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日記者獲悉 ,2021年第四屆福州(福清)枇杷文化節將于4月10日在福清市一都鎮狀元街開幕。本屆活動預計持續一個月,圍繞枇杷品牌、產業融合、服務保障等方面,在開展系列線下活動的同時,還將借助數字化技術手段,開啟農業產業數字化轉型下的“一都枇杷鄉村可閱讀”計劃,助力一都鎮新一輪的鄉村振興。
多個枇杷新品種首次上市
福清市是福州最大的枇杷主產區,現有枇杷種植面積近8萬畝,其中福清一都的枇杷種植面積達5萬多畝。產自一都的枇杷以“果大、色艷、肉厚、汁多、味美”享譽國內外,并且“一都枇杷”入選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名單。
為優化枇杷產業結構,推動品牌農業建設,2018年一都鎮在福州市農業農村局的助力下,與福建省農科院龍眼枇杷育種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對接,邀請專家團隊對一都枇杷品種進行改良,引進了“三月白”“早白香”“白雪早”“香妃”“陽光70”“櫻桃枇杷”等十余個新品種。
“這些新品種多為白肉枇杷,肉質細嫩、清甜、風味濃郁獨特,具有早熟、果大、可食率高、采摘時間一致等優點。”一都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說,部分品種每季采收期長達半年,它們成果時避開了寒冷天氣,保證了產量,更有利于果農增收。
據了解,經過兩年的生長,這些枇杷新品種在今年迎來了首次結果。主辦方將于3月27日上午在一都舉辦枇杷新品種品鑒會,邀請專家、大眾評審參與現場測評。同時,還將首次通過AI動漫直播方式,向市民介紹一都枇杷。
眼下,一都鎮迎來了枇杷果香的季節,福州晚報助農平臺——“這里是故鄉”同步開啟了枇杷節專區,陸續為市民帶來“早鐘6號”“解放鐘”“大紅袍”等品種枇杷,邀請大家共品“開春第一甜”。
開啟一都枇杷數字化時代
從2018年開始,一都鎮已經連續舉辦了3屆枇杷節。每年一屆的枇杷節,不僅挖掘了一都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還提高了千年古鎮的知名度,也有力地助推了當地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一都鎮入選全國農業產業強鎮建設名單。
近年來,在枇杷節助力下,一都鎮在全國范圍內打響了一都枇杷品牌。一都枇杷的品種不斷得到改良,“三月白”“早白香”等優質品種不斷推陳出新。枇杷低溫氣象指數保險有效降低了果農因災致貧、因災返貧的風險,有力保護了一都枇杷產業的發展。
主辦方介紹,改變以往單純線下節慶的活動方式,今年的枇杷節將借助數字化技術手段,開啟一都枇杷的數字化時代,將一都枇杷品牌打造成“數字化可閱讀”的農產品范本。具體做法是:圍繞“枇杷可閱讀”“產業可閱讀”“服務可閱讀”主題,開展“數讀枇杷”測評、“掃碼聽古厝”、“VR枇杷行”、“FM聲臨一都”等活動,推出“一都枇杷 都有意思”慢游閱讀手禮,并結合組織游客穿行枇杷林感知千年枇杷故事等線下活動,實現一都枇杷的可讀、可聽、可看、可游、可吃。
將推系列活動 展示“五彩逸都”
據了解,在推動鄉村振興向縱深發展的過程中,一都鎮著力打造全域生態旅游小鎮,枇杷節便是其中的重頭戲之一。今年枇杷節的主題是“四季慢城·五彩一都”,重點推出以一都枇杷為主的“鄉村可閱讀”計劃。與枇杷節的主題相對應,今年,一都鎮還將舉辦以“四季慢城·五彩逸都”為主題的系列活動,展示一都的古厝、農業、生態、紅色、運動等五大特色板塊,彰顯慢城一都的宜居宜業。
系列活動的具體內容為:一都鎮將聯合旅游平臺,圍繞著古厝保護、生態農業、鄉村旅游等,推出“2021‘鄉村可閱讀’打卡推薦榜單”,包括紅色記憶榜(紅色)、傳奇古厝榜(青色)、經典打卡榜(綠色)、新晉網紅榜(橙色)、農業采摘榜(金色)。
作為閩中革命老區,一都鎮旅游資源豐富,如福州市黨性黨史教育基地羅漢里革命根據地、宋代狀元黃定的狀元府遺址、城堡式山寨東關寨、“東方第一漂”后溪漂流、千年歷史的狀元街、古驛道等。
福州晚報記者 王光慧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第四屆福州(福清)枇杷文化節4月10日開幕2021-03-26
- 福清打造多個黨史教育基地2021-03-25
- 落實新時代“雙滿意”工程 打造縣級供電企業“縣域標桿”2021-03-24
- “監督檢驗快速放行”模式在福清落地2021-03-23
- 福清開展“萬屏聯動”、百人千場宣講等活動2021-03-23
- ?福清退休老人葉立旗: 6年創作百余幅古錢幣書畫2021-03-22
- 美醉了!福清城區最美賞花地圖走一波~2021-03-19
- 福清市職工三創中心項目啟動2021-03-19
- 福清市檢察院“兩國雙園”元洪園區檢察工作室揭牌2021-03-19
- 福清龍江中下游綜合治理工程動工 總投資約38億元2021-03-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閩臺青年(福州)古厝文化傳承研習營開營2021-03-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