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共建單位特長,送貼心服務;老黨員發揮余熱,投身和諧小區建設;依托紅色陣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活動……近年來,閩清縣凝聚各方力量,推動近鄰黨建走深走實,持續提升群眾幸福感,讓“近鄰”更親更有溫度。
一批“新鄰居”
讓多樣服務溫暖人心
“水壓低問題一提出來,馬上就有人解決,效率真高!”近日,在閩清恒翔冠城小區,居民們用上正常水壓的自來水后紛紛點贊。原來,是本月擔任該小區共建機關單位“輪值主席”的“智慧閩清”管理服務中心,發揮自身政民溝通“連心橋”的職能優勢,及時協調相關部門定期清理自來水管道,保障居民用水需求。
不僅是恒翔冠城,今年以來,閩清縣不少小區都迎來了“新鄰居”,他們帶著各自的“看家本領”為居民送上貼心服務——
閩清縣總醫院組織黨員志愿者不定期走進結對小區,為居民講解健康科普知識,并現場答疑解惑;實驗中學黨支部開展進社區結對共建志愿服務活動,由黨員教師向家長介紹與孩子溝通的技巧,解答家長在家庭教育中的困惑……
得益于閩清縣探索構建機關單位與小區黨組織結對共建長效機制,今年以來,全縣推動235家機關企事業單位黨組織與社區、小區簽訂黨建共建協議,梳理群眾“需求清單”和共建“項目清單”,持續開展“黨員回家”行動。截至目前,機關在職黨員到社區、小區報到服務1760人次,幫助解決小區治理、便民惠民等問題50個。
一群“老鄰居”
讓和諧氛圍凝聚人心
小區治理千頭萬緒,有的問題雖然小,但若放任也可能變成大矛盾。對于這些小問題,在閩清,不少小區都活躍著一群熱心的“老鄰居”,他們為居民訴求奔走,為解決矛盾出力,讓和諧氛圍凝聚人心。
在老舊小區學林小區,老干部鄧慧珍主動請纓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扮演起“傳聲筒”的角色——一方面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將各級政策傳達給群眾,另一方面常深入居民家中聽取意見,將大家的呼聲傳到社區,協調解決居民難題,獲得大家贊許。
在閩清縣首個限價商品房瑞豐佳園小區,黨支部書記林修鑄是退休教師,他帶領支部聯合業委會、物業制定鄰里公約、議事規則,組織開設義務家教輔導,還帶著居民學習民法典,做好鄰里關系的“牽線人”。
在恒晟晶都小區,黨支部書記游淑金是縣委組織部原副部長,他組織居民票選樓棟長,修訂完善小區居民公約,并發揮專業特長,組建紅色志愿服務小隊,引導居民主動融入幸福和諧小區建設。
在閩清縣委老干部局積極探索下,眼下,越來越多的退休老黨員積極融入基層黨建,在政策宣傳、社區治理、調解矛盾糾紛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拉近鄰里距離。
一個紅色陣地
讓黨史教育浸潤人心
“恒翔冠城小區所在地,原來是天儒中學,曾是中共閩清縣工委和中共閩江特委在閩清活動的主要地點……”日前,在梅城印記歷史文化街區黨員政治生活館內,對著來參觀的梅城印記小區居民,講解員將閩清的革命戰爭史娓娓道來。配合著圖文并茂的展板,曾經的紅色歷史“活”了起來。
“在革命戰爭年代,不少仁人志士將古建筑、古民居作為革命據點、地下交通站、聯絡點等開展革命斗爭活動。”梅城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鎮打造的黨員政治生活館呈現了閩清文廟、天儒中學、可霖厝等古建筑、古民居中曾經發生的革命事跡,作為閩清紅色印記的微型展示館,為黨員、群眾學習黨史提供平臺。
“來參觀的居民都說這樣的黨史‘接地氣’,參觀完都感嘆原來身邊的建筑有這么多紅色故事。”梅城印記小區兼合式黨支部書記陳天武說。
據介紹,梅城鎮將以該館為陣地,邀請專家學者來館教學,面向黨員、社區群眾等開展結合閩清實際的黨史教育。“我們組織了18個小區兼合式黨支部約980余名黨員分批分期參觀,不少小區居民也自發來聽黨史故事。”上述負責人說,今年以來,該館已接待參觀者20余批次。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實習生 朱家曄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洋中街道近鄰黨建聯盟共建簽約2021-03-12
- 閩清用好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2021-03-11
- @閩清縣廣大企業家們,您有一封信請查收!2021-03-10
- 福州?市委離退休干部工委開展“一十百千”活動助力近鄰黨建2021-03-09
- 閩清縣上蓮鄉:“家”字工作法脫貧更得法2021-03-05
- 永泰南門社區:近鄰黨建一家親 基層治理一條心2021-03-04
- 閩清集中開工8個項目 總投資近20億元2021-03-03
- 閩侯“近鄰黨建”解基層治理難題2021-03-02
- 福州倉山區:鄰里和諧一家親 幸福指數節節升2021-02-25
- 福州高新區深入推進近鄰黨建工作2021-02-2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2021年中考報名及考試時間確定2021-03-1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