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加快推進“制造+服務”深度融合
長樂:數字化驅動,千億產業“快跑”
東南網4月22日訊(福建日報記者 段金柱 卞軍凱)3月31日,由福州長樂區政府、海爾海創匯共同打造的海創匯福州東湖三創中心,在濱海新城掛牌成立,同時成立規模10億元的海創匯“三創”產業發展基金。依托長樂區的數字經濟發展沃土、海爾集團的產業資源、發展基金的金融支持,該中心將著力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成長,計劃引入80家以上優質企業。
搭平臺引資源,為發展聚合力,海創匯福州東湖三創中心的落地,是長樂區以平臺經濟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的縮影。截至目前,長樂區已形成1個超兩千億產業集群(紡織化纖)、1個超百億產業集群(食品飲料)以及醫療產業和消費類電子產業等重點產業集群。在此帶動下,長樂區經濟發展蹄疾步穩:2020年GDP突破千億元大關,達1003.41億元,增長6.8%,增長率位居福州第一、全省前列。
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時強調,要“優化提升產業結構,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要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優化創新生態環境,激發創新創造活力”。
“我們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結合開展‘再學習、再調研、再落實’活動,把創新擺在突出位置,緊抓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機遇,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進一步扶引大龍頭,培育大集群,發展大產業,為加快新福建及福州現代化國際城市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福州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長樂區委書記何杰民說。
今年1月,長樂區入選工信部公布的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示范城市名單(全國共有8個城市入選),成為我省第三個入選城市。
更高起點再出發,長樂區將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用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的基礎上,以平臺經濟為支撐,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與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以平臺經濟驅動產業集群發展壯大。
數字賦能,從“制造”邁向“智造”
在長樂區,紡織產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從總量上看,2020年,規上紡織企業實現產值2143.61億元,占全區工業產值70%以上;從行業地位上看,長樂是全國最大錦綸民用絲生產基地、全國最大經編花邊面料生產基地、全國最大化纖混紡紗生產基地;從企業規模上看,恒申集團、永榮控股上榜中國企業500強,金綸高纖等4家企業上榜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然而,放眼全國紡織市場,產能過剩、競爭加劇的趨勢不可避免。就長樂區紡織產業自身而言,也存在結構不盡合理、附加值亟待提高等短板。已經站上高位的長樂紡織產業,如何在激烈競爭中突出重圍?(下轉第二版) (上接第一版)
抓住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推動產業數字化。
2019年,長樂區啟動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行動,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并設立首期10億元智能制造專項基金,支持數字化、智能化技術改造。
走進景豐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內,只見空無人影的環境、來回舞動的機械手、嗅覺靈敏的傳感器……完全沒有了傳統制造企業的舊模樣。“從設計之初,就引入智能制造理念,在智能化系統和設備方面約投入1.6億元,實現了全流程智能自動化管理。”景豐科技生產負責人介紹,通過數字化賦能,企業年直接經濟效益增加1億多元,很快收回了投入成本,后續正不斷創造新效益。
瞄準紡織化纖、鋼鐵冶金等傳統產業,長樂區通過實施“百項千億”技改專項行動,推進65項、總投資232億元的智能化改造項目,已建成恒申合纖等8個數字化示范車間及景豐科技等5個智能化工廠,現有企業規模化應用機器人達9000多臺(套),為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打造出“長樂標桿”。
長樂區工信局負責人介紹說,目前,長樂區數字經濟在GDP中的占比接近50%,優勢明顯,帶動力強。
工業互聯,產業鏈邁向中高端
恒申是長樂紡織化纖行業的龍頭企業。在這里,數字化應用不再局限于制造環節,而是打通了產、供、銷的全流程。“這得益于我們加快推進的‘物聯網+軟件集成+人工智能’系統深化應用,整個系統相當于恒申的‘數字大腦’。”恒申董事長陳建龍介紹。
在生產車間里,記者看到,有了“數字大腦”,從投料、紡絲,到檢測、包裝,全部實現自動化智能化。“生產效率高了、能耗降了、產品質量和研發水平提升了,整個生產經營過程變得更高效。”恒申合纖總經理梅震說。
從傳統制造企業到數字化應用典范,恒申集團的轉變,源自對工業互聯網的積極運用——這也是長樂區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制造業之后,對產業發展的再謀劃、再布局。
2020年以來,長樂探索用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引進中海創、聯通、省電子信息集團等有技術和人才優勢的專業運營公司,打造紡織工業互聯平臺等4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近200家。
長樂區工信局負責人介紹,借助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技術,制造業企業可實現全供應鏈與產品銷售的管理與優化,平均減少60%以上的一線操作人員,節約能耗20%,構建更貼近市場、更快速精準的產品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
長樂區領導表示,下一步,將積極爭創省級工業互聯網示范區,加快構建工業互聯網頭部企業區域總部,加快培育工業互聯網標桿企業,推動制造業向價值鏈中高端延伸。
平臺驅動,“制造+服務”深度融合
上月初,長樂區舉行2021年第一季度項目集中開工儀式,12個項目總投資52.6億元。其中,貝瑞和康項目十分亮眼。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6.78億元,將搭建覆蓋產、學、研、資四大板塊的生態系統,打造多功能、全生命周期健康醫療產業園,構建大數據應用、數字經濟發展新平臺。
孵化產業平臺,驅動集群發展,正在為長樂區集聚發展新優勢。去年以來,長樂區緊扣紡織、冶金、建材三大產業優勢,大力支持“樂紡云”、“長一云”、金控供應鏈等平臺發展,打造本地特色行業類平臺企業。據統計,全區23家平臺企業(項目)納統銷售額突破300億元。
每天,金綸高纖股份有限公司銷售人員柯素敏都會登錄“樂紡云”,根據各地客戶的采購需求,隨時安排發貨。“由‘樂紡云’牽線,來了很多新客戶,隨時在線上詢價、采購。”柯素敏表示,借助“樂紡云”,公司在保持原有線下業務的同時,拓寬了線上交易,銷售量節節攀升。
今年,長樂區將以平臺經濟為支撐,推動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深度融合,全力培育3~5家千億級龍頭企業,推動長樂優勢產業化零為整、積小為大,持續打造一批產值規模超千億的產業集群。
“我們將持之以恒以創新驅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以發展功能性新材料為抓手,融入新發展格局,做大做強紡織等主導產業,在長樂打造更多的百億、千億企業和產業集群。”長樂區領導表示。
責任編輯:趙睿
- 榕樹為媒 書畫院落戶長樂羅聯鄉頂頭村2021-04-21
- 福建(長樂猴嶼)華僑房屋保護和開發中心揭牌2021-04-21
- 長樂區醫院:優質醫療服務永遠在路上2021-04-21
- 創新賦能,引領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迎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綜述之一2021-04-21
- 長樂龍門村善用村財 推動鄉村振興2021-04-19
- 長樂克鳳村曾經設過地下交通站 革命前輩在此領受“絕密使命”2021-04-19
- 智慧養老平臺覆蓋長樂30個社區2021-04-18
- 長樂嚴查建筑垃圾運輸車2021-04-16
- 數字經濟快速增長 成福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1-04-14
- 長樂4條公交線路即日起改道 從洞江湖公園沿線通行2021-04-1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南方電網 數字化建設促進“三商”轉型2021-04-22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