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虧了高新區為我們對接的特派員,瓶頸破解了,現在日產量超過3萬盒!”12日,在位于福州高新區的福建幕村鮮味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林君標激動地說。
去年以來,福州高新區借鑒科技特派員制度,出臺產學研合作扶持政策,打通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渠道。截至目前,高新區已有96名高校科研人員和1個科研團隊,為78家企業解決技術難題。
福州高新區區域內企業大多是高新技術企業,且高新區毗鄰福州大學城,周邊有12所高校和一批科研院所,科研力量強大。如何將其“撮合”起來?
“科技特派員機制旨在服務三農,我們根據自身實際,靈活借鑒其機制,把服務領域拓展到工業、高新技術企業。”福州高新區黨工委書記黃建雄說。
去年4月,福州高新區出臺管理辦法并建立聯席會議制度,與大學城各高校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鼓勵高校教師服務企業。
“我們發出選任通知,傳達企業需求,高校、科研院所、企事業人員都可以報名,另外還依托第三方機構牽線搭橋。”福州高新區科技局相關負責人說。
幕村公司成為第一批受益者。該公司原本從事肉禽產品生產,去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決定轉戰線上,但冷鏈配送技術遇到瓶頸,他們向高新區產學研辦求助。
很快,福建農林大學食品專業的黃瑩博士團隊伸出援手。他們從標準化生產、迭代升級、保鮮技術革新等方面,全程跟蹤指導。幕村公司突破了發展瓶頸,不僅順利轉型升級,還摸索出冷鏈配送行業的多項標準。
“我們研究的領域正是食品,能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問題,也是學以致用、學有所用。”黃瑩說。
福州高新區產學研辦主任姜昌國介紹,周邊高校教師和科研人員報名的積極性很高。在去年認定的96名特派員和1個團隊中,有78名來自高校,他們活躍在各個企業,攻克一個個技術難題。
為暢通科研成果展示、咨詢、交易等渠道,高新區還引進國家知識產權專利審查協作分中心、福州技術市場、萬方數據等公共服務平臺,讓科研人員的科研成果在這里迅速轉化成生產力。(記者 吳旭濤 段金柱 通訊員 洪見文 汪煒娜)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疾控提醒:春游正當時,當心蜱蟲叮咬2021-04-13
- 福州臺江碼頭完成新一輪改造提升 面貌煥然一新2021-04-13
- 福州高新區開啟全齡化社區養老模式2021-04-13
- 福州市烏山小學和銀川市閩寧鎮中心小學學生互贈禮物2021-04-13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 推動檔案事業高質量發展2021-04-13
- 97歲老黨員陳世明:“我的初心使命就是為了真理,為了人民”2021-04-13
- 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到市直機關宣講2021-04-13
- 市委巡察組向被巡察單位反饋第十輪、碧水保衛戰專項巡察、聯動專項巡察暨巡察“回頭看”情況2021-04-13
- 福州濱海新城“黃金海岸線”景觀升級2021-04-13
- 福州市教育學院二附小孩子學農藝2021-04-1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臺江碼頭完成新一輪改造提升 面貌煥然一2021-04-1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