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家住高新區南嶼鎮江口村的個體戶宋女士一家迎來了一件大喜事。用宋女士自己的話說,是“盼了又盼,想了又想”。而這件大喜事,江口村每一戶村民都能享受到,這就是南嶼鎮應急供水工程正式建成通水。
一條2.8公里長的供水管道,把大樟溪的潺潺溪水化為安全放心的自來水,匯入南嶼鎮千家萬戶,有效緩解該鎮的用水難題。記者27日從市水務公司獲悉,6月,覆蓋南嶼鎮下轄23個行政村的農村供水改造工程有望啟動,給沿線村居用水持久護航。
快速集結 沖刺“南嶼速度”
去年下半年以來,受全市降雨偏少的影響,供水緊張成了南嶼鎮百姓心中的“結”。這個關乎民生的“結”如何化解,是高新區管委會、南嶼鎮政府和市水務公司的共同關注。
今年1月,一場緊急會議召開,會上,定下了鋪設供水管道,建立應急凈水廠,自大樟溪“引水入鎮”的供水方案。在高新區管委會、南嶼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水務公司所屬高新區水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新區水務公司”)、市水務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水務工程公司”)的精兵強將迅速集結,一場保供水的緊急行動吹響號角。
“工期實在是緊!”市水務公司相關負責人坦言,水廠土建施工、供水管道敷設、供水設備安裝……每一項施工內容,都得嚴格按工序實施。要把原計劃4個月的工期壓縮到1個月內,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一邊是緊巴巴的工期,一邊是市民百姓的期盼。“必須確保按時完工通水!”定下目標,沖刺即刻展開。
為保證現場流水施工不斷線,項目組把施工工藝、流程再次優化,工期每日倒排,讓現場“時時有人,時時在動”。面對氣溫驟降、陰雨連綿的不利條件,固定式遮雨帳篷隨即“入駐”。“小雨不停工,大雨搭棚干,無雨全力干,夜間挑燈干”已是施工日常。在水箱焊接環節,施工人員用定制方磚替代了混凝土作為水箱基底,縮短了養護工期,將整個焊接時間從14天縮減至10天。
與時間賽跑時,水務工程公司黨員突擊隊的紅色力量,更是現場凝聚人心的關鍵——從落實責任分工,到現場圖紙會審及技術安全交底,再到施工人員、機械設備等保障,讓施工勢如破竹。
“較勁斗法” 呵護民生關切
為解好用水難題,該工程必須做到水質與水量的“雙保障”,施工期間,與水質“較勁”、和管線“斗法”、與多方協調的場景隨處可見。
“應急水廠得從大樟溪取水,但河床下不確定的因素太多,漲落潮水文變化大,在低水位時,臨近堤岸取水點的取水量無法滿足供水需求。”市水務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為確保水廠供水水質、水量達標,現場人員經多次“試驗”,最終用上浮桶與浮船,將取水口向大樟溪中心水域延伸76米,在取水泵外圍,還裝上了直徑3米的鋼護筒,在護好取水水質、水量的同時,最大程度避免了潮汐對取水的影響。
拿下了關鍵的“取水題”,還有管線的難題要破解。據了解,供水管線往柳浪村方向敷設時,必須得“橫穿”355國道。國道下,電力、通信管線縱橫,開挖作業必須慎之又慎。為此,項目組成員提前進行了管線技術交底,采取人工探挖,讓開挖與管線保護并行不悖。為把對國道交通的影響降到最低,分段施工、現場引導更是每日常態。
“沒有各部門的齊心協力,工程的推進就不可能這么順利!”該負責人感慨。管網過堤壩時,有水利部門的“呵護”;現場用電問題,有電力部門的護航;運輸車輛的通行,有交警部門的協助;各類設備的安裝,有供應商的快馬加鞭……
25日上午9點半,通水按鍵按下,南嶼鎮應急供水工程全面完工,計劃供水規模為每日1萬噸。看著桶里透亮的自來水,江口村的村民笑了:“水壓大了,水也干凈了!”“終于可以放心用水了!”“打掃衛生、做飯,都痛快多了!”
以應急供水工程為起點,一場“一管到底”的護水行動也開始謀劃。據了解,南嶼鎮農村的供水管道鋪設年限較早,管道普遍口徑偏小、管網壓力不平衡,同時還有老化、腐蝕等現象。為給村民用水擰緊“安全閥”,農村供水改造工程計劃今年6月啟動,將對南嶼鎮下轄的桐南村、玉田村等23個行政村進行供水改造,讓23387戶村民用水無憂。
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 通訊員 黃燈娜 張煒亮 范燕萍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南嶼鎮“一宅雙院士”古厝主體修復完成2021-02-25
- 福州高新區南嶼鎮“父女雙院士”老宅主體結構完成修繕2021-02-22
- 南嶼鎮117縣道10月部分路段完工通車 將建成雙向6車道2020-05-15
- 旱情持續!南嶼鎮用水緊張!福州高新區多措并舉保供水2019-11-20
- 拆違!福州高新區南嶼鎮兩處違建廠房被拆除2017-01-02
- 福州南嶼鎮村子十年冒出200座違建 村支書:起訴土地承包者2016-11-29
- 福州高新區南嶼鎮治“兩違” 5月起拆除12萬多平方米2016-08-1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召開全市領導干部大會2021-03-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