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接建黨100周年,打造黨史教育、黨性教育、家風教育等陣地,繼推出7條紅色學習路線后,連江又推出1條紅色家風傳習線路。如何用好這些紅色資源,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呢?記者近日進行了走訪。
家風傳習線路:
黨史學習聚人氣
連江紅色家風傳習線路為:新時代家風傳習中心(市區)—連江縣家風家訓主題公園—連江縣畬族家風家訓館—爐峰山紅色豐碑紀念園—透堡鎮“二三”革命紀念園。
其中,爐峰山紅色豐碑紀念園和透堡鎮“二三”革命紀念園是連江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和紅色教育的重要陣地。
爐峰山紅色豐碑紀念園位于“云上茶山”——爐峰山,占地面積約500平方米。據連江縣委黨校常務副校長鄭光壽介紹,園內標志性的豐碑雕塑高7.1米,加下方基座高8.1米,底座直徑10.1米,寓意建黨、建軍、建國。雕塑外圍有20組紅色線雕,展現了爐峰禪寺首立農會、鄧子恢巡視秋收減租、透堡暴動震撼八閩、陶鑄授旗旗升合山等20個閩東土地革命場景。
爐峰山紅色豐碑紀念園講述的是連羅山面區游擊根據地的歷史。該根據地由閩中工農游擊第一支隊于1932年9月創建,以長龍為中心,涵蓋畬漢聚居的透堡、官坂、丹陽等地,鄧子恢、陶鑄、葉飛、曾志等都曾親臨指導革命活動。目前,爐峰山紅色豐碑紀念園是連江縣紅色學習路線的重要現場教學點,也是連江縣黨史黨性教育基地。
透堡鎮“二三”革命紀念園占地面積1230平方米,位于透堡鎮西門村,由烈士碑和烈士墓組成,收葬中央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18位江西籍無名烈士。
據透堡鎮黨委副書記顏亮介紹,1934年8月,尋淮洲、樂少華、粟裕率領先遣隊一路從中央蘇區打到福州,進抵連江的梧桐山附近,與國民黨八十七師展開激烈戰斗。敵機狂轟濫炸,紅軍傷亡慘重,負傷戰士五六百人。中共連羅縣委和閩東十三獨立團動員組織蘇區上下用三天三夜將這批傷員轉移到連江下宮等地,讓他們得到了精心照顧和治療。后來,在國民黨全面“圍剿”下,有18名紅軍重傷員來不及轉移犧牲在這里。據介紹,透堡鎮“二三”革命紀念園已被列為福州市黨史教育基地、青少年革命教育基地、廉政教育基地,也是連江縣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基地。
魁龍坊街區和含光生態公園是連江縣家風家訓主題公園的組成部分。魁龍坊街區融合了地方崇文文化、名宦文化、紅色文化、民居文化等,街區內的溫麻記憶館、游璉故居、賢心園、祥鶴樓、萬園公館等古厝已對外開放。其中,溫麻記憶館展現了連江1700多年的歷史文化,再現了古人的良好家風家訓實景。
連江縣畬族家風家訓館位于天竹村,記錄了“孝父母、務農業、崇節儉”等畬族家訓及優良家風。
紅色學習路線:
黨史學習接地氣
連江是我省重點革命老區,是閩東土地革命策源地和活動中心,紅色資源尤為豐富。連江結合全縣紅色文化特點和地理區位,精心設計了7條接地氣、入人心的紅色學習路線。
據連江縣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7條紅色學習路線以“銘記歷史,緬懷先烈”“愛我中華,愛我文化”“不忘初心,砥礪奮進”“海防記憶,親親兩岸”“艱苦創業,開拓奮斗”“綠水青山,民族團結”“軍民融合,志愿精神”為主題,將60多處革命遺址打造成鄉村黨校現場教學點或紅色教育基地。
其中,“銘記歷史,緬懷先烈”路線包括連江縣革命烈士陵園、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途經貴安遺址;“不忘初心,砥礪奮進”路線包括辛亥革命連江光復會遺址棋盤堂、透堡鎮“二三”革命紀念園等。
鄭光壽說,紅色學習路線豐富了現場教學方式,讓黨員干部重溫入黨誓詞、聆聽紅色故事、體驗紅色記憶,在“尋先輩足跡、學黨史知識、看連江發展”中,學好黨史“必修課”。
據悉,連江將繼續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群眾、深入基層、深入人心。
福州晚報記者 鄭瑞洋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總工會開展黨史學習教育2021-03-16
- 連江飛紅村村支書陳維官: 聚人氣增財氣 讓村莊振興有底氣2021-03-16
- 臺江南仙茶攤開講黨史2021-03-15
- 連江:家風家教家訓,從領證開始2021-03-15
- 【代表委員歸來后】章聯生:講好黨史故事 賡續紅色血脈2021-03-15
- 省委宣講團赴各地開展黨史專題宣講2021-03-14
- 福州各級各部門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2021-03-13
- 連江“云簽約”12個重點項目 助推現代物流城建設2021-03-13
- 構建高質量發展新格局 連江實施十大專項行動2021-03-11
- 砥礪奮進辦實事開新局 福州市各界掀起黨史學習教育熱潮2021-03-1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搶先看!首屆中國跨境電商交易會亮點多多2021-03-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