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羅源縣189個建制村,只有61個有集體經營性收入,而到去年底,全縣所有村的集體經營性收入均突破10萬元。羅源縣如何實現村集體經濟節節高?
黨建引領
羅源縣起步鎮是福州市第一批食用菌產業省級農業創業示范基地。2013年,起步鎮食用菌龍頭企業創鮮公司成立黨支部,在黨員能人的帶領下,該村探索出一條“黨建引領、企業主導、能人牽頭、群眾參與”的脫貧致富路子。
“黨員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助力精準扶貧。”創鮮黨支部書記黃潘順發動鎮上食用菌企業,吸納貧困戶和周邊村莊群眾500多人來企業工作,讓他們在家門口就業。
目前,起步鎮已經形成食用菌種植片區,并引進了4家市級龍頭企業、1家省級龍頭企業、1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打造出農產品線上線下交易平臺、體驗中心,實現了新品種引進、種植規模擴大、技改升級、三產融合等多個方面的產業提升。
抱團取暖
鑒江鎮曾是羅源交通最閉塞的鄉鎮,有限的土地資源限制了各村集體經濟發展。
為破解土地資源束縛,鑒江鎮將村集體經濟增收的突破口瞄準海洋,整合海域資源,組織鑒江、海上、陸上、井水和圣塘等5個沿海村,開展海域確權頒證工作,并將確權頒證后的海域進行租賃,獲得穩定的村集體收益。
“這既促進了海域管理規范化,又走出了一條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子。”鑒江鎮黨委書記辛捷說,按照比例分配,去年鑒江村可分得約70萬元,陸上村、圣塘村分得約40萬元,海上村、井水村分得約25萬元。
去年5月,中房鎮林家村、滿盾村、疊石村抱團互助,成立鄉村振興聯村工作組,注冊“家石盾旅游發展有限公司”,共同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預計每年可為每個村增收5萬元。
能人回歸
松山鎮北山村是羅源最大的建制村,也是革命老區基點村。該村依托漁村特色資源優勢和紅樹林生態價值,打造“海漁村”旅游項目,逐步打響漁鄉風情小鎮特色品牌,吸引不少大學生返鄉創業,于國胤就是其中一位。
2019年,于國胤與另外兩名大學畢業生合股創辦北山灣農業專業合作社,業務涵蓋麻鴨養殖、稻魚生態套養種植等。目前,合作社養殖土雞3000羽、海鴨3000羽,每天產蛋近3000枚,預計年銷售額可達50萬元。
于國胤還籌集資金修建老人納涼亭,幫助北山村建檔立卡貧困戶解決海鴨蛋滯銷問題,吸納貧困群眾到農場就業,每人每月增收2000多元。
在北山漁村建設整體布局中,于國胤將新開發的創業項目融入其中,推動研學旅行與鄉村經濟共同發展,創新開展插秧農耕文化活動,把研學課堂搬到鄉村,吸引學生、家長及游客走進北山、走入田間,走出一條村民增收、村集體經濟同步發展的新路子。
“我們通過吸引能人回歸、推行村企共建等發展模式,有效激發鄉村振興內生動力,村集體經濟呈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北山村村支書于子赤說,今年村集體收入預計能達到50萬元。
責任編輯:趙睿
- 全省首創!羅源“智慧河長”投用 外表萌萌噠本領杠杠的2021-11-23
- 福州羅源:把“紅色種子”播撒在孩子心間2021-11-23
- 羅源起步鎮:千年古鎮展新顏2021-11-22
- 羅源:專家下鄉送醫送藥送健康2021-11-22
- 享受研發費用稅收優惠 羅源一企業節省200萬元成本2021-11-22
- 羅源縣一批珍貴畬族古籍檔案獲新生2021-11-17
- 羅源縣鳳山鎮蘇區村唱響嘹亮紅歌 弘揚“蘇區精神”2021-11-16
- 羅源千名志愿者共護河2021-11-15
- 羅源西蘭鄉磹石村掀起弘揚文明新風新熱潮2021-11-15
- 羅源一名環衛工交通事故身亡獲雙份賠償2021-11-1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八閩文旅精華匯聚一館 2021福建旅游交易會在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