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3月17日訊(記者 邱陵 見習記者 藍瑜萍 實習生 林潤嘉 文/攝)在白馬北路與楊橋路交匯處,由石板鋪就的步道上,佇立著一座“朗潤亭”。這座仿古閩韻木構亭,位于西湖公園和白馬河公園之間200多米的沿河街頭公園里,在烏桕、古榕的蔭蔽和小葉榕、果石榴的簇擁之中,三五市民在此閑坐暢聊。沿亭邊階梯而下,可見到一處下沉式碼頭廣場,這是白馬河游船停泊處和起點。如今,此處成為附近居民茶余飯后的“打卡”點。
據了解,原先此處以琴行、電動車銷售店、外語培訓機構等建筑為主。從西湖公園到白馬河公園,沿線景觀在此中斷。2019年11月起,在鼓樓區對該地塊完成征遷工作的基礎上,由市園林中心牽頭,開展街頭公園建設攻堅。僅一個多月的時間,街頭公園煥然一新。
據承建方福州市園林建設開發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勇介紹,該街頭公園建設分為兩期,一期工程占地2900平方米,早已竣工,于2020年元旦前向市民開放。公園建設主體為古亭、下沉碼頭廣場和沿河步道三部分,植有喬木20余株,品種繁多。
“公園從規劃、建設到保護,我們始終遵循‘顯山露水、見綠透綠、疏密有致’這十二字準則,”王勇說,“我們希望市民游客途經此處能有休閑小憩之地。
記者從福州市園林中心了解到,像這樣的街頭小公園,僅2020年這一年,福州投入建設的就有432處。據了解,2020年,按照市委、市政府“綠進萬家 綠滿榕城”的部署要求,扎實推進城市園林綠化工作,種大樹,造綠蔭,惠百姓,建設市民家門口的公園,打造市民休閑空間,全市共種植喬木16萬株,拆墻透綠426處,新增林蔭道51條,提升綠道156.56公里。而“十三五”期間,福州累計種植喬木85萬株,建設山邊、路邊、水邊小公園1202個,拆墻透綠1020處,提升林蔭道342條,總計提升綠道1294.48公里。
“哪里可以種樹,種什么樣的樹,市民需要什么樣的綠化、怎樣的設施,能得到什么樣的便利,我們都是要到現場細細揣摩的。”市園林中心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做好城區園林綠化精準補綠、精細提升,福州市園林中心將圖審會放在項目現場,開展體驗式設計。在這個過程中,通過換位思考,征求群眾意見等方式,力爭做到因地制宜,使方案設計既符合現場需要,又滿足市民需求。
從適宜環境和市民滿意度兩個基本點出發,工作人員在公園一線建設中摸索出了“周四晚上的現場會”“腳步丈量法”“一線跟包”等工作方法,總結出加密、加厚、填空白、加品種、添層次等15種綠化模式,為福州各縣市區和其它城市的綠化工程提供了經驗參考。
以“朗潤亭”所在的街頭公園為例,公園建設過程面臨對內河造成二次污染和影響鄰近路況兩大難題,如何處理?
王勇告訴記者,他們對白馬河邊進行了攔污圍堰,防止工程廢料排入白馬河,同時積極推動空間治理,對綠地內亂停車、違章建筑、纜化下地、清理電桿鐵塔等一一進行專項整治,打造整潔、有序、舒適、優美的公共休閑空間。
此外,園林綠化建設也強調“園林+”綜合服務功能,同步建設足球場、籃球場、休閑健身設施、24小時圖書館、廣場亭廊、環衛公廁、平安福州監控探頭等。
為了匯聚行業發展合力,推動園林綠化大發展、大提升,市園林中心還協同多方力量,開展保姆式服務。上述負責人介紹,一方面,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市園林中心專業技術隊伍、質量監督人員,與業主單位、設計人員“粘”在一起,下沉到項目一線,協同作戰,保障園林綠化項目品質和景觀效果。項目建設完成后,除組織專業監督評價外,還邀請人民代表、政協委員、外地市同行、市民群眾等開展社會評價。另一方面,結合“服務基層年”活動,主動征集各區(縣、市)需要幫助解決的問題,由中心領導帶隊,定期到各區(縣、市)幫助指導。
如今,推窗見綠、出門進園、行路見蔭的幸福生活,正隨著城區百余條蜿蜒流轉的內河,“淌”進千家萬戶,引來市民、游客的真心點贊。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六“城”拔地起 向現代化國際城市邁進2021-03-18
- “網紅粥鋪”被曝衛生堪憂 福州全市排查涉事餐飲企業2021-03-18
- 福州重點疏堵工程隧道主線右洞貫通2021-03-17
- 市領導調研林浦歷史文化名村提升工作2021-03-17
- 福州高新區最大幼兒園開園 迎來首批500余名學生2021-03-17
- 福州市第五批“黨員誠信示范店”暨第二批“黨員誠信企業”授牌2021-03-17
- 福州多個供排水及污水處理項目持續推進2021-03-17
- 3月20日至28日 福州上下杭將化身氣象科普主題街區2021-03-17
- 福州:上月快遞外賣騎手交通違法大幅下降2021-03-17
- 福州啟動社會工作主題宣傳周活動2021-03-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東百城觀光夜市日均客流量超四萬2021-03-1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