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胞參觀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記者 鄭帥 攝
福州新聞網2月7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潘倩 見習記者 藍瑜萍)臺上,聲調激越的閩劇輪番上演,臺下,觀眾舉著手機錄制,聽得入了神。5日,近30名在榕臺胞一同走進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市規劃館、春倫茉莉花茶文創園,品非遺文化盛宴。這是市臺港澳辦、市臺協會策劃開展的“暖意融榕 同心同行”——在榕臺胞歡度2021年春節系列活動之一,讓臺胞們由表及里,認識福州豐富的城市內涵。
了解老街區前世今生
走上斑駁的三通橋,仿佛能聽見歷史悠長的回響在耳邊縈繞。蜿蜒的三捷河映襯著兩岸的灰瓦白墻,串聯起昔日的滄桑與今日的繁榮。
當日活動的第一站,臺胞們來到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他們沿著三捷河,漫步青石板路,環顧老宅小巷,周遭的會館舊址似乎還在訴說著當年人來客往、市廛繁華的場景。人群中傳出的“好親切啊”,引起臺胞們的共鳴。原來,上杭路134號的高氏文昌閣前院插屏門上鎏金的《朱子家訓》,是兩岸共同的文化記憶,這座建于清朝的文昌閣將臺胞們拉回過往,飛檐翹角、花格窗欞,讓臺胞們頻頻駐足拍照。
如果說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展示了榕城昔日的魅力,那么福州市規劃館則將城市目前的空間結構和未來的發展格局在大家面前鋪展開來。臺胞們穿越千年,從福州的“前世”走到“今生”。
當天下午,臺胞們來到福州市規劃館,感受福州的發展歷史和城市建設帶來的新變化。福建工程學院臺籍教師唐國泰仔細地觀察福州城垣變遷圖,他對記者說:“通過了解福州的歷史和發展,更能加深對福州的認知,就像是觸到這座城市跳動的脈搏。”
感受福州非遺魅力
深深吸引臺胞們的不僅是福州的城市面貌,還有豐富的文化內涵。
下杭路181號,歷經百年的四進大宅曾為羅氏綢緞莊所在,如今它作為福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使用,以傳統民俗中的“五福”劃分區域,整個展館一共四進,依次分為“福樂”“福匠”“福韻”“福傳”四個區域。
臺胞王成物第一次參觀非遺館,他全程緊跟講解員,時不時指著作品向講解員發問。“之前我就對壽山石、脫胎漆器有所耳聞,這次還了解到了軟木畫、閩劇等,發現福州的文化底蘊真的很深厚!”王成物說。
“我剛才還問工作人員,有沒有體驗活動可以深入學習非遺技藝。”在唯美客文創工作的臺胞張釗瑞躍躍欲試,開始琢磨起文創產品與非遺文化的結合之路。
循著香氣入園,眾人當日還參觀了春倫茉莉花茶文創園。臺胞們一邊品著特色的“秒泡茶”,一邊看茉莉花茶工藝師現場展示花茶的制作工藝。“我原以為茉莉花茶是茉莉與茶,沒想到是將茶葉和茉莉鮮花進行拼和、窨制,使茶葉吸收花香而成的茶葉,茶香與茉莉花香交互融合,香氣沁人心脾。”臺胞張示霖說。
老家在臺灣高雄的張文華告訴記者,來福州近10年,居住的感受與家鄉很是相似,有種親切感。“非常感謝市臺港澳辦和市臺協會組織的活動,搭建了一個好平臺,讓我們臺胞聚在一塊,多體驗多交流,同時也加深了我們對福州的認識,真是一舉多得!”
“福州,我再一次認識了你。”當日活動結束時,一位臺胞發出這樣的感慨。
責任編輯:趙睿
- 正誼書院邀你 “閱享美好新年”2021-02-07
- 奏響時代主旋律,昂揚奮進新征程 ——2020年福州市宣傳思想工作綜述2021-02-07
- 福州17個市管公園18萬盆蒔花迎春候客2021-02-06
- 福州:地鐵5號線 “鳳建區間”左線貫通2021-02-06
- 中國共產黨福州市第十一屆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2021-02-06
- 中共福州市紀委十一屆六次全會召開2021-02-06
- 在福州過福年!2021年新春文化旅游月啟動2021-02-06
- 就在今晚!福州一億元紅包準時發放!快喊家人來搶!2021-02-05
- 民革福建省委十三屆五次全會在榕召開2021-02-05
- 福州·定西扶貧協作前方指揮部工作隊獲表彰2021-02-0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就在今晚!福州一億元紅包準時發放!快喊家人2021-02-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