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2月26日訊(福州晚報記者 陳丹 通訊員 朱玉)120急救人員佩戴AR眼鏡,從下救護車接觸到患者那一刻起,即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患者視頻,與院內專家語音交互患者狀況,專家通過急救中心大屏幕,實時查看患者病情表征,快速判斷病情、制定搶救方案、進行手術前準備……
這看似科幻的一幕,即將在福州市第二醫院變成現實。該院創新院前急救模式,研發“5G+智能院前急救平臺”,打造“上救護車即入院”的應急救援體系,為病人急救爭取更多時間。作為福州市急救中心掛靠單位,市二醫院的這個項目平臺在進一步調試后,計劃今年5月全面投用,并在未來實現福州區域內共享。
搭建智能平臺
解決院前急救問題
“時間就是生命,急救從入院前就開始了。”市二醫院院長林鳳飛介紹,目前院前急救普遍存在以下問題:缺乏信息共享,院前急救認識不足,難以獲取準確信息,處置治療缺乏指導,交接延誤,缺乏標準流程。
如何在發病初期讓患者得到更精準的診斷和更及時有效的救治,是挽救生命,減少再損傷,為院內救治爭取時間和條件,降低傷殘率和死亡率的關鍵。這也是急診科一直在探索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隨著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平臺落地福州、5G網絡的發展,去年4月,市二醫院信息技術部門就開始構思,是否可以利用醫療大數據,利用5G高速率、低時延、大連接的特性,將急救的部分工作前移。
“之后,我們就聯合軟件公司、通信運營商,在2020年9月完成了5G+智能院前急救平臺的搭建。”市二醫院信息科科長黃賢介紹。
科技賦能醫療
患者“上車即入院”
據了解,5G+智能院前急救平臺的內容包含了“生命體征、創傷處置、評分評估、設備數據、車輛信息、會診記錄、健康數據、時間節點、檢查報告、病例資料、轉診轉歸、操作日志”等內容。
“可以說,病人上了救護車,就等同于進了急診室。”黃賢介紹,急救人員佩戴輕便的AR眼鏡,在接觸患者的第一時間便能通過5G網絡實時回傳患者傷情視頻。醫院急救中心的專家可以通過大屏幕,實時查看患者病情表征,并且通過平臺與健康醫療大數據的有效銜接,從大屏幕了解患者的就診歷史記錄,如血型、病史等,以此快速判斷患者傷情、制定搶救方案,實時指導出診醫生如何搶救,并在后方做好急救準備。
黃賢說,通過該平臺,還可實時掌握各醫療機構急救資源的狀態,合理轉送傷員, 為患者贏得救治時間。
預計5月全面投用
有望向多家醫院推廣
據了解,該平臺2020年9月落地市二醫院,當年10月11日,項目參與“2020數字中國創新大賽·智慧醫療賽道暨第四屆智慧醫療創新大賽全國總決賽”,獲得大賽全國總決賽三等獎。
林鳳飛介紹,該平臺計劃今年5月在市二醫院全面投用,后期有望向更多市、縣級醫院推廣。
責任編輯:趙睿
- 醫生為斷指女工“移花接木” 大腳趾變身大拇指2021-02-26
- 國網福州供電全力保障元宵花燈供電安全2021-02-26
- 福州倉山區:智慧科技助推“平安小區”建設2021-02-26
- 福州象園派出所開展流動人口清查2021-02-26
- 福州市人社局多措并舉幫扶甘肅定西 架好“連心橋” 脫貧“加速度”2021-02-26
- 元宵節福州地鐵增加運力 延長運營時間2021-02-26
- 福州市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綜述2021-02-26
-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 福州1名個人2個集體獲表彰2021-02-26
- 福州高新區建成全球智能超聲波大口徑水表供應基地2021-02-26
- 今年福州城市更新品質提升工作亮點多2021-02-26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年福州城市更新品質提升工作亮點多2021-02-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