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續提升人居環境,打造宜居家園;發揮農業資源優勢,壯大村集體經濟;創新基層治理模式,促進鄉村和諧……近年來,長樂鶴上鎮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為引領,充分發揮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總要求,穩步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讓農村更美更富,治理更有效。
環境優化 家園更美
在鶴上鎮白眉村,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村道,村道兩旁行道樹蒼翠蔥蘢,綠地、花圃鑲嵌在房前屋后,成為村里一道靚麗風景線。休閑公園內,老人三三兩兩閑話家常,一派愜意景象。
而在過去,白眉村是個衛生環境臟亂差的“后進村”。變化源于鄉村振興舉措的大力實施。這兩年,白眉村統籌推進,從最基本、看得見、受益面廣的事情抓起,著手提升農村人居環境,人們眼中的“問題村”逐漸變為美麗鄉村。
白眉村先后投入1000多萬元大力整治違法搭蓋、陳年垃圾、河塘溝渠、房前屋后亂堆亂放,同時整治裸房,新建休閑場所,逐漸使農村人居環境有了質的飛越。
“我們多次組織黨員干部、黨員志愿者,發動群眾全面清理房前屋后亂堆亂放,還為每家每戶配置分類垃圾桶,安排保潔員上門收垃圾,做好保潔工作。”白眉村黨委書記王云璋告訴記者。
改善人居環境,村民意識提升是關鍵。為轉變村民觀念,白眉村兩委及黨員以身作則先帶頭做好自家門前衛生,再挨家挨戶上門做村民思想工作。經過他們的耐心宣傳,經過一段時間努力,村民終于被“感化”,逐漸養成了愛護環境衛生的好習慣。
“現在,村民環保衛生意識提高了,大家你追我趕,看誰家門前更整潔、更美觀。”王云璋說,在清理房前屋后雜物、雜草的基礎上,白眉村黨員干部引導村民從細節著手,建設微菜園、微花圃,并結合周邊墻體和村莊道路打造彩繪墻,為村莊換上美觀又極富趣味的“妝容”。
白眉村僅是鶴上鎮人居環境提升的一個樣板。今年以來,鶴上鎮將黨史學習教育和為民辦實事結合起來,以點帶面、串點成線、連線成片,動員各村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提升工作,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
產業壯大 村民幸福
走進鶴上鎮東平村,只見成片的蔬菜大棚立于田間,菜農將一筐筐新鮮蔬菜裝車運走。
這是東平村發展壯大特色優勢農業的寫照。近年來,東平村發揮基層黨組織優勢,凝聚力量,大力打造田園城市,以“農村美、農業強、農民富”為目標,推動美麗鄉村建設與農村經濟協調發展,構建“幸福東平”。
農業是東平村的優勢產業,如何充分發揮這種優勢,是村兩委及黨員干部一直思索的問題。為發展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和水產養殖,壯大村集體經濟,他們積極招商引資,先后創立和引進“省級農民創業園”“聯豐農業”“逸群農業”“鼎力種苗”“閩興米業”等企業,種植瓜果蔬菜和植物育苗近千畝、開展水產養殖100多畝。
東平村兩委及黨員干部還走出去參觀、引進來研學,以糧食加工為主的“閩興米業”在村里打造稻谷研學基地。
產業興旺,集體經濟壯大了,又反哺鄉村建設和村民,持續推進鄉村振興。東平村投資建設的“蓮港漫道”夜景,成為蓮柄港鶴上鎮段最美麗的景觀之一。夜幕降臨,華燈初上,蓮港漫道村民云集,河道、燈光、人影交相輝映,“燈在水中亮”和“人在河中走”的美景讓人陶醉。
每到中午,東平村中70歲以上的老人便齊聚“萬年青老年餐廳”,有說有笑地品嘗餐廳提供的可口飯菜。
去年以來,東平村兩委及黨員干部牽頭,引入“美好東平”服務平臺,打造“萬年青老年餐廳”,實現老年人“自助+互助”養老,為老年人提供飲食起居、文化娛樂等方面服務,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東平村黨委書記王榕琴告訴記者,在萬年青老年餐廳,村中70周歲至90周歲的老年人,只需付2元到5元就可飽餐一頓,9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費,費用由村財補貼。
以東平村為代表,鶴上鎮以黨建為引領,發揮各村的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模式創新 治理見效
在鶴上鎮的街面上,每天活躍著一支巡防隊伍。白天,他們忙著指揮交通;深夜,他們來回巡邏,守護著村民安全。
鶴上鎮創新基層治理模式,堅持以群眾需求為出發點,由鎮黨委牽頭,發動鄉賢、企業家和老人協會出資出力,多方聯動,組建鶴上鎮巡防一隊。
鶴上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巡防隊員在鎮村黨員干部和派出所民警帶領下,按照點面結合、常態與應急結合的要求,重點對村莊背街小巷、學校、集市等人員密集場所進行全方位巡邏,結合鎮村實際開展綜治維穩、矛盾糾紛調解、交通疏導、平安宣傳等工作,助力構建農村共治共建共享的新格局。
鶴上鎮緊鄰城區,與8個鄉鎮接壤,治安盜竊案件一度是鎮村頭疼的問題,巡防隊的成立破解了這一難題。去年12月17日2時許,新覽村覽夏新村有人盜竊電動車,巡防隊員及時制止了偷盜行為;今年1月5日2時許,巡防隊員在鯉魚山路段,發現一家商店店門未關,聯系上店主后,隊員幫忙將門關好,避免了財物丟失……巡防隊已成為鄉村基層治理的一支重要力量,自去年12月成立以來,新覽、仙街、岐陽、云江四個村的盜竊案件接警數量比原來下降了一半,群眾滿意度和幸福感不斷提高。
巡邏過程中發現村民之間有矛盾糾紛,巡防隊也會及時調解,讓村民關系更加和諧。今年4月,在新覽村,兩戶村民因房子問題發生口角,村里的黨員干部帶領巡防隊員趕到現場調解,及時化解了糾紛。
“今年,我們將黨史學習教育與項目建設、鄉村振興等重點任務結合,把為群眾辦實事作為黨史學習教育的落腳點,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摸清轄區各村在人居環境整治、產業發展、鄉村治理等方面存在的具體問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鶴上鎮相關負責人表示。
福州日報記者 余少林
責任編輯:趙睿
- 【每日一習話】打造一支強大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2021-06-13
- 寧德出臺措施支持少數民族鄉村振興2021-06-11
- 長樂洞江小學創新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2021-06-10
- 省政府批復!同意福州市長樂區人民政府駐地遷移2021-06-09
- 兩部委發文引導金融支持鄉村振興2021-06-09
- ?羅源后洋村發展特色種植推動鄉村振興2021-06-09
- 長樂區入選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2021-06-09
- 馬尾區鄉村振興局掛牌成立2021-06-09
- 全國鄉村振興(扶貧)系統先進集體先進個人表彰大會在京舉行 福建3個集體、3名個人獲表彰2021-06-09
- 福建福州:長樂區文武砂鎮撤鎮設街道2021-06-08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濱海新城環海景觀帶“芳容”初現2021-06-15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