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滔滔龍江水,悠悠天寶陂。

      發源自瑞云山的龍江,是福建省福清市的母親河。它自西向東穿福清城而過,最后注入福清灣海域。龍江中段,一座始建于唐代的天寶陂在潺潺流水中矗立千年。它是福建歷史上最早建成的集引水灌溉、排洪排澇和蓄淡拒咸于一體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大型蓄淡拒咸水利工程。

      一渠清水,澤被千年。2020年12月8日,國際灌排委員會第七十一屆執行理事會公布了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名錄,位于福建福清的天寶陂成功入選。

      天寶陂何以進入全球視野?千年古陂背后隱藏著什么治水智慧?滋養一方至今的水利工程還留下了哪些歷史文化遺產?記者走進福清,一探究竟。

      共同呵護 代代傳承

      天寶陂三字何解?

      “所謂陂,即集水壩,屬于水利工程的一種,與現代的水庫作用類似;天寶,則因始建于唐代天寶年間而得名。”福清市水利局局長林愛光介紹。

      時至今日,龍江兩岸早已是城市建筑林立,但天寶陂依然保存古有的工程布局。“天寶陂的壩軸線呈東西走向,工程主要包含攔河壩、泄洪閘、進水口三大建筑物。”林愛光介紹,現存陂首壩底呈臺階式結構,壩長289米,高3.5米,其中150米為唐至明代所修舊壩,集雨面積85平方公里。灌溉渠道主要為天然土渠、天然石渠、硬化渠等。陂右岸建一座高2.3米、寬1.5米的引水閘。

      “天寶陂的興建,與當時的歷史背景及福清獨特的地理條件有關。”談及天寶陂的歷史沿革,申遺小組成員何高光娓娓道來。

      福清自古良港密布,公元699年置縣,迄今有1300多年的歷史。通過海洋,早在唐代,福清即開辟了通往今越南的航路,此后,又逐步開通了通往東北亞和美國、加拿大、英國等航線。

      然而,依山傍海的福清淡水資源卻十分匱乏,自古以來就是干旱缺水之地。“福清陸地面積1519平方公里,流域面積大于30平方公里的溪流僅有6條。”林愛光介紹,其中,最大的河流龍江自大渡口谷地進入福清境內,流經35.5公里,流域面積500多平方公里。然而,龍江下游至出???0余公里海拔落差大,河道水流湍急,難以引水灌溉。再加上鄰近海洋,屬感潮河段,漲潮時海水沿江上溯,不能作為灌溉用水。百姓守著“望天田”忍饑挨餓,當地稱作“雨來嘩啦啦,雨過干巴巴”。

      唐代安史之亂后,經濟重心南移,而水利建設對糧食生產至關重要。農田水利興建,荒蕪土地開墾,低洼地成了旱澇保收的高產地。在這種時代背景下,“十年九旱”的福清迎來改變契機。

      據史書記載,高璠是唐朝設郡以來的第四位長樂郡刺史。天寶九年(公元750年),正是高璠帶領老百姓在龍江河畔、五馬山麓,用竹籠攔水,筑木成樁,采山石圍堰,砌高陂截流,歷數載建成堤壩,命名為天寶陂。

      一泓清泉自唐代潺潺流來,歷經千年光陰,天寶陂始終滋養著龍江沿岸的世代子民。翻檢史籍,一段段有關天寶陂的史實無不記載著歷代治水者的勵精圖治。

      北宋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年—1016年),知縣郎簡見天寶陂年久失修,堵塞嚴重,招募百姓進行疏浚,修筑了陂堤。為了紀念他的功績,老百姓在天寶陂旁修建了一座郎簡祠,年年祭祀,直至清乾隆年間該祠還一直存在。

      明代福清籍官員葉向高,在萬歷至天啟(公元1573年—1627年)年間兩度出任內閣輔臣。感念歷朝歷代主政官員為修復天寶陂的殫精竭慮,葉向高撰寫了《重修天寶陂記》,詳細記載天寶陂的修建歷程,這也是福清水利史上最重要的文獻資料之一。

      新中國剛成立,政府就開展勘察測量,并修筑天寶陂防洪墻;1950年,疏浚引水渠1.2萬尺,將大壩外坡改為漿砌條石滾水壩;1951年,成立天寶陂水利管理委員會,配備專人,加強對天寶陂的管理養護;1963年,加高大壩0.5米、砌筑副壩70米,并延長渠道至東閣農場,讓4000畝耕地受益……

      “得益于歷代沿襲的保護修繕,天寶陂不但完整保存著古有的工程布局,還依舊在發揮著灌溉作用。”林愛光表示,《重修天寶陂記》中記錄的萬歷末期一次修復天寶陂的經過讓他印象深刻:時任福清知縣王命卿是廣東番禺人。盡管初到福清,對當地情況還不清楚,但王命卿明白天寶陂事關重大,恰好這一年天雨不止,修陂便被提上了議事日程。王命卿向長期在縣中任事的吏員詢問,誰能擔當修陂大任,吏員推薦了“篤誠勤干,習于水利”的過世壩長之子文遴。王命卿遂命文遴負責此事。文遴提出施工方案后,王命卿發動全縣百姓修筑,終于完成此項事業。

      林愛光說,天寶陂背后的點滴,也激勵著一代代福清人對先賢留下的水利遺產心存感恩、用心守護。

      旱則引灌 澇則疏導

      “天寶陂到出??谟?9.75公里,河短流急,在這類河流上筑壩,如何抵御洪水和海潮沖擊,考驗著建設者的智慧。”國家灌排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丁昆侖表示,細細分析天寶陂的修建細節,別具匠心的精妙之處讓人拍案叫絕。

      精妙之一,在于選址獨特。

      “天寶陂處在感潮斷面上,扼守著龍江的水勢,拒咸蓄淡,位置關鍵,選址精妙,在航運、引水、灌溉、泄洪、排沙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丁昆侖說,天寶陂選址在河流彎道下游河勢較高處,上游有足夠的集雨面積及水頭,在河上筑壩,可攔蓄淡水,抵御咸潮上溯。同時,利用彎道環流原理,水砂分離,引清水自流灌溉,充分體現了順應自然的高超智慧,直至今日仍然具有借鑒意義。

      精妙之二,在于工程設計。

      “與都江堰一樣,天寶陂在壩的上游是一個很大的彎道。”丁昆侖說,天寶陂堰采取斜向布置,200多米長的壩軸線看似浪費了人力物力,但從現代水利學來看,壩軸線越長就越能增加壩體的泄洪能力。天寶陂的精妙設計,保證壩體上游水位更低,從而降低洪水對壩體的沖擊力,更能延長壩體的生命周期。同時,獨特的拱形斜向布置,則讓天寶陂與河道右岸形成漏斗狀,有利于枯水期取水口順暢取水。這種工程布置是近現代鴨嘴堰、異形堰等長軸線堰壩的鼻祖。

      精妙之三,在于先進技藝。

      福建地方志《淳熙三山志》由宋代梁克家撰寫,其中有一段這樣的記載:元符二年(1099年),知縣莊柔在天寶陂旁大樹下審案,敗訴者被罰搬石修陂。其中提到的鐵汁固基,是當時極為罕見的工藝。修建中,古代人民利用鐵汁將壩基澆筑在一起,使鐵汁與砂卵石黏結形成不透水層。同時,利用俗稱“將軍柱”的石柱增強壩體受力,有效解決了壩基和壩體結構牢固問題。

      天寶陂不僅建造過程中處處精妙,如何維護,古人同樣細心考慮。宋代在天寶陂設立專管機構,旱則引灌、澇則疏導。彼時建立的“歲勤修、預防患”制度更被視為現代水利設施管理的雛形。

      文化內涵 韻味悠長

      隆冬時節,位于福清市海口鎮岑兜村的三華農場依舊綠意盎然。

      “充分利用福清優越的氣候條件,農場采取水稻與蔬菜輪種,眼下正是西芹收獲的季節。”農場負責人林仁春介紹,一方面是冬季季節性缺水,一方面是農業較高的用水需求,三華農場卻未遭遇窘境。“天寶陂引來了源源不絕的灌溉用水,為我們的生產提供了最好的保障。”

      一渠清水滋養千年,自唐而興的天寶陂不僅僅只見證了三華農場的發展。

      “沿存至今的天寶陂,下接19.4公里長的引水干渠,引水流量達每秒1.5立方米,灌溉下游1.9萬畝耕地。”“轉瘠卸鹵,田化而上”,在林愛光看來,作為福清農業史與水利史上里程碑式的工程,天寶陂提供的優越自流灌溉與龍江下游的優質土壤相結合,促使福清的農業生產迅速發展,見證了福清從一個斥鹵之地成為全國百強縣的發展歷程。

      “作為世界灌溉工程遺產,天寶陂早已超越了水利工程的范疇。”何高光表示。

      “我們在翻閱古籍中發現,也許是受到了天寶陂的滋養,從福清走出的官員都十分重視水利建設。”何高光說,北宋林希接替蘇東坡任杭州知府后,曾多次發動百姓疏浚西湖,并將長堤命名為“蘇公堤”,“蘇堤”由此得名。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施千祥任四川按察司僉事期間,也曾成功治理了都江堰。

      千年天寶陂見證了福清的滄桑巨變,詮釋了古人“擇水而居”的理念。同時,天寶陂還不斷衍生出豐富多彩、具有福清本土特色的水文化,包括傳說、建筑、民俗等。

      自唐代走來,與福清共生,千年古陂還孕育出福清璀璨的歷史文化。眺望龍江兩岸,一個個歷史文化遺址熠熠生輝——始建于北宋的龍江古橋至今矗立,遠遠望去,猶如長龍臥波,頗為壯觀,這也是福建省內保存最完整的宋代石梁橋。龍江北岸的瑞云塔建于明萬歷年間,耗時10年完成,是福清的鄉關標志……

      穿越古今,天寶陂已成為福清最亮麗的一道城市景觀。走進全球視野,更成為全人類共同呵護的瑰寶。

      如今,天寶陂沿岸被精心設計為濱水觀光帶,成為福清市民茶余飯后休閑娛樂的首選之所。

      “以天寶陂申遺為契機,福清正加速水系綜合治理工作。”林愛光介紹,“為形成常態化監督管理機制,福清特別實施智慧管理工程。屆時,天寶陂將被全面納入數字化智慧管理,千年古陂將被賦予嶄新的時代意義。”林愛光說。

      “中國灌溉工程的建設發展伴隨和支撐著中華文明的發展。延續至今的灌溉工程遺產都是經典范例。”福清市博物館館長毛胤云認為,天寶陂的修繕保護與當前福清市深入系統推進龍江流域綜合治理在核心精神上不謀而合,那就是將母親河打造成為城市景觀軸、生態軸、發展軸,加快城市高質量發展,提升百姓生活獲得感、幸福感。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福州春景上新 繁花似錦!就像莫奈的油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 亚洲一本之道高清乱码| 亚洲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综合色在线|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 亚洲美女视频免费|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AA片在线观看不加载 | 亚洲色偷偷色噜噜狠狠99| 亚洲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在观| 亚洲精品在线网站| 亚洲色图综合网站| 91精品国产亚洲爽啪在线影院| 亚洲AV无码欧洲AV无码网站| 亚洲春色在线视频| 亚洲av无码专区国产乱码在线观看 | 亚洲免费日韩无码系列| 国产精品亚洲а∨无码播放麻豆|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语音| 午夜亚洲国产理论片二级港台二级| 亚洲AV成人无码网站| 麻豆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 精品无码专区亚洲|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 丁香亚洲综合五月天婷婷| 全亚洲最新黄色特级网站 | 亚洲日韩乱码久久久久久| 亚洲成人福利在线观看| 精品亚洲成在人线AV无码| 亚洲天堂2016|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在线播放| 亚洲av无码有乱码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一卡2卡3卡4卡新区| 亚洲国产一区明星换脸|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久久九九| 久久国产亚洲精品麻豆| 亚洲男人都懂得羞羞网站| 亚洲电影唐人社一区二区| 亚洲AV成人噜噜无码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