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員在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緊盯水系視頻。記者 葉義斌攝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總排澇水量7991.17萬立方米、暴雨應急搶險52次、引入閩江及烏龍江新鮮水源9000萬立方米……去年,福州依托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這個“水管家”,持續做好管水護水的核心“功課”,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也順利通過初驗。
記者昨日從市城鄉建設局獲悉,按照《堅持“3820”戰略工程思想精髓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行動綱要》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要求,今年,福州將從城區防澇標準提升、污水提質增效、河湖水系智慧化管護等方面發力,開啟全民監督、全民治水新常態。
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
順利通過初驗
“去年底,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順利通過初驗,城區監測體系二期項目全面展開。”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提前布防、聯排聯調,去年城區總排澇水量達7991.17萬立方米,助力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積澇”。
為提高區域排水防澇標準,寧化路、倉山萬達廣場地鐵沿線、蓋山片區等低標準、高風險易澇點都有“一點一策”整治。在易積水點周邊,除進水井改造外,還在站前路(火車站南廣場)、魁浦下穿通道、建新北路等道路增設行泄通道83處。
為確保市民出行安全,福州還對低洼易澇區5000座雨污檢查井增設二層防墜格板。截至目前,城區共有1.3萬座雨污檢查井添置了二層防墜格板。
在污水提質增效方面,福州著力修復打造封閉、獨立、健康、低液位運行的污水管網。截至去年底,四城區污水廠進水總量達93.94萬噸/天,污水集中收集率為70.15%,污水集中收集率同比增長41.98%,初步完成省住建廳下達的2020年度污水提質增效目標。
聚焦水多水動目標,“納潮引水為主,泵站調水為輔”的自然生態補水模式也在城區鋪開。據了解,去年福州利用納潮引水,每日向城區內河引入清水,約為2000萬噸;通過泵站調水,去年引入閩江、烏龍江新鮮水源9000萬立方米,滿足城區內河生態補水需要和流量調控需求。
通過內河水閘科學調控,西湖、左海、晉安河、白馬河、洪灣河等重點河湖的水質實現提升。當前,城區各主要內河水位平均抬高1.2米到1.8米,主要內河流速達0.2米/秒以上,實現最長距離、最高水位、最佳效果的城區內河水景觀。
舊城區排水標準
將提至3年到5年一遇
今年,“水管家”將從防澇標準提升、污水提質增效、水系智慧化管護等方面持續發力。
“內澇治理成效將持續鞏固,提升城區排水防澇的工作標準。”該負責人說,今年福州將在三環浦上大橋下、登云水庫等處,建設6個道班點,用來進行防汛物資儲備及值班。此外,全市將再建設100個路面行泄通道,實施200處進水井的平側結合改造,逐步將舊城區原來不足1年一遇的排水標準提升至3年到5年一遇的標準。
據了解,以提高四城區污水廠進水BOD5濃度及污水收集率為導向,今年福州將爭取實現污水廠進水BOD5濃度達90毫克/升。通過進一步完善排水戶建檔、“小藍管”建設(把原先排入市政管道的優質地下水進行系統收集、運輸,再回補內河)等重點任務,減少雨后溢流污染量、清水插隊、源頭污水未盡收等問題。
為鞏固城區水系綜合治理成效,城區水系智慧公示牌項目也會持續推廣,在白馬河、晉安河、溫泉公園、西湖等8處重點河道及湖泊“安家”。通過河道水質等數據實時公示,讓更多市民管水、愛水、護水。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通報4起享樂主義、奢靡之風典型問題2021-02-08
- 2021年福州市開展燃氣管道泄漏應急演練2021-02-08
- 福州市政府黨組召開2020年度民主生活會2021-02-08
- 福州市婦聯為3000戶家庭免費拍照2021-02-08
- 全市機關效能建設監督員工作會議召開2021-02-08
- 全市宣傳部長會議召開2021-02-08
- 旗山湖200畝公園區撩開面紗 整個項目初具雛形2021-02-08
- 福州東部片區成國家級試驗區 包含福州7個縣市區和平潭實驗區、霞浦縣2021-02-08
- 福州市委政法工作會議召開2021-02-08
- 福州城北文旅板塊將添新樞紐2021-02-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林寶金看望慰問省市引進生并座談交流2021-02-0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