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福州倉山鄉村博物館 守護古厝留鄉愁

      蓋山郭宅鄉愁博物館。通訊員 倉萱 攝

      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

      《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提出,打造閩都文化國際品牌。記者7日獲悉,近年來,倉山區高度重視優秀傳統文化的收集整理,通過活化古厝等方式,建成20多座村博物館,延伸博物館功能,助力鄉村振興,迎接第44屆世界遺產大會的到來。這些村博物館猶如點點繁星,點亮當地群眾精神生活,成為展示倉山區鄉村文化、傳承文明、增強文明自信的重要平臺。

      村博物館繁星閃耀

      鄉村博物館里看變遷,老物件中憶鄉愁。在倉山區蓋山鎮郭宅村,依托一級歷史建筑普查點“心遠廬”(原蓋山鄉醫院)精心打造的郭宅鄉愁博物館已經建成,計劃近期開館。

      門前兩棵郁郁蔥蔥的荔枝樹見證了郭宅百年歷史。走進館內,千年郭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從唐朝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功高蓋世,到明朝嘉靖年間十八勇士抗擊倭寇抵御外侵,再到辛亥黃花崗起義三烈士舍身就義,抗日英雄郭奇珊英勇殉國,讓人不禁感嘆郭氏兒女一脈相承的英雄氣概!“七星橋”邊,郭宅白湖渡碼頭商船往來,絡繹不絕,家家戶戶的竹編工藝品在這里被裝上船只銷往世界各地,又不禁感嘆郭宅人的心靈手巧。“六合亭”旁,華裔僑領郭鶴年從修身、齊家、愛國到富甲天下的創業故事一目了然。

      郭宅是千年古村落,2018年迎來舉村搬遷。“‘心遠廬’因年久失修,被鑒定為C級危房。我們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向市名城委申請啟動應急搶修工程,并在其基礎上打造了郭宅鄉愁博物館,希望成為郭宅人永遠的家。”蓋山鎮相關負責人介紹。

      在倉山區,這樣集中展示當地文化的鄉村博物館還有很多。緊跟高質量發展步伐的倉山區正處于開發建設的階段,保護挖掘本地文化資源迫在眉睫。2019年,倉山區啟動村博物館的建設工作,力爭將其打造成為倉山區群眾生活的公共空間、教育審美的課堂、了解不同文化的窗口和平臺。

      截至目前,倉山區已建成20多座村博物館,座座有特色,包括陽岐嚴復紀念館、煙臺山歷史博物館、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倉山鎮琉球紀念館、陳岱孫紀念館、螺洲鎮名賢文博館、曹學佺閩劇展示館等。

      古厝活化利用留住鄉愁

      倉山區建設村博物館并非偶然。寶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承載著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蘊含著悠久歷史文化的“根”與“魂”。黨的十八大以來,圍繞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習近平總書記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論述。2019年6月8日出版的《人民日報》重刊習近平總書記17年前所作的《〈福州古厝〉序》,生動闡述了保護好古建筑、保護好文物的重要性,鮮明提出了一系列文化遺產保護的深刻論斷。

      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倉山區迎來了大開發大發展,眾多地塊完成了征遷,一些鄉村更是舉村搬遷。圍繞“鄉村拆遷后,如何留住鄉愁”問題,倉山區探索村博物館建設。倉山區主要領導表示,古厝承載著幾代人的鄉愁,是珍貴的歷史見證,本著讓優秀傳統文化“活”起來、傳下去,進一步堅定文化自信理念,倉山區將村博物館建設與文物及歷史建筑的活化利用相結合,在盤活文化遺產的同時,為古建筑注入新的生命。

      倉山區古厝數量多,古厝活化利用成為第一選擇。2020年11月30日,依托螺洲陳氏五樓還讀樓建成的陳岱孫紀念館揭牌開放,北大和清華兩校均有實踐基地落戶于此,成為感受陳岱孫人格魅力、教學藝術和治學態度的“學霸打卡點”;依托清代古民居陳祺厝建設的建新臺嶼鄉村博物館,參觀者通過古厝以及展示的當地農業生產生活用具等,感受時代的變遷;依托區級文保單位陽岐嚴氏宗祠建成的陽岐嚴復博物館,成為游客全方位了解嚴復生平事跡的好去處……

      數據顯示,倉山區已建成的村博物館中,古厝活化利用數量占到一半。這些村博物館不僅讓古厝煥發生機,豐富了當地居民的生活,也成為外地游客了解倉山的窗口,贏得各方好評。

      創新思路打造倉山新文化名片

      去年12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副館長陳履生在《人民日報》發表文章《博物館和美術館在鄉村中大有作為》,配發了倉山區建新鎮臺嶼鄉村博物館的圖片。他指出,豐富的鄉土資源,承載著一代代人的鄉愁和記憶,建設博物館、美術館,讓后人了解先輩的生活生產方式,有助于汲取創造精神,以新的創造延續鄉土文脈。

      在活化古厝自主投建的同時,倉山區還鼓勵和引導國有企事業單位、民營企業通過共建、捐贈、藏品展出等形式積極參與村博物館建設,并引入專業化的社會力量承擔日常業務運行,激發村博物館的文化活力,更好發揮村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如茶港歷史文化展廳、春倫茉莉花茶博物館、下渡黨史博物館等村博物館。

      倉山區有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進一步創新思路,加快推進村博物館建設,并對部分已建成的村博物館進行提升,豐富現有博物館體系,更好地發揮博物館的社會教育功能和文化傳播功能,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擴大公共文化的受眾及覆蓋面,打通公共文化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將其打造成倉山區新的文化名片。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老人替父輩臺灣老友掃墓70多年 一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久久亚洲高清观看| 亚洲国语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7777久久亚洲中文字幕蜜桃| 亚洲乱码无码永久不卡在线| 中文字幕亚洲专区| AV在线播放日韩亚洲欧| 婷婷亚洲天堂影院| 男人的天堂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一区应用| 色婷婷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a∨人片在无码2023| 亚洲熟妇无码AV不卡在线播放| 亚洲最大福利视频| 亚洲综合久久精品无码色欲| 在线亚洲高清揄拍自拍一品区| 亚洲中文字幕AV在天堂| 亚洲自偷自偷在线成人网站传媒| 在线观看亚洲AV日韩A∨| 亚洲乱理伦片在线观看中字| 亚洲乱码无人区卡1卡2卡3|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欧洲亚洲综合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亚洲小说| gogo全球高清大胆亚洲|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国产成人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码欧美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网址 | 婷婷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AV| 亚洲国产成人片在线观看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一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亚洲91精品麻豆国产系列在线| 亚洲人成人无码.www石榴| 亚洲?v女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国产91精品一区二区麻豆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