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3月30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通訊員 賴柏林)革命紀念館、革命遺址是傳承紅色基因的重要依托,是豐富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載體。為充分發揮老區革命遺址、紀念館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今年以來,閩清縣對多個紅色鄉鎮的革命遺址、革命紀念館進行修繕提升。
在池園鎮鎮區,“十一都事變”舊址近期完成修繕,土木結構二層樓房煥發新生。
1949年9月,國民黨潛伏大批反動武裝和特務在池園鎮制造了震驚福建的“十一都慘案”,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4位隊員以及當地部分干部英勇犧牲。
“要讓人們牢記這段悲壯歷史,牢記先輩為革命作出的巨大犧牲,舊址必須修復保護,并加以開發利用。”為此,池園鎮邀請福州市中國人民解放軍長江支隊歷史研究會專家學者、閩清縣史志辦及池園鎮老干部等各方人士,共同商討具體修繕布展方案。經過一個多月的緊張施工,房屋主體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修復,現已完工。目前,當地正在進行文獻資料搜集、紀念館內部裝修工作,計劃5月底完成全部工程,7月對外開放。
在金沙鎮上演村,革命歷史陳列館同樣迎來升級修繕。場館將增加《紅色上演》《閩清縣紅色遺跡》《新時代 新上演》等主題呈現內容。當地還將對轄區內的興增厝、明珂洋樓、開蓮洋樓等革命遺址群進行開發利用,其中對興增厝按照修舊如舊原則,修繕房屋門窗,并重現當年解放軍先遣部隊和閩清人民游擊隊在厝內生活、辦公的場景。
在桔林鄉新光村,當地正在籌備對一處老建筑內的中國工農紅軍北上抗日先遣隊的宣傳標語等紅色資源進行修繕提升。另外,當地還將桔林伴嶺小學舊址改造為“閩東特委紀念館”。
“修繕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館,不僅僅是單純地保護老建筑,還要讓舊址、紀念館更好更充分地發揮宣傳教育功能。”閩清縣相關負責人介紹,接下來將加強革命遺址與城市、鄉村功能的有機整合,連點成線,延伸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覆蓋面,讓文物真正“活”起來,讓黨史學習教育“實”起來。
責任編輯:趙睿
- 閩清扎實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1-03-26
- 閩清多舉措挖掘利用紅色資源推動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2021-03-24
- 閩清凝聚多方力量讓近鄰黨建更有溫度2021-03-12
- 閩清用好紅色資源讓黨史學習教育深入人心2021-03-11
- @閩清縣廣大企業家們,您有一封信請查收!2021-03-10
- 閩清縣上蓮鄉:“家”字工作法脫貧更得法2021-03-05
- 閩清集中開工8個項目 總投資近20億元2021-03-03
- 三明:全方位保護好革命遺址 紅色遺址“活”起來2021-02-27
- 閩清鼓勵返鄉下鄉創業創新2021-02-19
- 閩清桔林50名優秀師生獲頒獎教助學金2021-02-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網福州供電公司拆除銹蝕防鳥箱消除安全隱患2021-03-30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