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春節假期后的首個工作日,與此同時,我們也迎來了雨水節氣。雨水時節,氣溫回升、降水增多,春天的感覺會日漸濃厚。但雨水節氣卻不代表著一定有雨,未來三天福建大部天氣晴朗,白天常有暖陽相伴,下一輪明顯降雨過程預計將出現在下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這時節,天氣仍然較涼,養生方面仍要注意做好“春捂”,棉衣先別急著脫。
雨水不見雨 唱起小“晴”歌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立春之后,便是第二個節氣雨水。雨水節氣到來后,氣溫回升,降水逐漸增多。對福建而言,雨水節氣的氣候特點可以概括為四個字——“春雨綿綿”,常年平均氣溫在11℃~14.2℃之間,平均降雨量則為51.0mm。
不過,雨水節氣一定會下雨嗎?氣象專家表示,雨水節氣主要指的是降雨的概率逐漸增大,但不一定就會下雨。
以今年為例,昨天開始,受冷空氣南下影響,全省天氣以多云到晴為主,一直到本周結束,天氣都將保持晴好,下周二開始,各地才將陸續迎來降水。氣溫方面,未來全省各地氣溫逐漸升高,福州高溫今天開始重回“2”字頭,白天體感會較為暖和。
氣象部門預計,今明兩天泉州市依舊以晴天為主,沿海的風力將減小至陣風6級。不過,今晨的氣溫還是比較低,西部山區依然會出現霜或霜凍,所以大家還是要注意做好保暖工作。今天白天開始,氣溫將彈奏升溫進行曲。
雨水節氣小心“倒春寒”
福建中醫藥大學藥學院副教授、國醫堂醫生苑述剛說,雨水節氣到來后,氣溫逐漸回升,降水也漸多,寒中有濕,對人體內臟和關節有一定的影響。此時,冷空氣與暖空氣仍頻繁較量,對人體的健康危害很大,大伙要小心“倒春寒”。
他指出,雨水節氣,養生要注意做好“春捂”,忌過早減外衣。雨水時節,可多吃些諸如韭菜、鯽魚、百合、茼蒿、豌豆苗、薺菜、春筍、山藥、藕、芋頭、蘿卜、荸薺、甘蔗、小米等食物。
小貼士
一茶一湯健脾祛濕
雨水節氣,應健脾胃,祛濕氣。苑醫生推薦了一茶一湯,適合雨水節氣,全家老小一起養生。
參豆薏米茶
雨水節氣到來后,雨量逐漸增加,濕氣比較重,有些人濕疹明顯加重、腳氣容易發作,可喝參豆薏米茶。
原料:黨參10克,白扁豆30克,薏米30克。
做法:加熱煎煮半小時就可服用。
芡實蓮子薏米湯
原料:排骨500克,芡實30克,蓮子20克,薏苡仁30克,陳皮5克,姜1塊,鹽適量。
做法:
1.把芡實、蓮子、薏苡仁放在清水里浸泡清洗;2.把排骨剁成小塊,水開后焯一下;
3.把排骨塊、芡實、蓮子、薏苡仁、陳皮和姜全倒進砂鍋里,大火煮開后,改用小火燉兩小時,最后放點兒鹽。
注意:芡實有較強的收澀作用,便秘的人最好不食用。
N海都記者 陳燕燕 陳江燕 田米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八成民企建立工會組織2021-11-24
- “人防課”進地鐵站 提升市民防空意識和能力2021-11-24
- “食話食說榕城行”首站起程 為市民普及食安知識2021-11-24
- 福州市政府召開重大項目月度協調會議2021-11-24
- 八閩文旅精華匯聚一館 2021福建旅游交易會在榕開幕2021-11-24
- 共建“海絲文旅” 共繪美好藍圖 ——海絲國際旅游節啟動儀式暨文旅合作高峰論壇側記2021-11-24
- 聚焦數字化 探索新路徑 文旅合作高峰論壇產業發展分論壇觀察2021-11-24
- 讓文化與旅游“深度約會” 文旅合作高峰論壇文旅融合分論壇觀察2021-11-24
- 推動福州率先實現現代化、全面邁向國際化系列報道之一:產業興盛 鍛強實力2021-11-24
- 第七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游節啟動2021-11-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八閩文旅精華匯聚一館 2021福建旅游交易會在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