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文明新城市,移風易俗首要事。推陳出新實在好,提倡文明新方式。”這是陳氏三姐妹(陳夏玉、陳秀珍和陳秀蘭)在最近一個新人婚禮上講唱的一段串詞。
她們正努力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擦亮喜娘金字招牌,傳遞健康向上的正能量,讓喜娘“活”出時代感。
將喜娘文化帶出福建
陳氏三姐妹出生于閩侯上街鎮的一個“喜娘世家”。她們的母親、外婆、曾外婆都是職業喜娘,傳到她們三姐妹這里已是第四代,長達150多年。
1994年,29歲的陳夏玉在母親的帶領下,步入喜娘文化的大門。在陳夏玉的影響下,妹妹陳秀珍和陳秀蘭也成了喜娘習俗的傳承人。
陳氏三姐妹的成名,要從2010年福州市舉辦喜娘大賽說起。三妹陳秀蘭告訴記者,那次比賽共吸引400多人參賽,她們三姐妹作為一個整體也受邀參加,并在比賽中脫穎而出,獲得“金牌喜娘”第一名。
成名之后的陳氏三姐妹,將喜娘文化帶出了福州。她們前往北京、上海、西安、香港等地主持婚禮,甚至走出國門把喜娘文化帶到馬來西亞等地。她們還登上“中國夢想秀”“夢想合唱團”等電視綜藝節目,與董卿、郭德綱等知名藝人過招,展示喜娘文化的獨特魅力。
2017年,大姐陳夏玉被評為第四批福建省級非遺“喜娘習俗”的代表性傳承人。
陳氏三姐妹還成立了閩都喜娘文化傳習所。她們將家族百年來積累的當地婚禮習俗和喝彩詞匯編成冊,并制作了婚禮視頻,供學員學習。她們還邀請專職喜娘、民俗專家、高校藝術類和歷史類教授等,對新入行的學員進行系統培訓、授課。學員要經過一系列學習和考核,方可獲得喜娘結業證書。
2018年,閩都喜娘文化傳習所成為“福州市非遺傳承示范基地”“福建江夏學院實踐教學基地”。
從2011年至今,陳氏三姐妹的培訓班已培養近千名合格喜娘,包括來自美國、馬來西亞等地的喜娘文化愛好者。
讓喜娘習俗融入新風尚
“部分喜娘刻意營造熱鬧的氛圍,在主持婚禮中的‘表現力過度’,丑化了喜娘形象,并且在婚禮上刻意攀比禮金的數額,偏離了‘禮’這一傳統文化精髓。”陳秀蘭坦言,作為傳統習俗的傳承者,更應該與時俱進,倡導移風易俗等新思想、新觀念。
陳秀蘭告訴記者,早在多年前,她們就嘗試在婚禮中實踐這一想法。比如,針對親友見面禮中的數額,會用委婉含蓄的祝福語來表達,如一生一世、好事成雙、八方來財、十全十美等。
陳氏三姐妹經常根據社會熱點,創造出與時俱進的新歌謠、新段子。比如“疫情防控還未了,外出堅持戴口罩。做好通風多洗手,醫生交代要遵守。疫情時候別去擠,留在閩侯過春節。”
福州晚報記者 陳木易/文 石美祥/攝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公交集團新開、優化線網 加大公交惠民力度2021-04-06
- 福州臺江力促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2021-04-06
- 福州市人大常委會今年重點督辦17件代表建議2021-04-06
- 福州市發改委今年策劃生成省市重點項目1477項,總投資約2.37萬億元2021-04-06
- “5+4”全域推進 福州鄉村建設行動開啟新篇2021-04-06
- 今年福州各大陵園空氣清新了!原因是……2021-04-05
- 福州積極構建“集成化醫改”模式 讓群眾更有健康獲得感2021-04-05
- 福州:追憶紅色歷史 傳承紅色基因2021-04-04
- 福州市林則徐紀念館推出網絡追思主題活動2021-04-04
- 福州:讓百姓“菜籃子”裝得滿拎得穩2021-04-0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5+4”全域推進 福州鄉村建設行動開啟新篇2021-04-0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