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批重點項目在濱海新城拔地而起。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馮雪珠
“十四五”開局,推開新年的大門,福州奮力“犇”跑。把干勁鼓足,把發條擰緊,一個個重點項目接踵開工,一個個建設場面熱火朝天。成效如何?日前,今年第一季度項目建設成績單出爐:“五個一批”項目新增619項,總投資3630億元,在1月~2月全省正向激勵綜合考評中再獲第一;省重點項目完成投資312.6億元,超序時進度8.2個百分點;省“重中之重”項目完成投資148.8億元,超序時進度6.1個百分點;1477項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354.8億元,超序時進度5.1個百分點……福州重點項目建設實現“開門紅”!
剖析鮮活數據,是謀大局、開新局的思考。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年初以來,全市發改系統重點圍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建設六個城、打響五大國際品牌、實施九大專項行動,深入開展“抓項目促提升”行動,持續強化項目策劃生成,推動“五個一批”項目滾動接續,“我們將繼續以項目為支撐,進一步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努力把習近平總書記擘畫的美好藍圖變為現實”。
濱海快線建設現場。記者 林雙偉 攝
產業項目“犇”起來
高質量發展成色更足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如何最大限度激發社會的創新活力?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給出答案:抓創新不問“出身”。
創新,不問“出身”,但求千帆競發,不問名氣大小,惟愿百舸爭流。走進濱海新城,這樣的感受更加清晰。
福建貝瑞和康數字生命產業園一期南研發大樓的科技服務部實驗室內,身著白色工作服的研究員正聚精會神,完成一系列樣本提取的操作。“不少從我們實驗室出來的數據,已經在《自然》雜志等國際頂級期刊上發表。”實驗室相關負責人祖冠寧介紹,去年10月投產以來,實驗室已經接到全國各地多個高校、醫院等機構送來的動植物標本,生成的基因圖譜數據已形成研究成果并發表。
一期南研發大樓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一期北區生產基地、樣本濕庫、基因醫院、生活配套等項目工程也陸續開工建設。據悉,產業園項目總用地面積13.3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31萬平方米,擬建包括數據中心、生產基地、研發大樓、樣本濕庫、基因醫院等功能的綜合性產業園,未來將搭建覆蓋產、學、研、資四大板塊的生態系統,打造全球首個精準醫療大數據集群,整個園區計劃3年內全面建成并投入使用。
不遠處,中國電信福建東南信息園內,一個個整齊排列的黑色機柜“蓄勢待發”。“目前機柜已經啟用,具備對外出租能力。”信息園一期工程項目經理林煌介紹,該項目是中國電信的東南部云數據中心,是中國電信云資源布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福建電信全省互聯網數據中心和云計算中心“3+9+X”布局中3個核心專業園區之一。作為福州“新基建”項目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這里可提供1.2萬個業務機柜,產生超過10000PB的數據存儲和服務能力。“目前,一期工程2棟數據中心及1棟動力機房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期工程也已經啟動前期準備工作。”林煌說。
另一邊,福州臨空經濟區內,全球單體規模最大的偏光片生產基地——福米智能制造產業園恒美光電偏光片項目建設拉開序幕。項目總投資約42億元,總建筑面積約12.4萬平方米,將建設兩條偏光片生產線。
包括恒美光電偏光片項目在內,福米智能智造產業園將建設金銳顯商業顯示主板項目、智能電視基地等3個產業鏈項目,總投資預計高達120億元,國內最大、產業鏈條最全的光電顯示產業基地正在加速鍛造。
重點項目接連落地、緊張施工,邁開創新的腳步,一座新城正以日新月異的面貌挺立在閩江河口,奮楫逐浪。
基礎設施“犇”起來
高質量發展增速更快
大動脈迅速打通,微循環加速成網,此刻的福州,正以新的速度,越跑越快。
濱海新城內,316國道長樂漳港至營前段公路工程A1標段的施工現場,挖掘機和卡車正在作業,立在國道沿線的樁機與圍擋一起勾勒出316國道的走向。
作為進一步完善普通國省干線路網布局、加強福州中心城區與福州新區濱海新城快速聯系的工程,該項目起于文武砂鎮東岱村,至洞頭村與在建道慶洲大橋長樂側終點順接,全線設置董奉山特長隧道一座、立交4座,其中洋布互通為樞紐互通立交。
“工程動建后,市發改委做細基礎工作、強化跟蹤服務,協調項目完成進度目標,解決項目資金、土地、拆遷等難題,確保項目提速增效。”該項目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工程路基軟基處理基本完成,橋梁工程樁基完成64%左右,環湖路、鐵路下穿段主體工程已完成,洋布段電力管溝已先行投入使用。
與此同時,水利基礎設施也有重大進展。“福清人喝大樟溪水,快了!”前幾日,好消息傳來,“一閘三線”工程(平潭及閩江口水資源配置工程)福清段共完成輸水線路55.8公里,占總長度的76%。今年國慶節,福清與永泰交界處至東張水庫段將開閘放水,屆時大樟溪水將通過輸水管線流到東張水庫。
“一閘三線”工程是我省單體投資最大、長度最長的水利基礎設施項目。“一閘”即在大樟溪永泰莒口建設水閘,將溪水通過山體隧洞供給長樂、福清、平潭等地區。“三線”即閩江竹岐段作為補充水源,引水至大樟溪莒口庫區,實現枯水期補水;莒口庫區引水至閩侯三溪口水庫,從而分流至長樂、倉山城門等地;莒口庫區引水至福清東張水庫,后經龍高半島,穿越海峽引水至平潭島三十六腳湖,該項目建成后將有約580萬人受益。
作為關乎福州沿海地區生產生活用水的民生工程,今年是實現通水長樂、閩侯、福清的關鍵年。記者了解到,目前工程進入全面攻堅沖刺階段,除了福清段,永泰縣土建六標莒口水閘泵站,閩侯縣土建二標大坪園支洞、大頂山涉鐵段等施工點也在加緊建設。
“完善基礎設施不僅有利于促進經濟增長,也有利于提升公共服務水平,關乎現代化進程,我們將全力推進項目建設,為加快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筑牢基石。”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民生項目“犇”起來
高質量發展底色更亮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回眸來路,為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始終閃耀在有福之州砥礪奮進的征程上。“十四五”開局,初心不改,榕城大地上,民生答卷還在續寫。
福州將擁有首個“985”高校!在濱海新城,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自開工以來就備受矚目。教學樓、實驗樓完成地下室主體結構施工;宿舍樓AB座已結構封頂,正進行裝飾裝修工程;體育組團已完成樁基施工,正進行地基處理;學術交流中心正全面開展樁基施工;圖書館和行政樓已完成土地報批,正進行方案比選,計劃2022年動建……
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總規劃面積約2010畝,校區總建筑面積約65萬平方米,可容納15000名學生,將建設教學樓、實驗樓、圖書館、學生宿舍等設施。其中,校區一期為天津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福州聯合學院,2019年8月底動建,用地面積約182畝,總建筑面積約14萬平方米,辦學規模為2000名學生,總投資約18億元。
天津大學福州國際校區作為省市重點項目,市發改委(市重點辦)高度重視,多次到施工現場實際了解施工難題、資金供應等情況,全面保障項目建設。“我們也在加快進度,爭取早日完工。”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活化歷史,閩都故事有新說。春光中,記者跟隨街區工作人員的腳步走進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微風拂面,送來陣陣花香,游人如織,漫步在三捷河的沿岸,老人三三兩兩坐在咖啡館外攀講,不遠處,畫家被人群環繞,正用細膩的筆觸記錄著古厝的新生。
作為福州歷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下杭見證了早期福州與世界的貿易往來,也見證了八閩早期貿易的繁榮。近年來,得益于上下杭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復工程的推進,我們得以撥開歷史的迷霧、窺探當年盛世圖景。
在街區工作人員的引領下,記者走進位于上杭街中段的高氏文昌閣。這座古厝始建于清朝嘉慶年間,現存為民國時期的木構建筑,已基本完成保護修復。在第一進廳,矗立著一扇插屏門,上面陰刻著鎏金的《朱夫子家訓》,光彩奪目。“它以‘修身’‘齊家’為宗旨,集儒家做人處世方法之大成,也表明了雙杭商界人士崇尚文教,注重培養子弟讀書、仕進的風氣,曾經走出中國天文學氣象學的奠基人高魯。”街區工作人員說。
街區占地面積約31.73公頃,目前已開放部分院落。“還有100多處古厝正在保護修復,工程部正在加快速度,力爭早日完工,對公眾開放。”街區相關負責人說。
開局關系全局,起步奠定后勢。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努力創造更好的項目建設氛圍,帶動更多大項目好項目早開工、多開工,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打下堅實基礎,為全方位推進高質量發展超越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趙睿
- 福州市城投集團打通項目基層黨建“最后一公里” 當好城市建設排頭兵2021-04-19
- 福州市國資委出臺“平安機關”創建實施方案2021-04-19
- 福州:“兩江四岸”品質提升 濱江公共空間將打造48景2021-04-19
- 霸王條款涉嫌侵權 福州消委會支持消費者起訴成功維權2021-04-19
- 福州高新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21-04-19
- 4月18日福州無新增確診病例、疑似病例和無癥狀感染者2021-04-19
- 首屆數博會亮點搶先看!他們都會來 2021-04-19
- 福州今年開發“數智云商平臺”程序2021-04-19
- 福州全方位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2021-04-19
- 福州市政府批復!清華附中福州學校正式定名2021-04-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高新區: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2021-04-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