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8月,福建省委機關遷移至南陽村,逐步形成了一塊以南陽村為中心的抗日隱蔽根據地……”近日,位于長樂區江田鎮南陽村的福建省委舊址內人頭攢動,來訪的黨員干部認真聆聽解說員介紹,重溫發生在此的光輝革命歷史。作為福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福建省黨史教育基地,這樣的場景在南陽村內常常可見。
南陽村是長樂著名的老區村,早在土地革命時期便燃起革命火種,有著優秀的革命傳統和深厚的群眾基礎。無論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還是抗日戰爭及解放戰爭時期,這里都為福建革命史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不僅如此,這里還走出了陳亨源、陳亨光等多位革命烈士。如今,紅色革命精神也在這里不斷延續。
組建隊伍 出色完成任務
1938年,福建沿海第一個抗日政治、軍事訓練班在南陽鳥嘴山的竹棚里舉辦,陳金來,陳亨源等地下黨員遵照中共閩中工委指示來此開展工作,19歲的陳亨光積極參加籌辦工作,經陳亨源等介紹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并在南陽組建支部,擔任支部書記。
“陳亨光家世代務農,父親早逝一家生活貧苦,陳亨光14歲時就在福清親戚家的雜貨店當學徒,在此過程中深受革命思想的啟發,激發起抗日救亡的熱情。抗日戰爭爆發后,陳亨光被迫回到南陽,一邊以務農為生,一邊參加地下革命工作。”南陽村黨支部書記陳國通說,南陽黨支部成立后成為了黨內的重要據點,來往的人很多,交通和供應工作很繁重,陳亨光憑借著過人的膽識,出色完成了各項任務。
1940年,陳亨光被委任中共長樂工委書記。不久,受組織派遣到平潭大練島開辟工作。他在艱難的環境中打開了局面,發展了一批黨員,并在此建立了黨支部。
堅貞不屈 血灑蕉嶺觀音亭
而后,革命形勢愈演愈烈。1941年4月,日軍入侵閩海,長樂第一次淪陷。福清中心縣委決定組織抗日游擊隊,下轄三個中隊,陳亨光任中隊長。他不僅參與指揮兩次反“掃蕩”戰斗,逼得日寇狼狽逃回縣城,而且在瑯尾港伏擊戰中英勇善戰,出色完成伏擊任務。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在陳亨光等人的影響下,越來越多的群眾加入到革命隊伍中,陳亨光的姐弟也在他的影響下,種糧種菜,供應省委機關,贊助革命,不遺余力。
讓南陽人民印象最為深刻的便是陳亨光在羅聯蕉嶺英勇就義的故事。“1946年5月,為了補充武器集槍支,陳亨光深入瑯岐島籌集槍支,并返回福州取款時,由于叛徒告密,在福州臺江下道被捕。”陳國通告訴記者,在福州烏塔監牢關押的半年中,敵人用盡各種酷刑,陳亨光始終堅貞不屈。
國民黨反動憲警在一無所獲的情況下,將陳亨光與同時被捕的福平工委書記陳振先、游擊隊員陳清俤押赴福清槍決,行至羅聯蕉嶺觀音亭時被敵人殘忍殺害,陳亨光犧牲時年僅28歲。
用活資源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繼承先輩遺志,發揚革命精神。近年來,南陽村用好用足用活當地紅色資源,因地制宜地開展黨史學習教育,使紅色資源發揮最大效益,福建省委舊址等革命遺址也成為了村內標志性建筑。
“村內先后修復了福建省委舊址、九坑山閩中游擊隊司令部,又興建了長樂地下黨革命烈士紀念園、長樂革命史館等,并組成南陽省委舊址紅色景區。”陳國通說,舊址已成為廣大黨員干部和青少年接受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場所,每年接待前來參觀、瞻仰和開展活動的干部群眾、青少年學生達1.5萬人次以上。
在此基礎上,南陽村將原有的南陽禮堂打造成區委組織部、區委黨校現場教學點,把紅色資源作為黨員干部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作為團結凝聚廣大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的有效載體,廣泛深入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并整合南陽各景點,將散落的紅色遺址串點成線豐富內涵,讓學習教育更有參與性、代入感。
以南陽村為榜樣,目前,長樂區正在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積極梳理長樂本地紅色資源,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鮮活教材,講好本地紅色故事,讓黨員干部從中汲取革命精神,轉化為建設現代化國際城市重要窗口的實際動力。
福州日報記者 葉欣童 通訊員 黃金彪
責任編輯:趙睿
- “愛心食物銀行”在福州東街街道揭牌2021-05-28
- 長樂公路中心:強化宣傳 傾聽民聲優服務2021-05-28
- 福州市海漁局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2021-05-28
- 福州市婦聯開展慶“六一”活動2021-05-28
- 福州北二通道貴安連接線有新進展 新天地大橋年底主體完工2021-05-28
- 福州金山片區將新建3條道路 緩解相鄰干道交通壓力2021-05-28
- 金閩小學首幢教學樓主體封頂 明年7月全面建成2021-05-28
- 福州市教育局解讀今年中招政策 后年起逐年加大定向生降分幅度2021-05-28
- 長樂吳航街道持續提升人居環境2021-05-28
- 福州多個路段交通標志標線調整優化 緩解停車難等問題2021-05-2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國際媒體聚焦福州 感受閩都文化和城市發展2021-05-28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