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逢端午,長樂玉田鎮瑯峰村的上洞江上鑼鼓喧天,濃烈的日頭下龍舟競渡。江岸上來了許多村民吶喊助威。
時光回溯,1941年的上洞江畔發生了震驚八閩的瑯尾港伏擊戰,這段歷史成為瑯峰村的驕傲。如今的上洞江畔建起了抗戰公園,成為瑯峰村的文化中心,承載著英勇的抗戰往事代代相傳。
游擊隊員設伏橘樹林
1941年4月,日軍侵入福州地區,長樂淪陷。長樂抗日游擊總隊接連設伏,襲擾破壞了日軍對江田進行的兩次“掃蕩”。于是在7月,日軍在長樂與福清交界的山道要隘——玉田坑田至蕉嶺北麓挖掘壕溝,架設鐵絲網,設置封鎖線,妄圖圍困游擊隊,以此切斷長樂抗日游擊隊的對外交通聯系,阻止游擊區繼續擴大。
8月4日這天,驕陽似火,駐扎在長樂縣城的日軍馬營地區守備司令田中島中佐,率領100多名日本兵,分乘兩艘汽艇前往玉田視察。視察結束,已近中午,便到東渡第四區維持會會長陳旺溪的家里吃飯,等待漲潮后返程。
“貴賓”光臨,陳旺溪誠惶誠恐地設宴接待。田中島中佐害怕游擊隊突然襲擊,陳旺溪拍著胸脯保證:“請太君放心,有我在這里當區長,保證游擊隊不敢來。”聽聞此話,日軍們便放心吃喝起來。陳旺溪捧上當地農家釀制的地瓜燒,因味道頗似日本燒酒,受到日軍官兵的歡迎,一直喝到日頭西斜,潮水初漲,才帶著酒意踉踉蹌蹌地登船回程。
這一天,長樂抗日游擊總隊副總隊長林寶榮正好在附近的大溪村召開群眾大會,得知情報,立即與陳亨源、陳金來一起到瑯峰村的祠堂制定伏擊方案。伏擊戰需要游擊隊員的配合,當即有300多名游擊隊員報名參戰。由于受到武器裝備的限制,便精選了48名隊員組成敢死隊,分3個戰斗小組,由林寶榮、陳亨源、陳金來各率1個小組,帶上1300發子彈、30余枚手榴彈,埋伏在日艇必經的瑯尾港南岸橘樹林里,靜靜等待敵軍的到來。
殲滅42名日寇
游擊隊員無一傷亡
終于,一艘日艇在太陽西下時分從尚峰橋那頭駛來。艇上的日軍酒足飯飽,醉意正濃,個個赤身露體,橫七豎八地半躺在甲板上納涼,槍支也隨意丟在甲板上。此時的游擊隊員正目光炯炯地盯著進入伏擊圈的日軍。隨著指揮員的一聲令下,游擊隊機槍、步槍、手榴彈一齊朝著日艇猛烈開火。
槍彈聲中夾雜著日軍的號叫,他們猝不及防,試圖靠岸登陸還擊。不想日艇連中3枚手榴彈,船艙被炸壞,船體傾斜下沉。為了求生,日軍被迫跳入江中往岸上轉移。雖然江水不深,但江底都是爛泥,穿著長靴的日軍一跳入江中,雙腿便陷入淤泥中,難以自拔,成了“活靶子”,被游擊隊挨個擊斃。
戰斗不到半個小時便結束。第二艘日艇由于距離較遠,聽到槍聲后,不敢貿然前進,只得在慌忙中登岸。當他們架起小鋼炮和重機槍還擊時,游擊隊員早已安全轉移了。此次伏擊戰,游擊隊員無一傷亡。
第二日,日軍到瑯尾港發現了42具尸體,守備司令田中島中佐胸中數彈,陷在淤泥中。
此役,狠狠打擊了日軍的氣焰。雖然日軍又組織隊伍想到瑯峰村打擊報復,但到村里時,只見到滿墻都是抗日標語,不見人影,只得草草收兵。從此,日軍再也不敢貿然到長樂縣城外活動,長樂抗日游擊總隊迅速發展壯大,控制了縣城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并于9月初正式收復長樂縣城。
抗日公園傳承革命精神
瑯尾港伏擊戰是我黨領導的福建沿海抗日游擊戰中,戰績最大的一次伏擊戰,受到中共福建省委和華中局的嘉獎,并獲國民政府頒發的金質、銀質獎章若干枚,許多愛國華僑從海外發來賀信表示祝賀。
1990年,長樂縣為紀念瑯尾港抗日伏擊戰,撥款建設“瑯尾港抗日伏擊戰紀績亭”。2011年,當地企業家、華僑、村民共同捐資200多萬元,建成瑯尾港抗戰公園。
瑯尾村支書李秀全告訴記者,瑯尾港抗戰公園緊鄰瑯峰中學,同學們熟知瑯尾港伏擊戰的故事,村里有人入黨也會來此宣誓。如今,黨史學習教育在全社會掀起熱潮,來此學習者絡繹不絕,正應了紀績亭上的對聯——“御頑敵保家邦賴先輩舍生忘死,展宏圖振華夏看后賢繼往開來”。
福州日報記者 林奕婷 文/攝
責任編輯:趙睿
- 長樂鶴上鎮:紅色引擎賦能鄉村振興2021-06-15
- 長樂洞江小學創新形式開展黨史學習教育2021-06-10
- 省政府批復!同意福州市長樂區人民政府駐地遷移2021-06-09
- 長樂區入選首批全國縣域足球典型2021-06-09
- 福建福州:長樂區文武砂鎮撤鎮設街道2021-06-08
- 長樂騎行挑戰賽舉行2021-06-08
- 長樂:集中開工18個省市項目 總投資140億元2021-06-08
- 長樂羅聯鄉: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內生動力2021-06-03
- 長樂航城街道:紅色領“航” 謀民生福祉2021-06-03
- 新冠疫苗接種外國人專場來了 21名外籍教師長樂組團接種2021-06-01
- 最新福州新聞 頻道推薦
-
福州濱海新城環海景觀帶“芳容”初現2021-06-16
- 進入圖片頻道最新圖文
- 進入視頻頻道最新視頻
- 一周熱點新聞


已有0人發表了評論