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鼓樓區,東街街道加快構建“1+3+N”近鄰黨建新格局,開啟了社區治理新模式;在臺江,“五事工作法”讓群眾說事、議事、理事、曬事、評事,激發主人翁意識;在晉安,全國首個兩岸社區交流中心引進臺灣專家智庫,讓社區上演“變形計”;在倉山,“智慧安防小區”兜起居民穩穩的幸福……
聚力共建共治共享,結合平安福州、智慧社區和城鄉社區治理工作,福州持續推進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治理體系,走出社會治理的“福州路徑”。
基層黨建聯動治理
“老李,我家的插座壞了。”“我這就過來!”21日上午,接到居民楊依伯打來的電話,鼓樓區東街街道軍門社區黨員李星帶著修理工具出發了。
李星不但把插座修好,還把燈管等關聯器件都檢修一遍。練就一手維修好技術的他其實先天手指、腳趾缺損,但鄰居只要需要,他就隨叫隨到。他常說:“在家庭最困難的時候,街道、社區給了我很多幫助。作為黨員我應該發揮特長為社區服務。”
李星這樣積極參與近鄰黨建,為社區治理貢獻力量的黨員,在軍門社區匯成了一道道紅色風景線:社區黨員志愿者巡邏在大街小巷,為小區筑起安全防線;各黨建聯盟單位的力量參與清潔月活動,為小區營造潔凈環境……
在軍門社區“13335”工作法基礎上,東街街道正加快構建“1+3+N”近鄰黨建新格局。東街街道黨工委相關負責人說:“我們把加強基層黨的建設作為貫穿始終的一條紅線,串聯居委會、業主委員會和物業公司三方,發動轄區單位、社會組織、居民群眾等各方力量,開啟社區治理新模式。”
在福州,社會治理將街道黨組織打造成為聯結各領域黨組織的“軸心”,帶動各類黨組織形成緊密型、立體化、開放式的黨建“共同體”。各類基層黨建與基層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徑和載體正多點開花,以“部門聯動、黨群聯手、共建聯席、數字聯合”的“四聯”工作法,打造出一個又一個“黨建+X”基層社區治理堡壘。
民主協商攜手治理
“長者食堂提供哪些菜,如何收費?”“除了用餐時間,其他時段開放嗎?”……不久前,一場關于臺江區蒼霞新城嘉和苑5號樓架空層長者食堂建設方案的議事會在社區內舉行。現場,居民代表、意向餐飲企業、社區黨委及相關部門等齊聚一堂。
蒼霞新城嘉和苑60歲以上的老年人有近500名,一直期盼著小區內建設一個長者食堂。當天,聽完3家意向餐飲企業關于長者食堂的設計方案后,嘉和苑61個梯位中選出的“梯長”,作為居民代表對細節逐一確認。
經過解答疑惑、投票表決,設計方案正式出爐!居民潘英芳奶奶很激動說:“我和老伴兩個人年紀大了經常為做飯發愁,小區有了食堂就方便多了,期待能夠早日開張!”
“這場議事會的成功舉辦,‘五事工作法’發揮了重要作用。”蒼霞新城社區黨委書記王露露介紹,嘉和苑的“梯長”大部分是老黨員和熱心居民,通過組建民主協商平臺“鄰里議事會”,并運用聽群眾說“事”、讓群眾議“事”、幫群眾理“事”、向群眾曬“事”、邀群眾評“事”的“五事工作法”,進一步激發了居民主人翁意識。
這是福州發動群眾共建“民主家園”的一個生動實踐。如今,社區群眾自主參與小區事務的氛圍越來越濃烈。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搭建協商“微平臺”、推廣“參與式微實事”項目協商機制、設立協商議事日……福州各地不斷拓寬著居民參與社會治理的新途徑,實現政民良性互動,構建守望互助、平安共建的良好生態。
多元施策共謀治理
社區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格局,關鍵還在于發動多元的社會力量。
位于晉安區的全國首個兩岸社區交流中心,通過引進臺灣專家智庫和先進社區營造經驗,吸引臺灣社工參與運營,將臺灣先進理念和本土融合,積極服務社區治理。
在中心的牽線搭橋下,臺灣專家吳正隆教授積極參與改造電建一公司的小公園空間整修,和美善社工組織聯手,以打造鄰里空間為抓手,將綠化荒蕪的小公園打造為有傳統情懷的鄰里空間,還建立起相對成熟的社區議事規則,相繼解決了垃圾屋設置、綠化帶整修、路面修復等老問題,上演了一出小區“變形計”。
在中心孵化下,社會治理“百花齊放”,涌現出壽山石牌村“鄉村大舞臺”、茶園街道東南花園小區“梯位長”、象園連輝社區“輝同繁響”項目等鮮活的治理經驗。
本月,象園連輝社區又有新嘗試。由福悅社工引進的福建省首家“樂齡學習中心”在社區揭牌,今后將定期舉辦環保酵素班、養生太極八段錦班等老年課程,逐步建立“近鄰”特色的居家養老服務體系。
“社區非常需要社工、社會組織的介入,他們的工作更專業,能彌補社區人手不足的短板,在活動的延續性、覆蓋深度上都有獨到的優勢。”象園街道連輝社區居委會主任王芬說。
眼下,多方力量持續在福州為民解憂、為民謀利,數百家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推動社區、社會組織、社工機構、社會志愿者為主體的“四社聯動”新模式在全市鋪開。
科技智控數字治理
吸收全省最大“智慧安防小區”建設經驗,雙湖社區的經驗正在倉山區范圍內全面推廣。
“智慧”在哪?針對中高檔商品房打造智慧終端平臺,以“公共視頻、車輛進出管理、智能門禁系統”三大工程打造安全防線;針對安置房小區推廣智慧安全小區管理系統,以智慧安防助推“零發案”;在老舊小區提升改造項目中,實現小區門禁微信開門等。
數字紅利不限于小區,正全方位賦能全社會,“讓城市更聰明一些、更智慧一些”。
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推動實現全市一體化網上政務服務,近100項政務服務在“e福州”app上一鍵辦理,26個高頻辦理事項由人工審批變為機器“秒批”;
群眾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福州市12345便民(惠企)服務平臺作為城市“總客服”,創新“12345+”服務模式,24小時為群眾“代言”、解憂。
群眾感覺更平安、更幸福,福州推進數據巡防網全覆蓋,通過大數據分析研判,點對點開展安全防范工作,整合群防群治力量,建立“線上響應、線下聯防”的工作機制……
插上“智慧”翅膀,一系列數字應用各顯神通,推動福州治理能力現代化正走向更寬闊的未來。
福州日報記者 莫思予 阮冠達 朱榕 顏瀾萍/文 林雙偉/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三大產業帶名列全國榜首 “隱形冠軍”閃耀“跨交會”2021-03-20
- 福州今天春分像夏至 明天降溫像冬至2021-03-20
- 福州今年啟動23個城市棚改項目 總投資近百億元2021-03-20
- 定了!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4月25日在福州開幕2021-03-20
- 今天,讓世界聽見福州聲音!2021-03-19
-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將于4月25日-26日在福州召開2021-03-19
- 福州:春光爛漫,何不赴花朝之約2021-03-19
- 2021“絲路電商”國際合作論壇在福州舉行2021-03-19
- 福州倉山區召開政銀企對接會2021-03-19
- 福州多個境外漁業基地迎來“開門紅”2021-03-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今天,讓世界聽見福州聲音!2021-03-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