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聞網5月23日訊(福州日報記者 孫漫)汛期,有“眼、腦、手”三大體系的全時護航;非汛期,有智慧平臺的精準聯動。作為福州管水護水的“智慧大腦”,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已經過3年的試運行。
23日,記者從市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獲悉,繼去年底該系統監測體系部分通過初步驗收后,21日,系統預警預報部分也順利通過由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專家組驗收。此次驗收,標志著福州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整個項目通過“初驗”,正式進入運行考核階段。
為實現“多水合一,統一作戰”,2017年,福州率先成立城區水系聯排聯調中心,2018年4月,城區水系科學調度系統建設正式啟動,這是全省首個城市級水系調度系統。
“作為該系統核心部件之一,預警預報部分由中國水科院王浩院士領銜的科研團隊負責研發,包括多元耦合城市內澇水淹模型、城區內河水動力水質耦合模型和預警預報模塊。”市城鄉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預警預報模塊的構建充分考慮了臺風、氣象、雨量、河道、庫湖、積水、管網、水質、排口等因素,能實現對雨量、河內水位的實時監測,為福州城區排水防澇、水多水動的調度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此次“初驗”,由王超、徐祖信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領銜的專家組,對項目進行了一場全方位的考評。除聽取項目工作報告、模型總結報告、監理總結報告外,考核團還審閱相關資料文檔,觀看了系統演示,經質詢和討論,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初步驗收,并強調項目成果創新性強,應用前景廣闊,處于國內一流、國際領先水平。
這個福州城區管水護水的“最強大腦”,已“上崗”3年多,通過大數據、物聯網、AI等多種先進技術,建起“眼、腦、手”三大體系。
“‘眼’是‘天地一體化’監測體系,掌握各水系要素動態信息;‘腦’用來分析問題,為預測預報和調度決策提供輔助;‘手’是集成全市上千個水系要素的自動化控制系統,實現城市應急防澇、內河水多水動和網廠河一體化管理等3個應用場景融合實踐。”上述負責人說,這個水系科學調度系統,基本滿足汛時指揮調度和日常水系指揮管理的需要,“以此次整體通過初步驗收為起點,按專家組提出的意見建議,我們還將結合福州實際,在運行考核階段繼續做好安全化、生態化、智慧化功課”。
責任編輯:趙睿
- 淚別!榕滬兩地民眾自發吊唁吳孟超2021-05-24
- 痛悼吳孟超院士!福州多地設立追思場所供市民緬懷2021-05-24
- “溫潤之州 別樣文泰”旅游推介活動在福州三坊七巷舉行2021-05-24
- 福州創建“清靜車廂” 公交車載移動電視音量降低2021-05-23
- 一季度福州規上服務業增勢強勁2021-05-23
- 福州青年民警心為民 幫助迷路兒童找到父母2021-05-22
- 國際茶日 首屆“福茶行天下”高質量發展大會福州舉行2021-05-21
- 福州三坊七巷5月20日變身紅色海洋2021-05-21
- 福州市委政法委讓黨史學習教育走“新”更走“心”2021-05-21
- 福州召開2021年福州市高招委員會擴大會議2021-05-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拓展合作領域 深化交流互動 ?“5·18”開創2021-05-24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