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路燈照亮了回家的路;坑坑洼洼的路面填平后變身停車場;一樓的破舊倉庫經過“魔改”,成了黨建微家和近鄰屋,什么時候經過,都有居民在里面拉家常、健身。這是晉安區茶園街道省經貿委小區的新氣象。
“小區之前物業費都收不齊,能有這么大的改變,真不容易。”坐在近鄰屋前的休閑椅凳上,居民劉依姆感慨地說。
省經貿委小區是建于20多年前的老舊小區,沒經費、無業委會、物業。每個月由保安室向居民象征性收取0.4元/平方米的物業費,共計4000多元,僅夠聘請保安及衛生員。2020年12月,小區成立了黨支部,支部書記鄒行德號召居民有錢出錢、有力出力,自己動手改造小區。
鄒行德今年64歲,2020年底,他結束了外地的顧問工作,有了閑暇。看到小區的狀況,平素熱心腸的鄒行德急了,有了改變小區的想法。
在茶園街道、環北社區的支持下,小區安裝了公共視頻,鄒行德還主動站出來,擔任小區黨支部書記,他想帶領居民辦些實事。
小區路燈年久失修,居民只能摸黑走夜路,鄒行德向熱心居民募集電線等裝修余料,并邀請有資質的居民動手,五六個人用一天半時間就安裝了新路燈。今年2月1日,小區里的路燈重新亮了。
小區路面塌陷、破損嚴重,鄒行德向家門口的工地要來一些水泥和砂石,和熱心居民花了幾天逐一修補,并改造成停車場。他和支部委員還發動居民齊動手,整修了花圃,給高壓電箱安裝防護網。
為了給居民提供活動場所,小區黨支部經過協調,爭取到小區一樓半間倉庫的使用權,并充分利用業主微信群作為溝通“橋梁”,廣泛征求居民訴求,并在群內發布公告,向居民征集閑置物品,將其改造成黨建微家和近鄰屋。
大家用舊木板做了隔墻,粉刷了墻壁。鄒行德一閑下來就往倉庫跑,前后粉刷了三天,將墻壁刷得又白又亮。“好容易閑下來,天天不著家。”面對家人的抱怨,鄒行德只是笑一笑,沒有多做解釋。
在鄒行德的帶動下,大家熱情高漲,有的居民捐贈了木門和木板,有的居民負責將木門改造成大辦公桌,還有居民捐出了家中的桌椅、電腦、茶具、打印機……隨著物品的增多,黨建微家越來越溫馨。
小區居民林依伯還慷慨地將騎行機、拳擊袋等健身器材捐出,在黨建微家門前營造了一個健身空間。
如今,近鄰屋成了社區居民茶余飯后最愛去的地方,這里還提供免費打印等便民服務。今年第一季度的物業費,居民繳費率達到100%。
“老鄒幫居民辦了不少實事,沒收一分報酬,小區就需要這樣的熱心人。”面對居民的點贊,老鄒謙虛地說:“這都是小區居民共同努力的成果。”
福州日報記者 朱榕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臺江河口小區來了紅色光影服務隊2021-04-07
- 福州新增逾百畝醫院用地 位于福峽路和環島路交叉口2021-04-07
- 福州晉安區司法局近3年成功調解3279件糾紛2021-04-07
- 福州首例盜采海砂刑事附帶民事公益訴訟案件宣判2021-04-07
- 福州高新區:日新月異的發展熱土2021-04-07
- 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為日本輸入2021-04-07
- 福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全力推進醫改走深走實2021-04-07
- 福州:沉浸式體驗讓黨史教育活起來2021-04-07
- 福州市ICT應用型人才生態聯盟成立2021-04-07
- 福州“一件事打包辦”服務再“擴容”、提速2021-04-07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新增境外輸入確診病例1例,為日本輸入2021-04-07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