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3月26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王玉萍 通訊員 倉萱)“以前村里的‘三資’都是曬在村委會的公示欄上,現在打開手機可隨時隨地查看村里的‘明白賬’,方便又透明。”25日,倉山區倉山鎮先鋒村村民陳大爺一邊演示,一邊開心地告訴記者。
倉山區是我市村集體“三資”提級監督試點區。近年來,該區紀委監委牽頭區農業農村局以建好用好惠民資金網為契機,率先探索農村集體“三資”網上公開工作,將113個村(經合社)的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的數據上線公開、按月更新、人人監督,有效解決村集體“三資”監督監管問題。
“從資產登記到臺賬管理,從項目招標到中標結果,從合同登記到合同履行,村集體經濟所有資金、資產、資源的增減變化,資產圖片、合同租金等,全部上傳到‘三資’網上公開平臺公示,村民通過手機掃描二維碼,就能隨時看到村里的‘明白賬’,了解惠民政策明細、‘三資’管理情況等,實現了對小微權力運行的全程監督。”倉山區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說,該平臺保障了群眾的知情權、監督權,使群眾更明白、干部得清白,“群眾每查詢一次,對農村‘三資’的使用情況就多了解一分,對黨員干部的監督就多增長一分,對政策落實的疑慮就多消除一分”。
為何探索農村集體“三資”網上公開工作?上述負責人介紹,近年來,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倉山區許多農村涉遷,村集體征地拆遷補償資金量大,僅“三資”中的資金、資產即達90.16億元。在推行村集體“三資”網上公開前,部分村由于被征地拆遷,村委會搬遷、村民分散居住等主客觀原因,導致村集體“三資”公開不及時、不規范、村民了解公開信息不方便等問題時有發生,個別村干部甚至借機違法亂紀。
據了解,考慮到農村群眾對復雜、生硬財務數據不易理解,該網上公開平臺針對村集體“三資”數據特點,采用了更加直觀易懂的摘要、圖表等方式。同時,提供集體資產的位置、圖片、合同等相關信息,并對群眾特別關心關注的資產招租工作置頂顯示。
責任編輯:趙睿
- 50萬人在線觀看 “煙臺春曉”音樂會2021-03-16
- 福州倉山12個教育建設項目集中開工 建成后可提供2.02萬個學位2021-03-15
- 警隊“半邊天” 過“紅色”婦女節2021-03-09
- 登上開往春天的列車!倉山公園賞春攻略請查收2021-03-04
- 福州倉山:數字化共治餐飲安全再進一步2021-03-01
- 實施“1+2+4”產業發展戰略 倉山邀企業家共商發展大計2021-02-24
- 50多位企業大咖齊聚 共商倉山發展大計2021-02-24
- 福州倉山鄉村博物館 守護古厝留鄉愁2021-02-08
- 倉山區4幅地塊控規優化 將建中小學、幼兒園、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等2021-02-04
- 倉山檢察院履行監督職責 守護“幸福滿倉”2021-02-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首屆閩臺青年(福州)古厝文化傳承研習營開營2021-03-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