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鑒往知來中砥礪前行。26日,閩侯縣黨史學習教育云平臺正式上線。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國共產黨簡史、閩侯人民革命史、閩侯紅色故事、閩侯紅色景點……5個專欄啟智潤心,“指尖課堂”讓黨史學習教育上“接天線”下“接地氣”。
云平臺的上線是閩侯開展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的一個積極探索。記者了解到,今年以來,該縣牢牢把握“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要求,立足本地實際,扎扎實實、高質高效組織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截至目前,全縣各級已舉辦一定規模的黨史學習教育相關活動200多場,宣講400多場,參與的黨員干部群眾超10萬人次。
立足閩侯特色創新,讓形式“鮮起來”
圖文與音視頻多元融合,闡釋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講述中國共產黨百年歷程,梳理總結閩侯人民參與革命斗爭的經歷,展示閩侯黨史上的著名人物和紅色故事,呈現《主播帶你紅色游》的最新體驗……閩侯黨史學習教育云平臺有聲有色,為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提供生動教材。
記者了解到,云平臺上線之前,閩侯縣創新方式方法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已有明顯成效,形成一批具有閩侯特色的學習模式。比如,發揮上街大學城優勢,開展“互學互享互通 校地共研黨史”等活動;依托青口汽車城“汽車動力黨建聯盟”,推動非公企業黨員共建共學。
與此同時,該縣還主動量身送學。突出青少年群體,通過打造校園“黨史墻”、開設紅色課堂、開展“童心向黨”教育實踐、紅歌傳唱、品學紅色歷史等,激勵傳承紅色基因;對企業及項目一線黨員,組織黨史知識競答、技能競賽等,引導崗位建功;對社區黨員,依托“鄰里音樂會”、社區報、“關愛團”等,唱紅歌、談體會、說心得,引導共學共進步;對鎮村黨員,通過互動式黨史學習等,引導推動學習教育與鄉村振興等相融互促,實現兩促進……確保學習走新又走心。
傳承閩侯紅色基因,讓黨史“活起來”
八閩首邑,是一片鐫刻著紅色記憶的土地,如何讓靜止的紅色資源“活起來”,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生動課堂?情景重現,讓黨員干部身臨其境。
1947年,龍山會議在荊溪鎮桃田村召開,成為閩浙贛邊區城市工作的重要轉折點。會議期間,一曲《你是燈塔》風靡全城,紅色記憶歷久彌新。日前,這首《你是燈塔》在龍山會議紀念館再次響起,此番演繹歌曲的是龍山小學的師生。沉醉在旋律中,大家重溫紅色歷程,感悟初心使命。“能參加這場快閃活動我很激動。通過活動,我感受到了現在的幸福生活是多么來之不易,今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地學習,爭做新時代的共產主義接班人。”龍山小學學生林子諾說。
再將視線轉向不遠的枕峰山,到林祥謙烈士陵園參觀的人絡繹不絕。大家紛紛表示,“情景式”的講述讓他們心潮澎湃。作為福建省黨史學習教育參觀學習點,截至目前,陵園已累計接待黨史學習教育團隊338個,人數超2.2萬人次。為了更好地弘揚“二七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作用,閩侯縣持續投入資金,在保留祥謙陵園原有布局風格的基礎上對陵園環境和展館進行維護修復提升。“我們通過修繕提升,使紅色文化活化為可看、可聽、可讀、可續的文化產品和精神食糧,再現歷史‘原味’。”閩侯縣退役軍人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
不斷鼓濃社會氛圍,讓思想“熱起來”
連日來,行走在八閩首邑,學黨史、強信念的場景比比皆是。
艷陽高照,百余干群揮舞手中紅旗,集結在閩侯縣市民廣場。“我們迎著燦爛的陽光,飛向太空馳騁海洋。我們是英雄的中華兒女,古老文明煥發新光芒……”他們重新演繹歌曲《走向復興》,用嘹亮的歌聲唱出對黨和國家的熱愛和祝福。“參與這次活動,我不僅在歌聲中感悟到了信仰的力量,也在演唱過程中激發出了奮斗的熱情。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加倍努力,為建設新時代濱江新城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閩侯縣融媒體中心工作人員林丹說。
晚風習習,福州大學旗山校區青春廣場,500多名師生共同觀看電影《攀登者》,這是閩侯縣電影公司正在開展“紅色電影進校園”活動。“通過電影,我近距離了解了我國首次攀登珠峰背后的故事,深受感動。這也激勵我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不畏艱難、勇攀高峰,為祖國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福州大學學生小陳說。
讓思想熱起來,閩侯還有更多生動的畫面。從領導帶頭深學細悟,到縣委宣講團聯合大學城、市委黨校專家啟動首輪基層宣講,再到業余講師團、鄉村講師團、宣講小分隊等運用閩劇、伬唱、快板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擴大“喜娘喊你學理論”“山歌唱響新思想”等的品牌效應……黨史學習教育引發共鳴,凝聚起人心和力量。
履職盡責大顯身手,讓行動“快起來”
深化學史力行,閩侯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突出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在全縣組織開展“每周一個小時、十大惠民主題、百支志愿隊伍、千場實踐活動、萬人共同參與”黨員志愿服務活動。
把學習成效轉化為工作實效的結果如何?數據可以說話。
——高水平推進新時代濱江新城建設。今年以來,閩侯簽約落地項目133項,投資總額201.5億元;謀劃實施縣級重點項目531項,年計劃投資561.3億元;完成項目拆遷50.4萬平方米,征地2794.9畝,26個項目清盤掃尾。一季度GDP完成128億元,增長23.9%;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70.4億元,增長61.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4億元,增長37.8%;10項指標增幅居全市前五,7項指標增幅居全市前三,地區生產總值等4項指標增幅居全市第一,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高效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通過梳理12345平臺反映集中、媒體聚焦的城市品質、學前教育、養老等百姓“急難愁盼”問題,閩侯切實為民辦實事、解難事。如,重拳整治“散亂污”企業,上報問題企業775家,數量全市第一,已整改完成639家,其中拆除77家,拆除面積14.2萬平方米,提升宜居品質;高質量推進學府路、中美路、溪源宮路提升改造和沙堤市民公園建設,得到群眾認可;尚干鎮用時20天,建成1700平方米停車場,緩解了群眾停車難題……截至目前,閩侯圍繞“我為群眾辦實事”已推動解決630余件重難點問題。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提高思想站位,立足實際、守正創新,高標準高質量完成學習教育各項任務,奮力開啟新時代濱江新城建設新篇章,為福州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奮力譜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福建篇章作出閩侯新的更大貢獻。”閩侯縣相關負責人說。
福州日報記者 蔣雅琛 通訊員 張存金 陳建鋆 蘇楓
責任編輯:趙睿
- 閩侯開放全市首個縣級大眾茶館 茶飲和零食價格親民2021-05-28
- 長樂師范附小創新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2021-05-27
- 福州市委教育工委黨史學習教育讀書班開班2021-05-27
- 晉安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2021-05-27
- 福建省人社廳:紓困解難讓企業群眾更有獲得感2021-05-26
- 鼓樓區檢察院創新形式 讓黨史學習教育入腦入心2021-05-25
- 省市區三級檢察院聯合開展黨史學習教育2021-05-25
- 倉山打造“一三五”模式 推動黨史學習教育走深走實2021-05-24
- 省政協機關:把黨史學習教育融入履職工作2021-05-23
- 連江打造黨史學習教育打卡地2021-05-2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際媒體聚焦福州 感受閩都文化和城市發展2021-05-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