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流與供應鏈信息化大會現場。記者 池遠 攝
福州日報記者 林文婧 王玉萍
在構建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大背景下,福州審時度勢,緊扣現代物流發展趨勢,提出“建設福州現代物流城,打造區域性國家物流樞紐城市”發展戰略,奮力推進現代物流業高質量發展。
在18日舉行的第十三屆中國物流與供應鏈信息化大會上,與會嘉賓圍繞“物流與供應鏈數字化引領智慧物流與供應鏈高效發展”主題,對福州建設現代物流城、打造區域性國家物流樞紐城市提出了寶貴意見。
智慧物流關鍵在于落地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專家委員會主任戴定一認為,福州建設現代物流城,恰逢其時。福州具有明顯的地理優勢,海陸交通便捷、基礎設施完善,還有強勁的需求,都為發展現代物流業奠定了堅實基礎。
物流產業如何實現智慧化升級?戴定一表示,“十四五”規劃中多次提到物流,要求物流為制造業、商貿業、農業等產業轉型升級服務,實現物流的新價值。當前,找到場景讓智慧物流落地成為迫切的問題。在產業升級的背景及變化趨勢下,企業要把握效率與活力的均衡,從變化中積極發現個性化需求,引導差異化服務,同時逐步實現物流管理單元的標準化,構建合作群體,將智慧技術和商業規則連接起來,成為可以進化的產業生態。
“政府要不斷調整效率與公平的均衡。”戴定一說,政府要發揮公共平臺引領作用,探索社會定位和成長規律。在監管方面,政府應改善技術,給創新提供更多空間。
多措并舉建設智慧物流城
北京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物流工程系教授、博導王喜富認為,在新格局下,福州可以建設智慧物流城,打造成產業創智高地、國際生態新城,助力區域經濟騰飛。
“智慧物流有一些范式,產業鏈立足產城一體化物流需求,以現代物流產業鏈為紐帶,打造智慧物流城;智慧物流城技術以園區節點為產業支撐,構建數字樞紐平臺和數據中心,形成數據資產,釋放核心價值。”王喜富說。
“孟菲斯物流港、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區、臨沂物流科技城物流業發展較好,福州智慧物流城建設可借鑒這些成功案例。”王喜富說,比如以建設智慧物流為核心,聚集先進制造、現代商貿、高端服務等產業;基于圈層分布理論,對智慧物流城產業進行空間布局,創新產業業態;舉辦“海上絲綢之路”等特色主題博覽會,吸引企業總部入駐;建設數字化技術研發中心,發展數字貿易產業,打造國內數字產業新門戶;積極對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市場,促進智慧物流城與海港聯動;創新云會展服務模式,打造福州特色展會,建設智慧物流科創基地、智慧供應鏈創新基地等。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所長汪鳴認為,在新發展格局下,物流需要在銜接大循環、雙循環中,從產業鏈、供應鏈融合層面調整物流網絡和服務組織方式,形成全新的物流空間布局和服務循環。
物流城“智慧藍圖”輪廓明顯
“福州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打造區域性國家物流樞紐節點城市大有可為。”上海大學現代物流研究中心主任儲雪儉認為,現代物流城是推動福州物流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平臺。
他說,福州是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支點城市,是太平洋西岸南北通衢的樞紐。福州還是連接長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城市,也是海峽兩岸的重要樞紐城市,集裝箱和散貨吞吐量在全省占據較大比重。福州現代物流城以生態、生產和生活“三生”融合作為設計理念,通過組團發展、多業融合、綠色生態,打造城市有機生命體,以“雙碳”戰略驅動低碳綠色智慧福州物流城建設發展。物流城發展過程中,可以構建智能物流服務云平臺,打造智聯天網;通過智能物流技術和綠色物流裝備,打造物聯地網;通過生態綠廊的營造、綠色園區及都市農業的打造,形成生態物流城新格局;打造快慢分離、便捷通達的交通,服務物流城發展。
天津大學運營與供應鏈管理系主任、博士生導師劉偉華認為,推進供應鏈數字化升級,通過物聯網形成社群是智慧物流生態鏈的關鍵。從核心環節來看,智慧物流生態鏈包括智能化作業、數字化集成、可視化運營三個環節。從支撐要素來看,智慧物流生態鏈的運作離不開高效的數據共享、各環節無縫銜接的信用機制以及聯通萬物的物聯網技術。
相關鏈接:
福州現代物流城有五大優勢
福州現代物流城是福州爭創國家中心城市的重要抓手。我市計劃通過3年至5年,將福州現代物流城建成“海絲國際物流通道門戶、國家物流樞紐重要載體、東南區域物流集散中心、現代智慧物流示范樣板”,屆時吸引數百家企業入駐,提供近16萬個就業崗位。
福州現代物流城的選址具有五大優勢:
一是近:位于連江縣,地處福州半小時經濟圈;處于空港半小時經濟圈,從飛石互通至長樂機場約30分鐘車程;處于港口半小時經濟圈,距粗蘆島約20分鐘車程,距可門港約30分鐘車程;處于環馬祖澳半小時經濟圈,1小時通勤。
二是快:通過福州港后方鐵路貨運站與丹港大道及高速公路,建設公鐵聯運通道;通過福州港后方鐵路及貨運鐵路外繞線,打通與可門港和江陰港的海鐵聯運通道;通過福州繞城高速公路與粗蘆島港口建設,打造海路聯運通道。
三是大:總體規劃面積62.2平方公里,打造“一帶、一心、兩組團”布局(一帶:牛溪生態綜合服務帶;一心:城市客廳;兩組團:北基地、南城配);核心區26.9平方公里,建設福建鐵路貨運樞紐、百丈溪山水畫廊、商貿服務集聚區、產業創新研發區;拓展區35.3平方公里,建設智能裝備產業園、中央商務區、國際合作園區、保稅物流園、物流學院、科技生態示范區;啟動區約15平方公里。
四是多:福州2020年地區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四市一區”常住人口1624萬人,完成地區生產總值17651億元;福建、湖南、江西三省之間制造業貨物流通量約為6億噸至9億噸,福州是贛湘兩省的重要進出口通道。
五是強:可門港區是全省最大干散貨物流集散中心,粗蘆島正規劃建設全國最大遠洋漁業基地;福州已培育形成5個千億產業集群(紡織化纖、輕工食品、機械制造、電子信息、冶金建材);閩東北協同發展區已設立15個山海協作共建產業園,重點推動高端裝備、綠色建材、電子信息、現代物流、鋰電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協作。
責任編輯:趙睿
- 第十六屆中國(福建)消費品全球采購交易會開啟綠色食品專場活動2021-05-19
- 福州市評審中心助推地鐵建設“加速跑”2021-05-19
- 地面上也可享用美味航空餐了 廈航在榕唯一配餐基地落戶鼓山鎮2021-05-19
- 國際博物館日福州會場活動讓市民樂享文博大餐2021-05-19
- 中國旅游日暢享榕城文旅盛宴 景區優惠措施多多2021-05-19
- “點亮紅七月”20日啟動 豐富多彩的活動等你來2021-05-19
- “福州造”隱形眼鏡下月在馬尾投產2021-05-19
- 福州鼓樓軍門社區許德隆家庭入選福建省最美家庭2021-05-19
- 1000萬元!福州發放千萬元夜色榕城樂購券2021-05-19
- 電影《對峙》開機 影片將融入大量福州文化元素2021-05-19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建省紡織鞋服產業國際合作研討會首次亮相“2021-05-19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