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2月20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徐文宇 通訊員 洪見文 汪煒娜 文/攝)19日記者獲悉,今年,福州高新區將通過“創城、學城、產城”三城融合,“校區、園區、社區”三區聯動,全力建設宜學宜業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學城,打造中國東南(福建)科學城。
創新出臺23項政策
110余條措施
今年,高新區將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依托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和12所高校作為創新主要力量,通過黨建引領、政府搭臺等方式,完善校企雙向交流機制。管委會、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開辦各類繼續教育、實習實訓基地等。2021年,計劃建成1個產教融合示范基地、1個園區職業技能提升中心。
在產業發展、人才引進、金融創新、高新技術發展等領域,高新區在市里獎勵政策的基礎上再加碼、再扶持,創新出臺關于高層次人才引進、電子商務產業、標準化建設、生物醫藥產業等方面23項政策、110余條措施,實現企業招得進來、人才留得下來。
將高標準廠房作為促進全產業鏈提升的重要抓手,高新區力爭“建一棟樓,出一個產業基地”,通過自建自持、國企投資、高校院所共建、社會資本投資四大模式,投入資金160億元,計劃建設各類高標準廠房464萬平方米,其中已建154萬平方米、在建137萬平方米、擬建173萬平方米。
打造8個
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今年,高新區將突出以省電子信息集團為龍頭,建設海峽星云、星網銳捷、兆元光電、菲格科工園等項目集群,形成特色IC制造、新型顯示、自主計算機整機制造等“千畝千億”產業基地。
同時,投入20億元,建設第三代半導體數字產業園,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等8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形成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為主導,以光電、生物技術、新材料三大產業為培育產業,以現代服務業為支撐產業的“131”產業格局。重點建設福建光電實驗室、柔性電子實驗室產業研究院等創新龍頭,支持校企、院企聯合共建產業園、研發中心,力爭集聚全市30%以上重大科技專項。
搭建“高新區技術成果轉化公共服務平臺”,完善“眾創空間—孵化器—加速器—產業園區”全鏈條孵化育成體系,力爭在國家、省級初創孵化平臺和成果轉化平臺上有新突破,規上企業設立研發機構超過20%,研發經費投入增速超過20%。
對接中科院海西研究院,加快中科成果轉化基金運作,抓緊海西園“金融大樓”“金融一條街”等謀劃,繼續用好“高新貸”“信易租”等扶持舉措,積極探索利用中票短融、公司債、基礎設施REITS等創新型金融工具。跟蹤扶持15家市重點上市后備企業,爭取9家企業在海峽股權交易中心掛牌。
提升城市品質
建設一流大學城
圍繞打造宜學宜業宜居宜游的一流大學城,抓好“七通一平”建設,今年高新區生成舊改項目3項,拆遷235萬平方米;投資70億元推動建設基礎設施、配套服務、景觀提升項目62項,其中2021年建成25項,2022年建成25項,2023年建成12項。抓緊對接引進北大附中、華中師范大學、廈門倍凡等優質資源,開展合作辦學,快速推進省實驗幼兒園高新區分園等12所學校新(改)擴建,推動福州高新區醫院等2所綜合醫院動建。
推動建立自創區福州片區“一區24園”分類管理機制和績效考評工作,建設“福州技術轉移公共服務平臺”推動“知創福建”高新區分中心(工作站)等落地,促進線上、線下“雙線”融通,形成以成果展示交易大廳、線上服務平臺、技術成果轉移中心“一廳一網一中心”為格局的科技服務集聚區,推進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省級試點,“一個部門、一個窗口、一枚公章”行使46項市級、117項縣級行政許可權。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八成民企建立工會組織2021-11-24
- “人防課”進地鐵站 提升市民防空意識和能力2021-11-24
- “食話食說榕城行”首站起程 為市民普及食安知識2021-11-24
- 福州市政府召開重大項目月度協調會議2021-11-24
- 八閩文旅精華匯聚一館 2021福建旅游交易會在榕開幕2021-11-24
- 共建“海絲文旅” 共繪美好藍圖 ——海絲國際旅游節啟動儀式暨文旅合作高峰論壇側記2021-11-24
- 聚焦數字化 探索新路徑 文旅合作高峰論壇產業發展分論壇觀察2021-11-24
- 讓文化與旅游“深度約會” 文旅合作高峰論壇文旅融合分論壇觀察2021-11-24
- 推動福州率先實現現代化、全面邁向國際化系列報道之一:產業興盛 鍛強實力2021-11-24
- 第七屆“海上絲綢之路”(福州)國際旅游節啟動2021-11-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八閩文旅精華匯聚一館 2021福建旅游交易會在2021-11-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