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高瞻遠矚地作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決策,拉開了福建大規模推進信息化建設的大幕,在國內率先開啟了探索省域信息化的征程。多年來,福州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數字福建戰略,持之以恒、一以貫之地推進數字福州建設。目前,福州數字經濟規模已達4600億元,數字經濟呈現出快速發展、集聚發展的良好態勢,正逐步成為福州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
發力新基建 夯實數字經濟發展之基
新型基礎設施是數字經濟發展的基礎,也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和新動能。近年來,福州市以創建“寬帶中國”示范城市、打造新型智慧城市為依托,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新基建之“基”,5G正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截至目前,我市已建成5G基站約6500個,占全省已建總數三分之一,在全省率先實現主城區5G網絡連續覆蓋。
與此同時,5G應用“百花齊放”,賦能各個領域:鼓樓區創建“全省5G應用示范區”,推動軍門社區“智慧升級”,轄區內的人員、樓宇、環境等所有信息,都可以通過一張圖了解;臺江啟動我省首個落地的5G+MEC智慧商業項目,將實現5GVR虛擬導購、5G8K超高清直播等功能,打造無感支付、智慧停車等場景;江陰港區上線省內首個5G“智慧港口”平臺,為碼頭、船公司、船舶代理、客戶、堆場、物流公司等港口物流參與方提供更便捷、更及時的服務……
在5G助推下,工業互聯網步伐加快。在濱海新城臨空經濟區,從事新能源動力電池結構件生產的福建駿鵬智能制造有限公司,已建成5條全智能化生產線,車間設有人工智能主導的數控設備大型激光和工業機器人設備。車間內,遍布著高靈敏度傳感器,如同一雙雙“眼睛”,5G通信網絡則相當于“傳輸神經”,設備在“智慧大腦”操控下有序運轉,與工人合作無間。
“‘工業互聯網+智能制造’為企業發展插上翅膀,生產早已實現質的飛躍。”車間負責人告訴記者,實施工業互聯網后,減少了材料流周轉時間與信息流卡滯時間,有效提高了設備綜合稼動率,生產效率大大提高。與原先生產模式相比,生產效率提高了2倍,一線操作人員減少60%以上,產品合格率由原來的83%提升到98%以上,節約能耗20%,生產能力提升3倍。
作為我市工業互聯網應用的主要陣地之一,去年,長樂探索以工業互聯網打通產業鏈供應鏈操作鏈,引進中海創、聯通、電子信息集團等有技術和人才優勢的專業運營公司,打造紡織工業互聯平臺等4個工業互聯網平臺,實現工業互聯網賦能企業近200家,設備超過700多臺,注冊標識量突破2000萬個。借助工業互聯網的數字孿生技術,長樂實現全供應鏈與產品銷售的管理與優化,平均減少60%以上的一線操作人員,節約能耗20%,構建更貼近市場、更精準、更快速的產品開發、制造和銷售體系。
產業的轉型升級、提速增效,離不開大數據新基建的賦能。在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的福建省超級計算中心,這里的服務器運行速度可達3000萬億次/秒,正為氣象、環保、醫療等多個領域的政務決策提供強大的數據支撐。
“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擁有4500個機柜,可容納10萬臺服務器,打造出包含存儲云、計算云、應用云的多層體系云計算平臺。”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商務云擁有電信、聯通、移動、廣電、教育、政務網絡接入,是國內唯一的全網絡數據中心。目前,福州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三個國家重大項目和福建省超級計算中心(二期)、海絲衛星數據服務中心等五個省大重點項目已入駐數字福建云計算中心。
以最快的速度推進新基建!下一步,福州將全力推動5G基站、5G網絡、超算中心、存儲中心、數字中心等一大批基礎設施建設,全力提高轄區內的帶寬、算力、存儲等能力的儲備,為“數字福州”建設拓展廣闊空間。
推進產業數字化 傳統產業轉型升級
福州處于產業升級、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唯有以海納百川的胸懷,將數字融入產業發展,才能激活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
在恒申化纖有限公司,雖受疫情影響,但仍實現逆勢增長,去年下半年,錦綸、氨綸等化纖產品銷售額與去年同期增加了15%。是什么讓恒申化纖在逆境中發展勢頭依然強勁?答案是數字化管理。
通過引進了國際先進的“SAP ERP”管理系統,恒申集團陸續將生產制造、研發設計、管理營銷、物流倉儲等各環節數據集成于一體,實現“產、供、銷、人、財、物”數據的實時獲取,并持續推動系統迭代升級,方便實現集團統一調度管理。
恒申持續加快數字管理系統的深化應用。“數字大腦”在保障生產順利進行的同時,也為企業及時調整生產銷售策略提供數據支撐。信息部經理肖衛民介紹,根據“數字大腦”的分析預判,疫情期間,公司就作出決策,一方面合理調配集團內部各子公司的庫存,另一方面加大口罩和抗菌產品原材料的研發、生產力度。“數字賦能成為逆勢突圍的關鍵法寶。”公司銷售部相關負責人表示,隨著國內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國外對防疫物資需求增大,去年下半年以來,公司的抗菌紡織產品訂單不斷。”
陽春三月,在長樂古槐鎮的雪美農業合作社千畝蔬菜生產基地,工人們在地里忙碌收割花菜,一筐筐花菜很快被貨車運走,一派繁忙。
不只花菜,合作社只有蔬菜上市,就會成為市場上的搶手貨,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數字化、智能化賦能,為農業生產注入澎湃動力。雪美農業合作社總經理李向雪告訴記者,今年合作社的所有基地都實現蔬菜種植水肥一體化灌溉,土壤里面種植缺乏微量元素,第一時間智能化種植平臺就用數字化的方式傳送給種植人員,第一時間知道植物缺什么,就給它供應什么,保證蔬菜種植的穩產豐收。
數字賦能傳統農業,推動雪美農業合作社實現提質增效。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階段,雪美農業合作社積極對接全國市場,去年4月份成功在河北省設立新的500畝蔬菜基地,南北兩大基地蔬菜上市時間互補,初步構建起全年不間斷供應的現代化蔬菜供應鏈,做大做強長樂區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新實力。
服務業引智。鼓樓區東街口打造數字街區,憑借東街口智慧商圈小程序,消費者打開手機就能對美食、電影等進行線上預約、線上支付,還可實時了解各大停車場信息,并直接繳費。作為往屆數字峰會落地項目之一,京東(元洪)食品數字經濟產業中心已完成首期建設并投入運營,通過“產業+互聯網+大數據”的“元洪模式”,構建“買全球,賣全球”“交易在元洪,交割在全球”的信息高速路,打造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相融合的典范。
推進數字產業化 新興產業搶占風口
數字浪潮,勢不可當,唯創新者強。
近年來,福州成功打造了顯示、光電芯片、物聯網、軟件信息、大數據等五大產業基地,以及金牛山互聯網小鎮、倉山人工智能小鎮、東湖數字小鎮等各具特色的數字經濟小鎮,數字產業化高歌猛進。
大數據產業蓬勃發展——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國家東南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等一批“國字號”項目,帶動一批大數據龍頭企業紛紛集聚,截至目前,東南大數據產業園累計注冊企業569家,注冊總資本468.4億元。
區塊鏈產業勢頭強勁——區塊鏈經濟綜合試驗區加速打造,引領福州市區塊鏈創業活躍度躋身全國前列,入選中國區塊鏈城市30強,排名第8,截至2020年底,全市區塊鏈企業累計523家、占全省約40%。
物聯網產業欣欣向榮——馬尾國家級物聯網產業示范基地已建成物聯網創新發展中心、物聯網產業促進中心、物聯網開放實驗室三大物聯網平臺,200多家物聯網企業匯聚于此,聯手推進物聯網的標準制定、產品研發、技術應用等。
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方興未艾——落地福建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加快構建鯤鵬產業生態,海峽星云智能制造基地建成投產,并實現首臺國產電腦整機交付,可滿足我省對國產信創服務器、PC整機的國產化替代需求,這是福州市與華為攜手打造鯤鵬產業示范區的標志性成果。
當前,數字經濟正以澎湃之勢,蓄勢中國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邁開大步、走在前頭,福州描繪了更高的目標和定位——以“數字福州”作為主攻方向,以“數字應用第一城”作為奮斗目標,以打造“數字中國示范城市”作為落腳點。
下一步,福州將全力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圍繞“云、大、物、智、鏈”(即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持續引進和打造一批新興數字產業基地,今年計劃建設清華—福州數據研究院、鯤鵬生態創新中心等產業創新服務平臺10個以上,培育東湖數字小鎮、金牛山互聯網產業園等數字經濟特色集聚區5個以上,推出智慧停車等數字應用示范場景100個以上,建成菜鳥網絡、中電數據產業園等數字福州項目30個以上,力爭2021年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進一步擴大。
(福州日報記者 顏瀾萍 余少林 馮雪珠)
責任編輯:肖舒
- 增速17.6%!福建發布數字經濟發展指數2021-04-23
- 2020福建數字經濟規模突破2萬億元 福州廈門持續領跑2021-04-23
- 個個都是“實力派” 福州數字經濟龍頭企業擷影2021-04-22
- 數字改變福州系列報道之三:揚帆大數據藍海 激活新發展動能2021-04-22
- 長樂:數字化驅動,千億產業“快跑”2021-04-22
- 創新賦能,引領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迎接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綜述之一2021-04-21
- 數字經濟快速增長 成福建高質量發展“新引擎”2021-04-14
- 從龍頭企業年報看福建省數字經濟新動向2021-03-31
- 從龍頭企業年報看福建省數字經濟新動向2021-03-31
- 到2022年福建數字經濟增加值達2.6萬億元以上 占GDP比重達50%以上2021-03-24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四條數字應用場景路線,邀您體驗科技生活2021-04-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