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享受刷臉支付的便捷。記者 池遠 攝
2000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時,極具前瞻性地作出建設數字福建的戰略部署。次年5月,福建省政府將信息化程度較高的鼓樓區確定為數字福建重點項目建設示范區,開啟福州數字化建設的先聲。
20年過去,以鼓樓為原點,“數字”帶來的改變深入福州城市發展、百姓生活的各領域,電子政務、數字經濟、智慧社會等方面取得長足進展,為福州高質量發展超越積累澎湃動能,為數字中國建設積累豐富經驗。
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認真貫徹數字福建戰略,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大力推動數字福州建設,以萬千“數”變孕育勃勃生機。
經濟之變
“數字”為高質量發展增動能
2000年6月,鼓樓五鳳山麓,福州軟件園創業樓迎來首批入園企業。當時,園區的研發樓宇只有寥寥幾棟,產業規模僅12.7億元,入駐企業127家。2001年,鼓樓區將福州軟件園定位為數字經濟的綜合載體,福州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的騰飛之路由此開啟。
此后的20年間,福州軟件園產業發展突飛猛進,一棟棟現代樓宇拔地而起,創新成果層出不窮,約1000家軟件相關科技企業在此安家,涌現出瑞芯微、福昕、聯迪等近30家國內細分行業領域的“單項冠軍”,2020年園區總產值達1203億元,成長為省內產業集聚度最高的軟件園區。
回望來時路,軟件園的成長壯大是福州緊抓信息化機遇、弄潮數字經濟的一個縮影。
早在2001年,福州市成立“數字福州”建設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強化制度體系建設,開全國地級市數字化建設的先河。
2005年以來,福州先后制定3份“數字福州”中長期發展規劃,把以信息化帶動工業化、積極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作為重點工作。與此同時,一批數字經濟生力軍迅速崛起,星網銳捷、網龍、新大陸等高科技企業不斷壯大。
邁入第二個十年,高新技術產業顯露集聚之勢:2013年,數字福建(長樂)產業園動建,現在已成為東南大數據高地;2015年,位于馬尾的物聯網產業基地成為全國第四個國家級基地,朝著物聯網產業“千億時代”加速邁進;軟件園以“一園多區”模式將福州“軟實力”輻射全市……產業園區、集群“百花齊放”。
2018年4月,首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榕舉行。福州全面駛入數字經濟發展“快車道”,腳步越來越快,“大動作”越來越密集——
借峰會效應,福州乘勢而上,制定《“數字福州”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年~2020年)》,明確發展路徑,梳理生成一批“數字福州”建設項目;
借助峰會平臺,字節跳動、比特大陸、螞蟻金服、平安科技、依圖科技等龍頭企業紛紛來榕投資興業;
《關于加快大數據產業發展三條措施》《關于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七條措施》《福州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2020年~2022年)》等加快數字經濟發展的系列政策措施接連出臺,為數字產業發展創造更加優越的環境;
……
近年來,福州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始終保持兩位數增長。
2019年6月,福州召開全市產業發展促進大會,將數字福州作為產業發展的三大主攻方向之一,數字經濟作為高質量發展強勁引擎,影響力與日俱增。
截至“十三五”末,福州數字經濟規模突破4600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45%,成為福州躋身“萬億俱樂部”的有力支撐。
治理之變
“智治”為社會難題破解提效能
“12345,有事找政府”,這句口頭禪在福建發端于福州。
12345平臺2003年1月在鼓樓開通,2006年升級為市級熱線服務平臺,逐步覆蓋市直部門以及市、縣、鄉三級政府及其部門,并于2012年向全省推廣。
“這串數字不僅是電話,也嵌入APP、網站、短信、傳真等渠道,打造政民互動的新平臺。市民、企業遇到問題,都可以向12345平臺投訴或咨詢。”市“智慧福州”管理服務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12345,有事找政府”深入人心。
2013年,隨著福州市數字城管系統正式上線,福州的城市治理不僅是“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更做到主動發現問題、提前解決。
“數字城管”將涉及公用設施、道路交通、市容環境等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編織成一張由92類“部件”和69類“事件”構成的大網,對接全市468個處置責任單位,以網格員與前端的智能終端為“神經末梢”,形成包羅萬象的大城管格局,實現“第一時間發現問題、第一時間派遣任務、第一時間解決問題”。
以12345平臺的提檔升級之路為代表,福州的“數字之治”始終堅持從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入手,社會治理能力不斷提升,百姓獲得感持續增強。
由市公安局交警支隊自主研發的信號燈智能控制平臺將往日孤立的信號燈串聯起來,可對一條道路的多個路口實行一鍵式遠程控制,實現全線綠燈通行,助力交通治堵;
福州在全省首創的城區水系聯排聯調監測體系,織起一張“智慧防澇網”,各庫湖閘站的水位如何、城區易澇點是否積水,系統都能通過智能監測幾秒鐘就獲得結果;
福州上線全省首個房屋結構安全信息化管理平臺,實現房屋信息全要素錄入,房屋管理動態化、精準化;
2019年9月,福州全面啟動全國首個自主開放城市大腦建設,開啟百余項數字應用示范場景建設,智慧停車、人臉識別、城市大數據平臺等一批場景相繼投入使用……
著眼于提升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數字化的“大智慧”在福州的社會治理中開花結果。
生活之變
數字應用為新時代生活添活力
2001年底,鼓樓區7個試點小區基本實現寬帶網布線到戶,網絡接入率比原來提高5倍~10倍。當時,電腦作為新興消費品逐步走進普通家庭,市民通過電子郵件、網上休閑等初探網絡,越來越快的下載傳輸速度構成人們對“數字”的初印象。
20年過去,從2G初探網絡到如今5G時代的萬物互聯,“數字”沖破電腦屏幕,棲身福州大大小小的生活場景,人們享受到的不僅是速度越來越快,更是方方面面的獲得感提升。
從排長隊掛號到在家看病開藥——
過去,對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基礎疾病的七旬老人張木蘭夫妻倆而言,排隊掛號看病的經歷讓他們苦不堪言,“到醫院去看病要排三四個隊,回到家筋疲力盡,小病也成了大病”。
如今,他們坐在家里就能看病,微信預約掛號、視頻看診、醫生在線開方、醫保在線實時結算、藥品在線下單送貨到家。接診醫生還可以通過福州市區域互聯網醫院平臺,查看病人三個月內在福州市所有醫院的看病記錄,更精準診療。而在線下,VR智能導診、刷臉掛號等場景逐漸成為市民就診的新常態。
從選擇寥寥到“花式”購物——
“購物可以刷臉支付;不想出門買菜,手機上點一點,物品半個小時內送到家……現在的生活,放在以前想都不敢想。”“老福州”劉依伯的話,道出20年間“數字”給榕城市民生活帶來的巨變。
2001年,福州商超屈指可數,永輝超市剛剛“出生”,沃爾瑪、家樂福等“洋超市”初來乍到。如今,商超、便利店、城市綜合體遍地開花,乘著互聯網的東風,數字生活新領域不斷涌現。
如今在福州,城區商務領域基本實現移動支付全覆蓋,購物刷臉支付,幾秒鐘就能完成;吃飯可預約點餐,手機上查看實時排隊情況;酒店有迎賓機器人指路,還有送餐、收餐機器人服務;永輝生活·到家、樸樸、7-ELEVEn等新零售品牌遍布城區大街小巷,足不出戶,東西配送到家……
從滿口袋零錢到“一碼通行”——
“我當了8年的公交車售票員,印象最深的是每天都要背著沉甸甸的零錢袋去上班,誰也沒想到,現在用手機上的‘e福州’掃碼就能夠乘車了。”福州公交集團紀委副書記李丹青感嘆道。
2000年,榕城一卡通IC卡正式發售,乘客可刷卡乘車。2017年,公交16路率先試行手機掃碼付款乘車。2018年,市區200多條公交線路都實現這一功能,從“請投幣”到“請刷卡”再到“請掃碼”,多樣化的支付手段便捷乘客出行。
作為福州新型智慧城市的統一入口和基礎支撐平臺,“e福州”不僅給出行帶來便利,不斷深化的九大高頻領域應用場景為市民帶來教育繳費、藥店掃碼支付、政務服務等諸多便捷生活體驗。截至目前,“e福州”平臺累計注冊用戶已超880萬,各類應用服務使用量超4.8億人次,居全國政務便民類APP前列。
福州日報記者 林瑞琪 謝星星
責任編輯:趙睿
- 首屆數博會25日開幕 26日起向公眾開放2021-04-25
-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相關工作準備就緒2021-04-25
- “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系列活動啟動2021-04-25
- 福州獲評中國十大“大美之城” !公園綠地滿意度最高2021-04-24
- 注意!數字峰會期間,福州這些部門上班時間有調整!2021-04-23
- 首屆數博會超4000家企業將進場采購2021-04-23
- 福州自貿片區靠前服務助力臺商發展2021-04-23
- 福州今年將新增4個智慧體育公園2021-04-23
- 速看!福州市將啟用68處電子監控抓拍設備2021-04-23
- 數字改變福州系列報道之四:數字項目落地生根 “峰會效應”浸潤榕城2021-04-23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人速看!數字峰會期間最全出行攻略來了!2021-04-2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