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墻黛瓦,枕水人家。當清風穿過古老街巷,吹開千樹春花,福州又迎來一年一度的“峰會時間”。
4月24日晚,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重要活動之一——“有福之州·對話未來”之“院士峰會行”活動在三坊七巷水榭戲臺舉行。本屆“院士峰會行”以“強化創新發展雙輪驅動,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為主題,探索創新驅動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方向。臺上數字“強音”繞梁,臺下聽眾深受啟發,國內近20位院士、教授學者、政企精英相聚一堂,在這里啟迪思想、謀求共識,為數字福州產業升級把脈,探尋應對挑戰之道,為人類攜手共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貢獻力量。
院士峰會行現場。鄒家驊 攝
聚焦:人才培育與科技創新
“院士峰會行”活動上半場的主題是“人才培育與科技創新”。如何建立適宜的人才對接跨界流通機制,讓數字企業在政府、企業、高校之間實現有效順暢活動?如何建立有效完善的創新體制機制,加強高校之間與企業之間的互動協同?福建科學城應該如何做好人才培育工作?通過對話,都能找到問題的答案。
數字經濟應該“脫虛向實”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理工大學校長張軍
張軍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張軍從數字化人才的培養、適應產業發展需求兩方面發表了自己的見解。他認為,數字經濟應該“脫虛向實”,更加重視新技術對于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發展的支撐作用,真正把產業數字化帶動起來。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學??梢灾厮苷n程體系和專業,將軟硬件融合起來,將學術和產業結合起來。在產業發展方面,他建議盡快解決物聯網、傳感器等領域“卡脖子”問題。
大學也要“數字化”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校長陳杰
陳杰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陳杰提出,大學需要順應數字化轉型需求,主動轉型發展,為數字化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他認為,數字中國有三個方面的內涵,分別是數字經濟、數字生活、數字政府,其中數字生活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息息相關,因此大學還可以在全民普及數字信息技術等方面作出貢獻。
推進“新工科”改革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大學校長金東寒
金東寒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金東寒引入“新工科”概念暢談人才培養的供給側改革。在他看來,“新工科”改革正是響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為產業發展建專業,專業的建設一定要符合產業發展的需求;為技術發展改內容,教學內容應該符合技術發展的規律;為能力提升建方法,改變教育教學方法。在教學方法上,“新工科”打破以往課程的“分割式”教學,將十幾門課整合起來,設計一個項目來培養人才,學生不僅可以獲得知識、提升能力,還可以培養團隊精神。
創新源于大量的學習
——中科院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童慶禧
童慶禧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在童慶禧看來,創新源于大量的學習,這需要老師的引導,更少不了對知識的渴望。他表示,要利用數字化教育的“跨界”與“遠程”,拓寬學習者的思路,幫助人才獲得大量學習與鍛煉的機會。同時,通過教育引導,培養人才的思想積極性,發揮創新想象力,從日常生活中汲取“養分”,助推科學技術創新。在培養知識興趣方面,可以開展競賽或辯論等活動,讓大家在參與中提升對科學、對技術的興趣。
教育要注重培養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軟件所研究員林惠民
林惠民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林惠民長期關注“人才培養與科技創新”的相關議題。他強調,數字經濟領域的核心關鍵基礎在于人才,然而在這一方面,我國與歐美發達國家相比卻沒有明顯優勢。中國人不是沒有創新的基因,而是需要整個教育體制共同推動創新意識的培育。他認為,應該充分發揮、動員社會力量,在教育中注重培養動手能力和思考能力,更加重視素質教育。
利用高校資源促進創新人才培養
——福州大學副校長、教授王心晨
王心晨教授發言。鄒家驊 攝
王心晨對福建科學城的建設尤為關注。他說,要注重科學城的“外涵”培養,重視軟環境建設,用優質的教育資源、醫療資源吸引人才,解決人才的后顧之憂。此外,還要重視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將人才培養與產業結合起來,從產業的角度、項目的角度,充分利用好高校獨有的教育資源、研究資源,將人才、產業、項目等有機整合起來,促進創新人才的培養。
聚焦:數字技術與數字經濟
當前,福州正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閩考察重要講話精神,加快打造全國數字應用第一城,致力于建設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全力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峰會啟幕,院士云集,他們對于數字福州發展有何建議?讓我們一起走進“院士峰會行”下半場活動。
圍繞產品走數字經濟發展道路
——北京大學教授、工信部原副部長楊學山
楊學山教授發言。鄒家驊 攝
楊學山認為,自動化和智能化是走向數字技術的必經環節,技術要持續發展,必須落到產品上。數字產業化的部分行業門檻很高,但是產業數字化卻可以百花齊放。福州要打造數字經濟發展的高地,不僅要看到今天發展的閃光點,更要看到滿足走向2035年遠景目標發展需要的各類產品,圍繞產品這個目標,走數字技術和數字經濟發展道路。
思想理念先行是數字化轉型“第一課”
——中科院院士、軍事科學院副院長梅宏
梅宏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談及數字化發展趨勢,梅宏表示,這是歷史的選擇,更是當前的發展大勢。然而面對轉型,業界尚存顧慮:不想轉、不敢轉,或是不會轉。他認為,要加大宣傳和教育力度,完成一次“范式變遷”。梅宏說,思想理念先行是數字化轉型中各行各業必修的“第一課”,要站在信息技術的角度來看這個行業發展所面臨的問題,完成思想變化,才能跟上時代變革的步伐。
數字技術成為各國競爭的制高點
——中科院院士、原中科院遙感地球所所長郭華東
郭華東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郭華東十分重視數字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他認為,數字技術帶動了數字經濟的發展,數字經濟又孕育了眾多數字技術的形成,如今數字技術正在成為各個國家競爭的制高點。以數字孿生技術為例,他建議,建設數字福州,要真正從科學和技術的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讓這項技術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之上。
科技創新才能加速轉型升級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原副所長周成虎
周成虎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周成虎認為,數字經濟并不能“獨木成林”,必須依托科技創新這個助推器,才能在轉型升級的賽道上“跑步前進”。以數字福建為例,福建必須積極實施科技強省戰略,強化科技制造的相關工作,讓傳統產業實現升級,用新業態搞活新經濟。
大數據是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
——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學教授石勇
石勇院士發言。鄒家驊 攝
什么叫數字經濟?石勇的答案是:利用大數據技術進行收集、處理、挖掘、發現,實現資源的最佳匹配,助推經濟高速發展。他表示,在時下火爆的區塊鏈、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中,大數據是最重要的基礎。收集大數據后怎么用?他認為,應結合“十四五”規劃,利用大數據助推數字中國建設。對于要打造“數字應用第一城”的福州,他建議,可以借鑒浙江經驗,將大數據做成“一把手工程”,發揮各級各部門合力,推進數據更好地管理和應用。
不要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
——華為戰略與產業發展副總裁肖然
肖然副總裁發言。鄒家驊 攝
在肖然看來,數字經濟并非一個虛擬化的概念,在推動“數字”發展時,要去透視其最終目標,不要為了數字化而數字化。他表示,若要讓數字技術發揮作用,不應只著眼于技術本身,最終還是要回到經濟場景的價值中,因為數字經濟意味著會有一些新的數字治理模式,這些模式能夠真正有效地在數字經濟里面形成一個新的商業閉環,讓技術發揮作用。
當晚,“有福之州·對話未來”系列活動之“分院落主題”活動在三坊七巷啟動。多位院士、資深教授、政企專家等圍繞智能協作、數字化轉型、數字治理、5G應用、智慧城市等內容展開熱烈討論,傳遞人工智能、5G、區塊鏈等前沿數字科技背景下的時代脈動,共同為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建言獻策。一場場和未來的精彩“對話”,讓三坊七巷歷史文化街區星光熠熠。
數字化席卷各行各業,本次“對話未來”系列活動數量和使用院落數均創新高。昨晚“分院落主題”開展的7場活動包括“云智一體助力創新,共建智能經濟”“能源轉型清潔化,電力發展數字化”“5G賦能數字中國建設”“電科智慧點亮數字絲綢之路”“共筑城市智能體,共謀城市數字化”“數字化助力政府高效資金管理”“精耕數據,邁向數字政府新臺階”。
“云智一體”賦能“水務大腦”
昨晚,鄢家花廳舉行以“云智一體助力創新,共建智能經濟”為主題的百度智能云論壇。與會嘉賓就如何從數據沉淀,到掌握信息處理優勢,再到成為智能資產,進而建立產業優勢,進行思維碰撞,現場火花不斷。
百度智能云論壇現場。石美祥 攝
據了解,以數字中國“對話未來”為平臺,百度等與福建各地開展了諸多扎實的工作,結出豐碩成果。百度昆侖芯片項目在去年的“對話未來”平臺上開展交流與合作探討,在本屆峰會期間即將迎來項目落地。
百度智能云這一智能時代的基礎設施,如何幫助企業轉型升級?泉州水務公司與百度共同打造的“水務大腦”,以“云智一體”技術賦能水務建設,引領水務智能化之先,激活水務數據,這是百度智能云賦能行業的典型案例。
據悉,泉州水務未來將以“海絲埃睿迪”作為“水務大腦”的市場化品牌拓展與內部賦能平臺,以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支撐,構建泉州“水務大腦”1+ 5+N整體平臺架構。
泉州水務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水務大腦”將建設水務行業統一信息化底座,構建大數據、視覺智能、數據智能、數字孿生、水務地理信息五大統一能力,形成面向智慧原水、智慧制水、智慧供水、智慧排水、智慧污水、智慧節水的N個智慧應用群,支撐集團六位一體業務,未來還將實現“海絲埃睿迪”智慧水務品牌的培育。
福建有能力爭當碳達峰排頭兵
昨晚的小黃樓,“能源轉型清潔化,電力發展數字化”分院落主題對話活動精彩啟幕,來自政府、能源行業、互聯網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的5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圍繞“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新型電力系統、數字化轉型等熱點話題分享真知灼見、碰撞思維火花,探討“清潔化、數字化”解決方案。
專家學者圍繞“能源轉型清潔化”分享真知灼見。池遠 攝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費國家,也是全球最大的碳排放國,能源消費總量占全球四分之一,碳排放量占三分之一,煤炭消費總量占二分之一。”中國工程院院士劉吉臻以一組數據來說明當下嚴峻的能源形勢,他分享了“雙碳”目標下對我國能源轉型路徑的思考,建議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引起與會嘉賓共鳴。
對福建的能源轉型,劉吉臻寄予厚望,認為福建省清潔能源比重名列前茅,海上風電、抽水蓄能、碳匯資源豐富,完全有條件在率先達到碳達峰上爭當排頭兵。
廈門大學長江學者肖亮發表《電網數字化轉型中的機遇與挑戰》主旨演講,她認為,低碳化、數字化、智能化將成為未來電力行業新的發展趨勢,特別是5G、北斗、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前沿數字化技術,在電力巡檢、自動化調度、高效智能配電等廣泛應用,可為電網數字化轉型提供新思路。
嘉賓們還從各自領域就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推進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電力企業數字化發展開展高端對話。
懂數字,才能懂城市的未來
昨晚,華為與福州古厝再度相約。在劉齊銜故居,華為舉辦了高峰對話活動,邀請嘉賓圍繞“共筑城市智能體,共謀城市數字化”主題,共話城市數字化轉型,呈獻了一場高質量擘畫城市數字化轉型藍圖的思想盛宴。
與會嘉賓圍繞城市智能化轉型展開對話。鄒家驊 攝
華為智慧城市對話活動主題與時俱進,從去年的“以城市智能體提升綜合競爭力”,到今年的“共筑城市智能體,共謀城市數字化”,折射出城市智能體的推廣已從架構提出演進到生動實踐。據華為公司智慧城市總裁林明介紹,華為于去年首提城市智能體理念,一年來已與包括福州在內的多個城市共同打造城市智能體。
對話活動中,嘉賓們一致認為,數字化是推動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由之路。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原副校長吳志強的專題演講金句頻出。他認為,城市的未來在數字,有數字才可以說出城市的智商和情商,只有懂數字,才能懂城市的未來。要基于數據流,“以數明律、以律定城、以流定形、形流相成”,“現在很多人對自己的城市愛而不懂,只有從數字的角度來分析、理解城市,才能讀懂城市,懂了才能更愛”。
與會嘉賓還就城市數字化建設與運營、城市制度重塑等話題展開深入交流?;顒诱桨l布《城市數字化轉型白皮書2021》,為城市數字化轉型實踐提供重要參考。
數字政府的基因密碼——大道至簡
昨晚,“百家暢談·共話數字政府發展”活動在光祿坊名人家風家訓館舉行,以“精耕數據,邁向數字政府新臺階”為主題,圍繞跨省(域)通辦、基層服務、減材料等熱點熱詞展開分享座談。
“百家暢談·共話數字政府發展”活動現場。石美祥 攝
隨著大數據、物聯網等信息技術應用快速發展,政府治理方式在變化,數字政府的功能作用日益明顯,越來越成為創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重要路徑?,F場,浪潮軟件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峰進行了《由繁入簡 探究數字政府的基因密碼》主題分享。
“浪潮是一個從事政府數字化轉型的公司,在福州發展已有15年,感受到福州社會開放度越來越高,數字政府建設更是走在全國前列。浪潮也從中汲取養分,我們在福州進行的許多圍繞‘放管服’的工作也已推向全國。”張峰表示,通過近兩年和福州政府部門的合作,浪潮正在努力打造一體化數字政府的框架,并希望以此助推國家治理的標準化和規范化,從而引領全國的數字政府建設。
來自上海、四川、重慶、濟南等地的政企專家,圍繞數字政府建設工作的發展方向和熱點難點展開熱烈討論,分享了各地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建設的成功實踐經驗,為數字政府建設建言獻策。
為市域社會治理注入智慧的“溫度”
都說“4G改變生活,5G改變社會”,在大變革之下,5G將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帶來哪些新機遇?昨晚的“5G賦能數字中國建設”論壇,將目光聚焦到有“溫度”的社會治理現代化模式上。
“疫情防控期間,健康碼就是社會管理創新的成功探索。”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市域社會治理研究院院長黃文藝以此為例指出,智能化是破解社會治理難題的根本出路,也是讓社會治理更加“人性化”的最優選擇。
“以人的現代化為核心是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著力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治發展與司法改革研究中心主任徐漢明建議,以5G技術為切入點,讓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政治融合發力,不斷提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現場,市政府和中國電信福建公司就共同推動福州物聯網產業發展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中國電信集團與公安部第三研究所共建的“數據安全共享聯合實驗室”、中國電信與多家行業龍頭聯手打造的“市域治理聯合實驗室”正式揭牌。
作為主辦方,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黨組副書記邵廣祿表示,下一步,中國電信將充分發揮云網融合、海量數據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進一步助推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并賦能數字政府、數字社會及社會治理智能化發展,“中國電信將把福建作為5G應用落地的重要省份,助力福建打造‘數字應用第一省’”。
以智為器,管好政府“錢袋子”
昨晚,“數·致”未來——數字化助力政府高效資金管理論壇在林聰彝故居精彩啟幕。
如何改“來回跑”為“數據跑”,變“人力管”為“智能管”,實現數字化助力政府高效資金管理?
“我們有責任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積極參與發展數字經濟,讓‘數字’為社會發展賦能,加大協作力度,進一步迸發出社會資金、科學技術、創新能力的強大共振作用。”博思軟件集團董事長陳航向與會來賓呼吁。
騰訊公司副總裁王景田現場分享了和博思公司的“結緣”故事,并在《以智為器,助力有溫度的數字財政》主題演講中表示,將服務財政信息化發展規劃,夯實財政信息化技術底座,通過用戶研究提升用戶體驗,以智為器,做財政數字化助手。
鄉村振興是本次論壇的重點議題之一。數字化創新與應用,已成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在論壇簽約環節,福州市政府與博思軟件共同簽署《福州市數字鄉村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賦能鄉村建設,彌合城鄉數字鴻溝,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
從聚焦政府資金管理,助力政府數字化轉型,到數字鄉村合作簽約,再到結合醫院數字化具體創新案例,昨晚的主題演講精彩紛呈。專家學者與行業代表就數字化如何驅動政府數字化轉型,賦能社會服務等話題,進行實踐成果和難點熱點的探討。
共建高質量“數字絲路”
昨晚,“電科智慧點亮數字絲綢之路”主題活動在南后街77號宗陶齋舉行,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福建省、中國電科、藍迪國際智庫、華為、海能達的嘉賓齊聚一堂,共同探討如何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助力數字絲綢之路建設。
“電科智慧點亮數字絲綢之路”論壇現場。池遠 攝
一直以來,網信事業“國家隊選手”——中國電科在做好國內市場的同時,積極投身“數字絲綢之路”建設,融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信息化建設,向全球用戶分享發展網信事業的中國方案。
中國電科總經理助理朱崇錦說,中國電科通過謀劃“電子裝備、網信體系、產業基礎、網絡安全”四大重點業務板塊,圍繞安防、交通、司法、能源、教育、金融等領域進行布局,提出包括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管理在內的一整套國家信息化解決方案,助力“一帶一路”建設高質量發展。
共建數字絲綢之路,需要發揮多方力量。昨日,電科國際與華為、海能達公司簽署新的戰略合作協議,進一步加深業務往來,共同推動全球重點合作領域項目全面發展,共建智慧城市。
現場,格魯吉亞駐華大使、南非駐華大使、塞爾維亞駐華使館一等參贊、白俄羅斯駐華使館商務參贊就國家信息化以及整體解決方案,數字經濟建設助力國家高質量發展等分享經驗,暢談感受。與會嘉賓表示,“數字絲綢之路”助推世界各國互聯互通,釋放數字經濟活力。
責任編輯:趙睿
- 2021數字中國創新大賽賽事速遞!2021-04-26
- 騰訊執行副總裁湯道生:用負責任的算法應用助力經濟社會發展2021-04-26
- 中央媒體聚焦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點贊數字福建!2021-04-25
-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在福州開幕2021-04-25
- 《數字中國建設發展報告(2020年)》發布2021-04-25
- 數字中國新征程,總書記這樣擘畫2021-04-25
- 騰訊亮相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 助力數字中國建設2021-04-25
- 拼多多董事長陳磊首次回福建出席數字中國建設峰會,稱福州乃有福之地,心惦家鄉 2021-04-25
- 第四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數字生態”分論壇在福州舉辦2021-04-25
- 騰訊展區亮相第四屆數字峰會 助推數字福州建設2021-04-25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騰訊執行副總裁湯道生:用負責任的算法應用助2021-04-2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