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海峽網>新聞中心>福建頻道>福州新聞
      分享

      永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回眸:滴水之功破貧關

      最美鄉村永泰月洲村。記者 葉義斌 攝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謝星星

      14日,全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在福州隆重舉行,會議表彰了一批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涌現出的先進個人和先進集體。永泰縣徐乾、連萍、張巖鋒、侯功星、林興等獲評“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嵩口鎮黨委、大洋鎮溪墘村黨支部獲得“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同日獲得福建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表彰的還有省民政廳離退休干部處四級調研員、永泰縣葛嶺鎮溪西村駐村第一書記王靖夷,省委編辦體改處一級主任科員、永泰縣蓋洋鄉小洋村駐村第一書記華杰鋒。

      近年來,永泰縣廣大干部群眾上下一心,堅持把脫貧攻堅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加快培育致富產業,在永泰大地的脫貧攻堅戰場上,交出了一份經得起歷史檢驗的亮眼成績單。

      脫貧攻堅成績單

      ★2017年,永泰縣提前3年實現1271戶4149人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全部脫貧、5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全部退出、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首批摘帽。

      ★永泰縣連續4年代表福州市接受省對設區市扶貧開發成效考核,成績均位列全省第一。

      ★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永泰縣扶貧辦喜獲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榮譽稱號。

      ★永泰貧困人口人均年純收入從2015年底的3133元提高至2020年底的2萬元以上。

      ……

      亮眼的成績單背后,是一支勇于擔當的幫扶隊伍,是一群艱苦奮斗的先進典型,是全縣上下滴水穿石、久久為功的付出。近日,記者走訪永泰各地,探尋脫貧攻堅戰中的動人故事。

      永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回眸:滴水之功破貧關

      種植茉莉花可為村民帶來不菲的收入。林雙偉 攝

      創新幫扶機制

      將最強力量投入脫貧攻堅

      弱鳥先飛。為摘掉貧困“帽子”,永泰縣委、縣政府高規格成立縣扶貧開發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構建“1+3+N”掛鉤幫扶機制,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頭,帶領縣四套班子領導和2826名縣、鄉(鎮)、村三級干部,分別掛鉤20個鄉鎮和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省、市、縣優秀干部駐村蹲點,集結最優“兵力”下沉到基層一線,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奠定堅實的基礎。

      【隊伍風采】

      從“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腳泥”的村道變成了直通每家每戶的水泥路,從污水橫流的“后進村”落變成了門前屋后花團錦簇的“明星村”……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正在富泉鄉力星村上演。與此同時,村內脫貧戶林得寶的日子也過得越來越紅火。

      “在黨和政府的政策補助下我們家建起了房子,有了穩定的工作,村干部還教我養蜂、種百香果,現在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年收入有2萬多元。”林得寶告訴記者,不僅是他們一家,全村的面貌也在發生著改變,這與駐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徐乾的到來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面對村莊當時的窘境,這位“90”后駐村書記花了1個月的時間對力星村現有資源進行了摸底。“當時村里貧困戶共有2戶7人,為了保證他們穩定脫貧,我們為其提供了公益性崗位,并通過實施產業扶貧,實現貧困戶增收。”

      在徐乾的帶動下,力星村大力實施鄉村文化研學、教育科普項目,引進一點(福建)文化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發展鄉村民宿旅游,并通過土地流轉、發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投資分紅等多渠道增收,2020年力星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了20萬元大關,闖出了一條符合實際的脫貧增收路。

      正如徐乾一般,一批又一批的基層扶貧干部們前赴后繼為永泰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

      “聚合力才能打硬仗。在縣、鄉(鎮)、村三級掛鉤幫扶的同時,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N種幫扶力量共同參與,推行‘四問’親情工作法,開展‘五看五幫’‘大走訪、深幫扶’等活動,切實為貧困戶解決實事難題。”永泰縣扶貧辦綜合協調組組長、脫貧攻堅先進個人連萍表示。2016年以來,永泰縣開發公益性崗位294個,設立“育苗扶貧車間”“果業扶貧車間”“葉扶貧車間”“菌菇扶貧車間”等扶貧車間,實現貧困戶就業創業1734名。此外,創新實施東門購物廣場、物業購置、里島停車場等三大縣級統籌村集體經濟增收項目,探索形成5類15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實現2020年所有村集體經濟達到10萬元、20萬元以上村達到51.8%,大力提升“造血”能力。

      永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回眸:滴水之功破貧關

      永泰縣長慶鎮菌菇扶貧車間開展創業貧困戶菌菇培訓。(永泰縣扶貧辦供圖)

      壯大扶貧產業

      讓致富道路越走越寬

      發展產業是實現脫貧的根本之策,也是增強貧困地區造血功能、幫助群眾就地就業的長遠之計。為此,永泰縣將開拓產業作為扶貧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百香果、養蜂、食用菌和鄉村旅游四大扶貧產業,累計為貧困戶發放百香果苗3.69萬株,發放蜜蜂471戶4551箱,補助526戶貧困戶157.8萬元發展食用菌產業,創建了縣級農特館,打造扶貧農產品統購統銷運營中心,幫助貧困戶農產品與市場精準對接,共計帶動886戶2333人脫貧增收。

      【經驗分享】

      每日下午,騎著摩托車趕到位于鎮中心的嵩口供銷新社上班是嵩口鎮蘆洋村脫貧戶陳步猛的日常,今年58歲的陳步猛,每天除了打理家里的李果園,有半天時間要到供銷新社工作。在這里,他和其他脫貧戶一樣每月可以領到860元工資。

      除此之外,陳步猛還參加了鎮上的公益培訓班,習得了繪畫的好手藝。4年來,陳步猛的手繪作品和名字也被印到鎮里制作的文創明信片上,成了供銷新社里的拳頭產品。

      依托福州唯一的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和全國首批特色小鎮的旅游優勢,嵩口鎮整合鎮內及周邊鄉鎮264家成員單位組成產業聯盟,為貧困戶提供就業崗位、開展勞動技能培訓。并以“手藝新生”等方式,引導貧困戶利用自身手藝發展地方特色產業,為嵩口鎮發展產業扶貧開辟了一條新道路,此次,嵩口鎮獲評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產業發展帶來良好效益,這在永泰并不是個例。日前,在長慶鎮蓮峰村,脫貧戶侯功法正在路邊檢查蜂箱,對于侯功法來說,這群蜜蜂就是脫貧致富的“小寶貝”。

      “在政府的幫助下,我現在年產蜂蜜約750公斤,為了解決銷路問題,鎮、村干部們還通過蓮峰村黨員微信群,向外出黨員、在外經營商超的鄉親推銷,銷售渠道得以進一步拓寬。”在2016年順利脫貧后,侯功法成立了康美隆農場,去年還新購進一臺巢礎機,增添30個蜂箱,生產規模進一步擴大。

      同時,蓮峰村依托山林多、長慶李果之鄉的獨特資源條件,重點發展特色產業。“我們鼓勵引導貧困對象流轉耕地、果園、山林等資源,并確立了以發展油茶、李果、水稻等特色產業為主的發展思路。”長慶鎮蓮峰村黨支部書記、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侯功星說,2020年,蓮峰村脫貧戶家庭人均純收入達到20355元,村級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10萬元。

      永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回眸:滴水之功破貧關

      永泰縣扶貧干部入戶察看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永泰縣扶貧辦供圖)

      強化兜底保障

      守住民生幸福底線

      政策的穩定,是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邁步鄉村振興新征程的重要保障。永泰不斷織牢基本民生兜底保障網,協調落實教育扶貧、健康扶貧、住房安全、飲水安全等多個方面政策:發放教育扶貧補助金3610人次271.46萬元,落實醫療跟蹤代辦服務機制,開展每月一次醫療報銷費用核查,建檔立卡對象結算補償49167人次3256.03萬元,實施貧困戶住房改造提升126戶,完成造福工程搬遷安置841戶2951人,對于無勞動能力和無法通過產業、就業等幫扶的貧困戶371戶855人全部納入低保……切實做到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同時,認真核實“一鍵報貧”對象,建立農村困難邊緣群眾動態跟蹤管理機制,有效避免出現新增貧困人員。

      【基層直擊】

      打開水龍頭,清澈的自來水即刻噴涌而出……對城市居民來說習以為常的場景,對于5年前居住在赤錫鄉高山地區的貧困戶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用水是他們的一個大難題。

      “過去這些居住偏遠的貧困戶的用水只能依靠村莊附近的水井、泉水,一旦遇到旱期,用水根本無法保障。”赤錫鄉綜合技術保障中心工作人員、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林興說,“縣、鄉、村根據貧困戶的居住環境和生活需求進行走訪調研,選取適宜的水源地,平衡接水管開支和后期維護資金,優化農村飲水安全工程實施方案,幫助全鄉貧困戶104戶370人和五保戶61人,解決飲水困難,確保貧困對象喝上安全水。”

      赤錫鄉壽山村脫貧戶陳美英就是其中的受益者。“過去家里沒有自來水,全靠出門挑水,干部們在三公里外找到水源地,新建水池,鋪設水管。我家水壓上不去,還另外裝了抽水泵,為了解決我家吃水問題,縣里、鄉里、村里的干部來了很多次,很感謝他們。”陳美英說。

      目前,永泰縣所有建檔立卡脫貧戶均供水入戶、水量充足,供水保證率達95%以上。

      永泰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回眸:滴水之功破貧關

      永泰縣共青團公益講座進校園。(永泰縣扶貧辦供圖)

      鞏固脫貧成果

      續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脫貧攻堅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斗的起點。在全力推動“大扶貧”的同時,永泰縣就結合縣情實際積極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2017年11月,永泰縣在全省率先成立鄉村振興行動領導小組(2018年1月調整成立縣委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領導小組),在全省乃至全國走出了謀劃在先、多措并舉的“永泰路徑”。

      【暢談發展】

      說起夏日的梧桐鎮,不少人會想到花香四溢的茉莉花田、大樟溪邊的參天古榕、各具特色的民宿……一步一景充分展現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也使村莊煥發出鄉村振興的勃勃生機。

      生態優勢是梧桐最具特色和發展前景的資源,也是梧桐鎮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法寶”。近年來,梧桐鎮全面啟動旅游產業品質提升計劃,加強春光、坂埕、椿陽、坵演、白杜等村連片效應,打造鄉村旅游特色鎮樣板。

      “通過當地農業龍頭企業、家庭農場等扶貧農業基地帶動作用,實施激勵性特色農業產業扶貧項目,不斷推進鄉村特色產業提質增效,以綠色發展促進脫貧增收。”梧桐鎮黨委書記、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張巖鋒表示。日前,福州城投(永泰)鄉村好農場和福州城投(永泰)鄉村棕旅房車營地兩個項目順利落地梧桐,進一步推動推動嵩口—梧桐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

      梧桐鎮的發展是永泰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進一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縮影。這樣的故事同樣也發生在大洋鎮溪墘村。

      近年來,溪墘村積極實行“引進來”發展戰略,引導在外鄉賢返鄉創業,盤活村內土地,打造大洋大康生態產業園,吸納貧困戶就業,帶動村民增收。2020年,村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達20萬以上。

      “我們將以獲評脫貧攻堅先進集體為動力,繼續推動與建發集團的支部共建,做大做強大康生態園的鄉村振興產業鏈,助推生態旅游發展,進一步增強溪墘村的‘造血功能’。”大洋鎮溪墘村黨支部書記詹傳銳表示。

      站在鄉村振興的新起點,永泰縣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以鄉村振興示范行動為第一工程,圍繞農業產業化、人居環境整治、鄉村振興示范帶打造、大樟溪流域治理、村財增收、古莊寨保護、城鄉供水一體化、農村改革等八項重點任務,持續發力、久久為功,推動“省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向“鄉村全面振興示范縣”有力轉變。

      責任編輯:趙睿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進入新聞頻道新聞推薦
      亞洲影響力 X 瀾翼資本簽約【明心商航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一周熱點新聞
      下載海湃客戶端
      關注海峽網微信
      ?

      職業道德監督、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591-87095414 舉報郵箱:service@hxnews.com

      本站游戲頻道作品版權歸作者所有,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權,請聯系我們,本站將在3個工作日內刪除。

      溫馨提示:抵制不良游戲,拒絕盜版游戲,注意自我保護,謹防受騙上當,適度游戲益腦,沉迷游戲傷身,合理安排時間,享受健康生活。

      CopyRight ?2016 海峽網(福建日報主管主辦) 版權所有 閩ICP備15008128號-2 閩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備案編號:20070802號

      福建日報報業集團擁有海峽都市報(海峽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

      版權說明| 海峽網全媒體廣告價| 聯系我們| 法律顧問| 舉報投訴| 海峽網跟帖評論自律管理承諾書

      友情鏈接:新聞頻道?| 福建頻道?| 新聞聚合
      亚洲AV无码一区二三区| 亚洲综合欧美色五月俺也去| 国产综合成人亚洲区| 亚洲中文字幕乱码AV波多JI| 亚洲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亚洲乱码在线观看| 亚洲人成毛片线播放| 亚洲美女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成人一级电影| 亚洲熟妇无码久久精品| 亚洲视屏在线观看| 亚洲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日韩|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 亚洲国产系列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片在线观看| 亚洲jjzzjjzz在线观看| 亚洲二区在线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图片|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 亚洲人成电影院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春色校园小说|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蜜桃 | 亚洲人成人无码网www国产|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嚕嚕亚洲av| 亚洲AV无码专区在线电影成人| 亚洲综合av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亚洲日日做天天做日日谢| 亚洲AV综合色区无码二区偷拍|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国产| 亚洲三级高清免费| 亚洲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精品成a人在线观看☆| 日韩欧美亚洲国产精品字幕久久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观看| 妇女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亚洲成aⅴ人片久青草影院| 国产亚洲欧洲Aⅴ综合一区| 日韩亚洲欧洲在线com91tv| 日木av无码专区亚洲av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