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晉安區新店鎮“精準助農”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項目,入圍全國學雷鋒志愿服務“四個100”先進典型候選名單。項目為北峰山區農產品進入福州城區市場“鋪路搭橋”,幫助農戶們創收。項目負責人、新店社區黨總支書記吳林徽是一名來自北峰的姑娘。
常思山中味
當起牽頭人
429平方公里的北峰山區被譽為“福州后花園”。這里海拔高、無污染,盛產高品質農產品。
因為讀書、工作的原因,吳林徽很早就離開了家鄉壽山鄉前洋村,但她一直忘不了山里的美味。每次回鄉,看到農民賣不出農產品,吳林徽覺得很可惜。
2018年,新店鎮黨委書記盧鷹找到了吳林徽,他提出新店鎮是北峰山區農產品進入城區的第一站,能否成為助農的前線?
經過反復討論,“精準助農”項目有了雛形。
遍尋山中物
精準來助農
項目籌備了一年多,吳林徽帶領社區干部們幾乎走遍了北峰山區,了解村民訴求,核實農戶有什么產品。
2019年9月,“晉農優品”線上平臺和“助農在新店”線下門店正式啟動。門店位于福飛路1號,正是北峰山區農戶進城的主要路口,方便農戶們送貨到店。店里的每樣商品,都標上價格、農戶信息、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并貼上每個農戶的收款二維碼。吳林徽說:“作為志愿服務項目,我們不經手貨款,只負責核實、推介、展示、對接等環節,貨款全部直接進入農戶賬戶。”
林道松是壽山鄉大坂村的獨居老人,靠種菜、養雞、養蜂生活,但苦無銷路,經濟拮據。志愿者不僅幫他銷售,還籌款送他智能手機,教他設收款二維碼,幫助他創收。
壽山鄉優山村的侯友金擅長釀造青紅酒。可是酒香也怕巷子深,銷路成了大問題。志愿者將他的青紅酒擺上平臺,很快銷售一空。從此,他有了穩定的收入。
模式有創新
助鄉村振興
目前,“精準助農”項目已經與北峰山區70余家農戶(農企)建立合作,發動19個黨組織認種北峰山區閑置耕地,與省人大機關黨委、區婦幼保健院等聯盟單位共同開展“公益助農”志愿活動千余人次,為農企農戶創收百余萬元。“助農在新店”門店已成為福州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示范點。
項目在傳統助農模式上突破創新,成立“助農直播團”。去年底,平臺還組織了一場助農直播,志愿者前往壽山鄉紅寮村王克淦家中錄制,他展示了烹制土雞土鴨的過程,當天就賣出100多只土鴨和30多只土雞。
吳林徽的計劃不止于此。她說:“下一步,我希望把市民帶到北峰來旅游,讓他們去看美麗的風景、去品嘗農家樂的美味,再把北峰農產品帶回家,助力北峰山區的鄉村振興。”
福州晚報記者 何佳媛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責任編輯:趙睿
- 新店社區在福州率先設立物業公司 老舊小區變模樣2019-02-02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GDP突破萬億大關 福州五年跨越五個千億臺階2021-03-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