福州公民具備科學素質比例達13.8%2021-02-03
- 福州西湖公園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2021-02-03
- 福州園林景觀品質再升級 打造公園里的城市2021-02-03
- 福州初步完成綠色城市創建 推進綠色交通建設智慧城市2021-02-0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萬輛巡游出租車、網約車響應留榕號召2021-02-0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