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福州)項目。記者 鄒家驊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實習生 朱家曄
又迎來“峰會時間”,福州敞開懷抱迎接八方來客,也靜候新一輪數字經濟熱潮的到來。
2018年以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已在福州連續舉辦三屆。3年間,憑借數字峰會的金字招牌,福州共簽約334個數字經濟項目,總投資額達3247億元。
如今,這些項目陸續在榕落地生根、開花結果,推動傳統產業加速升級,催生新業態競相涌現,賦能城市治理邁向現代化……峰會效應持續放大,不僅帶來了“看得見”的數字紅利,一股“看不見”的數字浪潮也如春雨般浸潤著福州經濟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著福州人的生產生活方式。
轉換動能
傳統產業搭上數字化快車
沒有棉絮紛飛,也不見人頭攢動,福建長源紡織有限公司綠色制造示范車間展現著一幅科技范十足的生產景象:上百臺紡紗設備自動運轉,無數半成品在生產軌道上自動輸送,精準對接;車間主控室電腦屏幕上,各生產環節的數據不斷翻動,依靠廠房頂樓矗立的工業用5G網絡基站進行高效傳輸……
這是長源紡織5G工業互聯網平臺+智能化紡紗生產車間項目。在第三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期間,長源紡織與中海創、聯通簽約,攜手促成了數字與制造的融合,目前已經成效初顯。依托該項目,如今車間萬錠用工從35人減為22人,產品綜合優等品率從88%提升到95%,一等品率從98.7%提升到99.6%。
去年數字峰會期間,在長樂工業互聯網項目專場簽約會上,當地多家紡織、鋼鐵企業紛紛與科技企業“聯姻”,生成了包括長源紡織在內的6個項目。
“轉換發展動能,讓傳統產業搭上數字化的快車。”伴隨著一批優質項目落地生根、產生效益,這樣的共識在福州傳統產業中加速凝聚。
在福清,國內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光陽蛋業自主研發并生產出全國首條集透光、分揀、消毒、清洗、烘干、涂膜、噴碼、重量分級于一體的自動化清潔蛋生產線,讓數字化印記留在每個雞蛋上;依托數字峰會“引來”的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二級節點(福州)項目,玻璃行業巨頭福耀解決了運輸中的匹配難題,茶業龍頭春倫串聯起從茶葉種植到茶葉出廠的全流程數據;鼓樓東街口打造數字街區,借助小程序,消費者打開手機就能對美食、電影等進行線上預約、線上支付,還可實時了解各大停車場的信息……
目前,福州已培育188個省級“互聯網+先進制造業”重點項目,擁有2個全國數字農業建設試點、9個省級現代農業智慧園,智慧商圈走在全國前列。
搶占風口
在追“新”路上加快腳步
樁機轟鳴,挖掘機來回穿梭,工人們忙著平整土地、修邊坡……眼下,在長樂濱海新城,達華衛星互聯網產業園項目施工現場呈現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
作為數字峰會引進項目之一,達華衛星互聯網產業園是福建首家衛星互聯網產業園項目。從落地至今,園區一期產業規劃、平臺開發、產線預定、主體項目試運行等有條不紊地推進,今年將完成4棟主樓封頂,預計將于2022年8月竣工驗收。
據介紹,該項目由達華智能(集團)牽頭籌建,多家衛星央企、海外衛星公司、國有投資機構、衛星終端智造公司已簽署入駐戰略合作協議。今后將以濱海新城為依托,建設衛星應用研發中心、海洋大數據中心、海聯網運營中心、衛星應用成果轉化中心、衛星終端高端裝配基地等,力爭建成國內一流、全球領先的衛星互聯網產業基地,實現福建衛星互聯網產業集群“零突破”。
近年來,數字峰會項目的“新興之火”讓福州看到了更多新機遇與新可能,也讓福州在追“新”之路上加快了腳步——
在倉山區,近年來集結一批智能化建設“新軍”,信創應用生態智能創新中心、5G智能高精度定位項目等接連落戶,倉山智能產業產值達到550億元,互聯網小鎮、AI小鎮、北斗小鎮三大產業載體日趨成熟;
在高新區,全省首個國產芯片整機生產基地——福建省海峽星云智能制造基地落地投產后,激發了福州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發展,目前已實現年產10萬臺整機的產能,是福州與華為攜手打造鯤鵬產業示范區的標志性成果……
據悉,去年福州啟動5G基站、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基建項目175個,總投資近2300億元。目前,全市數字經濟上市企業有37家、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達2052家。
惠及民生
數字賦能城市治理
夜幕降臨,行車經過閩清縣梅溪新城六六大道,沿途一盞盞明亮的路燈點亮了梅城。“換上新燈,看著比以前黃色的燈更亮更清晰,夜景也美了不少。”附近居民溫女士點贊道。
不僅看起來更“養眼”,這批路燈還很“聰明”——裝上傳感器,許多的操作不再需要趕到現場,在電腦前輕點鼠標即可完成。
閩清路燈的智慧“變身”,同樣得益于數字峰會“牽線”。
據介紹,此次改造升級的“智慧路燈”不僅耗能小,還實現了平臺化管理。在電腦操作頁面上,亮燈率、故障燈、開關燈情況一覽無余,通過遠程綜合調控亮燈時間及程度,相比使用傳統路燈可節能60%~70%,成為助力閩清智慧城市建設,有效提升公共服務能力的一次嘗試。
一批數字峰會項目落戶榕城,讓越來越多人見證并感受到了惠及社會民生的“數字溫度”。有感于此,福州持續探索實踐數字賦能城市治理之道,比如依托“鼓樓智腦”,鼓樓區探索出基層社會治理“一線呼叫、一線報到、一線處置”機制,有效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米”;借助全省首創的新型智能接訪系統,閩侯縣檢察院讓接訪過程“全程留痕”,讓在線見證聽證“隨時隨地”,大幅提升智慧接訪能力和化解矛盾水平……
目前,福州已建成政務數據、信用信息、健康醫療等一批城市級大數據平臺,在全國率先實現行政審批電子證照全流程應用,超90%事項“最多跑一趟”,超70%事項“一趟不用跑”;建設全國首個自主開放城市大腦,為城市治理和百姓生活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務。
責任編輯:趙睿
- 黨史學習教育市委宣講團走進長樂2021-04-23
- 從權威報告看數字福州實力2021-04-23
-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官方指定用車交接完畢2021-04-23
- 福州市城管委多舉措保障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召開2021-04-23
- 百張老宣傳畫展示建黨百年光輝歷程2021-04-23
- 紀錄片《百年跨國兩地書》在福州開機2021-04-23
- 擅自擴建地下室 一建設單位被責令限期整改2021-04-23
- 福州部署提升商貿企業公益廣告宣傳工作2021-04-23
- 福州中院發布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狀況白皮書2021-04-23
- 立足誠信經營 福州這家企業收獲社會認可2021-04-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官方指定用車交接完畢2021-04-23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